劉文通
摘要:中學生心理障礙問題是當今的社會問題之一,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為此,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來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是當務之急。我從營造民主和和諧課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注重情商培養等幾個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數學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95-01
雖然目前有不少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建立心理咨詢室,但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將其思想、內容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水平。在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心理障礙,需要去思考,幫助,解決。在教學實踐中,我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恰當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現將本人的具體做法淺議如下。
1.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
新形勢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在課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轉換角色。在教學工作中我把自己看成是學生的服務者,引導者,促進者,激勵者。平時我總是以微笑面出現在學生面前,經常與學生交流溝通,與學生打成一片,最大限度的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我成為學生可以親近的朋友。課堂上氣氛民主,學生就會放開膽子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心理負擔消除了,學習也就更加愉快,更加輕松。我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擬合學生學習的心理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我多年的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了這樣經驗:學生對于符合自身認知規律的知識易于理解接受,而且興趣很高。因此,對于新授課,我細心挖掘、整合教材,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法,如:圖形導入法、史料導入法、實驗導入法、討論導入法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還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對于習題課,我們經常采用開放式教學法,先由學生復習回顧所學的知識點,創設學習情境,再讓學生發散地進行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做到先嘗試、再講解,并要求學生嘗試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讓習題課成為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不斷總結反思的互動型的能力提高課;對于復習課,先讓學生歸納、整理,然后再由老師引導小結。這樣讓學生自主疏理知識,自主尋找規律,主動判斷錯誤,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構建合作型課堂教學模式。
3.注重情商培養,提高心理素質
情商是智商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健全學生心理,提高學生整體的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以下幾點:
3.1注重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例如給學生講數學家歐拉的故事,學生知道了有關數學家歐拉的人生坎坷經歷后,深受教育。多數學生認為,有缺陷的人尚能作出舉世矚目的貢獻,靠的就是鍥而不舍的這種精神,而我們這些體格健全的人再不努力學習能對得起誰呢?有些具有厭學和自卑心理的學生也都下決心克服自己的厭學情緒和自卑心理,學生的學習干勁和意志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再如,針對少數思維敏捷的學生脫口而出而反應遲緩的學生來不及思考、回答的現象,我經常對他們說,請給那些上課很少發言的同學留點機會,你們思考,除去乍一想得到的方法外,還有別的方法嗎?最好能多渠道的解決問題。每當那些平時極少發言或反映稍許遲緩的同學發言時,我從不輕易說"錯"或"不",總是力求在某些方面給予肯定。還經常涉及一些難度不大的問題"逼"他們回答,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在公眾場合發表意見的勇氣。這樣課堂上不但充分調動起了全班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特困生也享受到了能回答老師問題的喜悅感,一些同發現并證實了"自己行"。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3.2注重小組合作 ,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教給學生合作學習,正好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新世紀人才必備的心理特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了難點,得到了贊許,他們的合作意識漸漸產生。教師從學生的合作中發現點滴進步就及時鼓勵,并創造小組展示的機會,加大力度強調小組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收獲。久而久之,學生變主動學習交流,伙伴之間更加親密,團結一致與他人合作的觀念在他們的內心漸漸塑造起來。
3.3磨煉意志。學生在小組合作和自由創新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阻礙。這時教師除了在技術上給予幫助,還要在思想上引導,教育學生遇到問題要勇敢面對,勇于挑戰,堅持自己的目標,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必然就會向著前進的道路邁進,從中也磨練了他們的堅定意志。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幫助、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與沖突,增強對挫折的忍受力,開發與發掘學生自身潛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因此,從"心"入手,全方位、多角度的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中學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