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區:創新服務模式 方便基層群眾就業
在基層就業服務工作推進進程中,成都市青羊區金沙街道緊緊圍繞改善民生、強化服務職能,不斷創新機制,促進就業創業,在人力、財力、物力上予以充分保障,成功將基層就業服務工作延伸至樓宇、院落,在就業服務理念、人才隊伍建設、就業工作機制、街道社區企業三方聯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被評為 “市級充分就業轄區”“市級和諧用工轄區”,街道公共就業服務工作連續多年在全區目標考核中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先進單位”“基層就業服務工作先進單位”。

▲招聘會現場

▲金沙街道招聘會
堅持從優化街道一級的領導體制入手,著力構造黨政同抓、各級聯動、分工協作、常議常抓的三位一體基層公共就業工作新格局。
堅持黨政同抓,優化街道領導體制。街道辦成立以街道辦主任為組長,分管工會副書記、分管勞動保障副主任、分管經濟副主任為副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實現政府負責、黨政同抓,街道婦聯、財政所、團委等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形成黨政同抓、各級聯動的就業保障格局。
堅持分工協作,優化就業再就業機制。在領導小組下設專門辦公室,具體負責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安排、有關政策的落實、任務的分解、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建立起聯席會議、監督檢查、部門職責分工和情況通報等多項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堅持常抓常議優化就業精準扶貧機制。街道辦事處每季深入企業開展用工調查工作,深入院落了解居民就業需求,指導工作人員擬定扶貧援助措施,全面實施幫扶。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開展服務進社區、“一對一”幫扶等多種援助行動,委派專人對援助對象負責,加強跟蹤服務,及時溝通聯系,動態掌握援助扶貧對象就業狀態的變化。
堅持協作推動,優化創業工作機制。街道辦事處分管領導掛帥組建由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為主體的“創業指導專家自愿服務團”,幫助創業者開展創業項目評估、開業指導等咨詢服務。積極協助有創業意愿的創業者辦理小額貸款,充分落實一次性創業實體補貼、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等惠民政策,解決創業資金短缺等難題。走訪企業、高校、對有創業意愿的人員進行分期分批培訓,提高創業者創業能力。積極搭建創業服務平臺,開發社區崗位,提供家政服務、美容美發、餐飲批發等各類創業崗位,為有創業意愿人員創業創造條件。
精心抓好街道社區兩級專職隊伍、勞動爭議調解隊伍和就業服務兼職隊伍等三支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專兼職結合、作風過硬的就業服務團隊。
建強專職工作人員隊伍。為保障轄區基層公共服務就業工作順利開展,金沙街道挑選服務意識強、敢于擔當的張林擔任勞動保障所所長,配備3名專職人員,社區就業服務站配備1名就業專(兼)職人員、1名社區大學生,做到工作連續不間斷,人員隨缺隨補,為轄區就業服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建強勞動爭議調解隊伍。成立轄區與企業共同參與的勞動調解隊伍,邀請法律工作者、部分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工會負責人兼任調解員,目前總人數達到102名。38家企業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共調解企業內部的勞動爭議39件,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
建強勞動保障兼職隊伍。明確各社區書記兼任社區就業服務站站長,社區就業工作親自過問抓落實。同時,通過在街道、社區深入開展“就業服務進萬家”等活動,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每名人員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上的作用。
建設作風素質過硬隊伍。在勞動保障所所長張林的示范帶動下,創新提出“扁擔”工作法,以此建設作風素質過硬隊伍。扁擔的“一頭”重點破一個題,即要求就業工作人員必須進得到院落和居民家門;扁擔的另“一頭”是形成一片,即從街道到社區、企業、單位要形成互動,做到“兩頭不偏、責任在肩”,用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高效完成就業服務工作。
為破解基層就業服務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影響工作難題,堅持把標準化管理引入就業服務工作全程,創新建立標準規范、通用實用的基層就業服務管理模式。
大力推廣模板化管理理念。針對勞動保障所對口科室多、服務事項多和工作程序繁雜實際,堅持“工作有備份、辦事有痕跡、流程有模板、新人快上手、換崗能接力、缺人能補位、離職能教會”的工作要求,在全體工作人員中大力推廣模板化管理理念,將具體的服務工作事項形成明細的工作模板,運用于日常的服務管理中,保證工作順利完成。
精心編制操作模板守則。形成完整的《工作操作模板守則》。內容包括:業務名稱、服務對象、辦事材料、服務流程、辦理時限、前臺工作、后臺工作等。
注重模板化完善推廣。若模板守則隨著工作發展、政策變化需要優化,則及時修訂相關模板,不斷完善,補充完整,不斷提升模板的應用效果。同時將模板化理念推廣到其他民生基層服務工作中,實現基層服務工作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打造“接地氣、講實際”的就業服務格局
樹立主動服務理念。及時調整思路轉變作風,堅持把主動服務作為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的出發點,變原來工作“見子打子”、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主動摸清居民就業需求,主動了解企業用工狀況,進院落、進樓宇,送服務、送政策、送培訓,開展常態化的基層就業服務。
多角度拓寬政策信息渠道。堅持多渠道、多角度開展就業創業宣傳、發布就業信息,努力提高居民知曉度;一是深入居民院落開院壩會,發布就業信息,定期上門入戶收集就業愿望、職業技能和培訓需求;二是利用網絡、“最金沙”等新媒體大力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制作短片,用活潑生動、簡單易懂的動漫節目讓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更易為百姓熟知掌握;舉辦政策咨詢宣傳會、招聘會等專題活動;三是充分利用婦聯、工會、文體、旅游等相關部門舉辦活動契機,廣泛宣傳就業信息和就業創業政策,讓相關信息盡可能做到廣覆蓋;四是開展“暖冬惠民”“金沙燈會”“春風行動”“金沙太陽節”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會,為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搭建平臺。
全方位開展就業培訓。建立就業人員創業創新服務培訓體系,通過創業培訓、開業指導、信息服務,為就業人員創業創新提供各種培訓、咨詢、信息、技術和法律等社會化服務,提高創業者創業能力。積極組織創業典型者現身說法,為全社區上下形成崇尚創業、支持創業、競相創業的良好局面,為有創業意愿的失業人員或困難就業人員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個性化就業援助實施精準扶貧。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大學畢業生、下崗失業職工等重點幫扶群體的精準扶貧。一是摸清轄區內需要就業援助對象底數,圍繞就業需求擬定援助措施,實施“一戶一策”個性化幫扶;二是建立“一對一”幫扶制度,加強跟蹤服務。金鵬社區居民蔣玉成在勞保所和社區就業服務站的鼓勵幫助下,自主創業成立利群廣告有限公司。當了解到該公司業務不多后,金沙街道又將本轄區一些業務介紹給他,目前該公司運營收入平穩;三是街道制定出臺《金沙公益性崗位設置方案》,建立健全“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的就業援助辦法。
成都市青羊區就業服務管理局王書兵 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