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
摘要:近年來,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頻頻出現問題, 而小學生們的情況也更加明顯突出, 因此許多學校都根據學生的情況組織并配備了一些專業的心理教師, 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指引以及幫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明確指出, 要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 艱苦奮斗的精神, 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因此,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 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班主任要以心理學的理念為指導, 有意識、 有目的地對小學生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訓練, 從而對小學生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并能夠切合實際的解決學生中的一系列心理問題, 從根本上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理健康;引導作用;宣傳;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30-02
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班主任自然而然地承擔了學生的德育,同時, 班主任還必須盡可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他的日常管理中。此外,作為一名優秀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新型班主任,還必須具備發現和觀察學生心理動態的能力, 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這樣班主任才可以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判斷,進而做出妥善的處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了解學生為基礎,同時也應該區別對待,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班主任還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根據相關的研究和調查表明,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塑造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很快,并且這一時期是他們心智發展最為關鍵的時刻,所以,需要身邊最為親密、年長的長輩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很多事情他們都不是很懂, 需要與他們關系最為密切的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導。只有學生在學校受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身心上得到了必要的關懷,學生才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長。這些年,有很多學生因為受不了來自外界的壓力,比如說:學習壓力、家長壓力等,而做出了一些較為極端的選擇,并且這樣的案件還不僅僅是一兩件,而是有很多這種情況,這說明了目前我國學生所受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這些壓力已經造成了很多學生心理失衡,甚至是不健康的狀態。 所以,現在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學校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還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不斷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班主任不僅應以長輩的身份關心學生,還要以朋友的身份給他們以心理上的具體輔導和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的可能性
首先,班主任在一個班集體中是組織者和領導者,班級的所有日常工作都在它的掌握之中, 班主任可以有意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班級活動中。 班主任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斷地融入班集體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和要求表達出來, 同時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其次,這些年學校也在不斷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一種濃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要求每位班主任都要在班級的正常管理之中做好、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與班級學生平時關系最為密切,交流較為頻繁的人,所以,班主任應該做好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日常班集體生活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密切關注學生心理的微妙變化,及時采取措施,壓制一些不良心理情緒的蔓延。 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播放一些有積極心態的、宣傳正能量的電影,用這些擁有積極影響的影片影響他們,促進學生心理狀態的穩定。最后,學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學校在不斷地宣傳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促使學生內心深處也渴望了解有關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所以,班主任應該滿足學生的愿望,在班級中講解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的方法
首先,學校要開展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我國人教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本, 合理地將學生主動地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來,注重在實踐中、小游戲、小故事中將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標準。教師也要認真貫徹學校的要求,將心理健康知識進行仔細講解,還要鼓勵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其次,班主任要鼓勵班級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自己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態影響學生,促使他們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有效方式。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 小學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所教授學科的特點, 將心理健康教育恰當的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當前, 教師傳授學生知識以及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 同時課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 掌握技能的主要場所。因此, 教師要善于利用并充分挖掘小學教科書內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齊頭并進, 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心理健康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作為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班主任應該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不斷地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工作滲透到日常的工作當中,促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許達卡.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北方文學(下旬),2013(11):181
[2]趙恩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