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有方
欄目合作:成都市慢性病醫院
專家簡介
溫權,成都市慢性病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擅用針灸中藥結合治療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疾病、慢性胃腸功能性疾病、慢性咳喘等呼吸系統病癥。
核心提示
“冬病夏治”源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三伏灸”是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包含各種艾灸法、藥物貼敷。通過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有經驗的針灸醫生辨證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
專家說法
適應人群: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治療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其適應證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中醫辨證屬陽虛為主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的患者;適用于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復感冒的虛寒體質的患者;三伏灸藥餅貼敷治療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等寒濕痹證有顯著療效,且不受時間限制;運用三伏灸配合康復調理治療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慢性胃痛、腸易激綜合征、頑固性腹瀉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禁忌或慎用人群:
孕婦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對藥物過敏者;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瘢痕體質者;疾病(如發燒、咳喘等)發作期病人。

注意事項:
貼藥期間應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慎食易化膿的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豆制品等,戒食魚蝦、公雞等易致過敏食物。局部有燒灼、疼痛感應即刻取掉敷貼。
張大爺因腦出血導致生活不能自理,住進了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進行康復治療。但在腦出血得到緩解的時候,張大爺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還有一個老問題沒解決——慢性便秘。“我現在6、7天才解一次便,平時都要用開塞露,和腸潤茶、番瀉葉輔助排便。”他一臉愁容地說。
針對張大爺的問題,科室主任建議:每天需要進食適量的水和膳食纖維,促進大便形成和腸蠕動。同時也要堅持康復運動,有助于排便。張大爺按照醫囑堅持照做,一個月后情況得到了明顯緩解。
醫生提醒
治療不當會誘發多種疾病
張大爺的情況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便秘。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治療,會引起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嚴重時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等疾患。
老年人怎樣治療和預防便秘?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確定一個合適的排便時間(最好是早晨起床后1小時內),不管有無便意,都按時如廁。
2、調整飲食。多吃些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糙米、魔芋、薯類、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纖維,刺激和促進腸道蠕動。
3、適當多飲水。老年人每天早晨空腹時最好能飲一杯溫開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腸道蠕動。
4、適當參加運動。有條件者可以進行腹肌鍛煉,以便增強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進腸蠕動。
5、進行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但不宜長期借助藥物導瀉,如番瀉葉、果導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