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河源 517000
影響老年人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相關因素分析
李世平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河源 517000
目的 了解影響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的相關影響因素。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進行髖部骨折手術治療并同意隨訪的60歲及以上患者資料,共78例,并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年齡、手術時機、手術方式、復位質量、術后康復、骨折類型和術前并存癥是術后骸關節功能評分優良的影響因素,且所有因素OR<1,均為危險因素。 結論 改善術前健康情況,把握好手術時間,提高術中操作技能,術后及早、正確參與康復訓練,以減少防治術后并發癥,對骸關節的術后恢復有積極作用。
相關因素;髖部;骨折;手術
隨著社會老齡化,老年髖部骨折發病率隨之增高。老年髖部骨折具有較為特殊的特點,其治療方法的選擇需綜合考慮,由于老年人體質原因,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多數合并各種并發癥及多臟器功能衰退,且老年人抵抗力差,因此為了能讓患者早期活動,減少各種術后并發癥,在治療方法選擇上,首選手術治療。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 2015年6月期間采用手術治療,且獲得隨訪的78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影響老年人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相關因素。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進行髖部骨折手術治療并同意隨訪的60歲及以上患者為研究對象,合計78例。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齡60~95歲,平均為74.6歲。其中60~79歲61例,80~95歲17例。
1.2 方法
1.2.1 手術時機 患者入院后,身體健康狀況好的患者3d內進行手術治療,共56例;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患者先進行內科支持性治療,健康狀況好轉后進行手術治療,共22例。
1.2.2 手術方式 治療方法入院后均采用手術治療,內固定術48例,人工骸關節置換術30例。
1.2.3 術后髓關節功能評價 采用Harris骸關節評分標準對術后骸關節功能進行評價。Harris評分標準從疼痛程度、身體活動功能、身體活動范圍三方面評價。其中:優: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1]。以術后骸關節功能評分優良作為應變量,采用單因素、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0.05,計算偏回歸系數(B)、標準誤S.E(β)、Wald χ2值、OR值及P(Sig)值。各影響因素及賦值見表1。
1.3 統計分析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并嚴格執行雙錄入,數據分析采用SPSS15.0進行,對數據資料分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單因素、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表1 各影響因素分析變量賦值情況
2.1 Harris評分結果
78例研究患者骸關節功能Harris評分結果:優14例(占17.95%),良30例(占38.76%),中28例(占35.90%),差6例(占7.69%)。將優良和中差病例分別合并,優良44例(占56.41%);中差34例(占43.6%)。
2.2 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在所選擇的15個變量中,10個變量與術后骸關節功能評分優良有關聯;其中術后骸關節功能評分優良與麻醉方式呈顯著性正相關,與年齡、骨折類型、手術時機、術后康復、骨質質量、復位質量、手術方式、術前并存癥、傷前健康ASA分級、術后并發癥呈顯著性負相關。見表2。

表2 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3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選取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的變量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其結果為:術后骸關節功能評分優良影響因素有年齡、手術時機、手術方式、復位質量、術后康復、骨折類型和術前并存癥,且所有因素OR<1,均為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此次研究對象為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其具有特殊的特點[4],即:多病性,起病快,身體免疫力相對較低,術前并存癥和術后并發癥較多;骨質疏松患者較多;骨折創傷暴力相對較小,基本都屬于低能量損傷等。
對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相關因素分析的文獻較多,國內外學者[5-9]認為采取恰當的圍術期處理、麻醉、手術方法及康復治療,是影響老年髖部骨折療效的保護因素,可降低圍術期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的預后;而傷前健康狀況、傷前生活自理能力、術后肺部并發癥、并發癥數量、受傷至手術時間等因素是影響老年髖部骨折療效的危險因素。
本次研究顯示,年齡、手術時機、復位質量、術后康復、骨折類型和術前并存癥是影響老年髖部骨折療效的危險因素。高齡患者由于身體各器官功能的減退,手術刺激可誘發潛在性疾病的出現,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升高,從而影響術后療效。復位質量和術后康復是手術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技術關鍵,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手術療效;同時骨折類型和術前并發癥影響手術難度,從而影響復位質量,直接影響術后療效。
影響患者髖關節恢復的主要的因素為手術時機[10],因為延期手術患者(入院3d后)較入院3d以內手術患者的術前臥床時間延長,同時入院后的內科治療中的牽引治療和骨折疼痛的影響,使得患者術前幾乎不能進行患肢的鍛煉,最后導致延期手術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不滿意。
影響老年性髖骨骨折手術治療療效的因素較多[11-13],良好的復位及復位后初期維持髖部骨折的穩定性是治療髖部骨折成功的關鍵。同時,術后積極糾正重要臟器的功能不全和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肢體的康復訓練對髖部骨折療效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祻陀柧氈袘⒁獗Wo患肢,患肢只能進行部分負重。
穩定型骨折基本都采用內固定手術,其優點是:術中復位理想,固定較穩,不影響患者早期功能性鍛煉,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也較為理想[14]。非穩定型骨折一般采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和內固定術治療[15-16],人工關節置換術缺點是:術后患者髖關節部分活動受限,髖關節功能評分較低;采用內固定術治療的病例,其治療效果多數不滿意,主要因為其病例多數為較難復位的股骨粗隆間和粗隆下骨折,術中難解剖復位一般不理想。
合并有術前并存病癥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入院后臥床內科治療時間較長,且手術打擊和多重疾病致使其身體相對虛弱,使其術后不能盡早進行康復性功能鍛煉,導致患肢肌肉萎縮,關節攣縮、僵硬,從而影響髖關節恢復。因此,以心理支持和功能鍛煉相結合的護理干預[17-18],對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意義重大。
可見,改善術前健康情況,把握好手術時機,提高術中操作技能,術后及早、正確參與康復訓練,以減少防治術后并發癥,對髖關節的術后恢復有積極作用。
[1] 李華.Harris評分法與X射線評分法在全髖關節置換術療效評價的比較[J].臨床醫學,2010,23(5):1334-1336.
[2] 李玉田,劉傳軍.80 例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方法的選擇與療效分析[J].遼寧醫學雜志,2016, 30(1):20-21.
[3] 周軍杰,曹成福,龐金輝.等.不同內固定手術方法治療不穩定型股骨頸骨折的對照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2):136-139.
[4] 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a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 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result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3):737.
[5] 王曉偉,孫天勝,劉智.等.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1,13(9):811-816.
[6] 楊立輝,安立琨,柳偉.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特點及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5):507-509.
[7] 鄭柏生,王少恒,蔡新新.不同手術時機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13):42-43.
[8] Stoddart J,Horne G,Devane P.Influence of preoperative medical status and delay to surgery on death following a hip fracture[J].ANZ J Surg,2002,72(13):405-407.
[9] Roder F,Schwab M,Aleker T,et al.Proximal femur fractu-re in older Patients-rehabilit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J].Age Ageing,2003,32(5):74-80.
[10] 廖宏偉.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及失敗原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3):99-100.
[11] 肖青山,劉華龍,劉志斌,等.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早期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1):25-28.
[12] 陳杰,陳艦,邵印麟,等.中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6,56(4):42-43.
[13] 王曉偉,孫天勝,劉智,等.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1,13(9):811-816.
[14] 李孟振.股骨粗隆間骨折幾種手術方法的評估[J].當代醫學,2009,15(18):68.
[15] 翟利鋒,陳億民,畢大衛.等.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與手術治療策略[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8):766-768.
[16] 鄭柏生,王少恒,蔡新新.不同手術時機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13):42-43.
[17] 羅翱翔,張廣清,付秀珍.香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工作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35-36.
[18] 程俊陽.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護理研究進展[J].蛇志,2015,27(2):207-208.
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the surgical outcome of hip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LI Ship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Chengyuan People's Hospital,Heyuan 517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surgical outcome of hip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aged 60 years and above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hip fracture and agreed to follow up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ge,timing of surgery, surgical approach, the quality of reduction, type of fracture and preoperative coexisting disease we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keletal joint function score excellent or not after operation, and all factors OR< 1wer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Improving preoperative health, good grasp of the operation time, improving surgery skills, early postoperative correct participate rehabilitation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and the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to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keletal joints.
Correlation factor;Hip;Fracture;Operation
R687.3
B
2095-0616(2016)16-186-03
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