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 露
安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機關黨委:人社“鐵軍”熱情服務暖民心
文/雷露

▲2016年春節期間在安州區秀水鎮舉辦春風行動

▲安州區人社局開展政策下鄉活動
【小檔案】
綿陽市安州區人力資源和社
會保障局機關黨委
簡介:綿陽市安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綿陽市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黨組成立于2011年,下設5個支部,共有黨員103名。
感言:只有以更優質的服務,才能打造出更加高效為民的人社新形象。我們將在新的起點實現新的發展,為加快推進“五位一體”幸福安州建設提供更加有效有力的民生保障與人才支撐。
“人社工作無小事。”這是綿陽市安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班子工作人員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使“嘴上功夫”變成“手上功夫”,安州區人社局充分發揮機關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進了當地人社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贏得了上級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全國巾幗文明崗”“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綿陽市最佳文明單位”……一塊塊牌匾、一面面錦旗先后掛上了安州區人社局的榮譽墻。今年7月,這面榮譽墻上再添新彩——“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沉甸甸的榮譽背后,凝聚了全體職工的辛勞付出,更是對其機關黨委工作的高度肯定。
“扎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進一步增強黨員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安州區人社局局長唐京生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百姓心為心,把基層黨的建設與經典教育融會貫通、與時俱進,很有現實意義。
安州區人社局機關黨委自成立以來,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打造了一支思想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先后開展了多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教育學習活動,在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得到了滿意度高達98.5%的好成績。
郭莉是這支隊伍中的普通一員。作為黨員,她多年來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擺在工作首位。剛入職時,郭莉被安排在原縣勞動局所屬的秀水勞動保障所工作,負責四個鄉鎮的勞動就業和社保工作;2010年3月,她被調到就業局辦公室工作,主要承擔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工作;2014年1月,她又被安排到原安縣社保局工作。在多次調崗中,郭莉先后遭遇了父親、弟弟的離世,但她從未怨天尤人,而是在工作中堅持鍥而不舍、不怕吃苦的“釘釘子”精神,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在同事眼中,看似柔弱的郭莉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卻一直傳遞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讓他們深受感染。2014年7月,由于失地農民參保工作使社保上的業務量比以往增加數倍,郭莉和同事們經常加班到晚上7、8點。一天,郭莉那身患20多年肝硬化的母親因脾亢、胃底部靜脈曲張住院,必須要做手術。由于母親身體很虛弱,手術風險很大。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郭莉為母親聯系好了主刀醫生和輸血事宜,并請好了護理人員。母親手術剛做完,她就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單位繼續工作。下班后,她又馬不停蹄去醫院照料母親,第二天一早又按時趕回單位上班……截至2014年底,安縣已有5729名失地農民辦理了參保繳費,走在了綿陽市前列,得到市委、市政府、市人社局的充分肯定。
“在工作中,黨員干部應該而且有責任做好表率。”唐京生表示,安州區人社局在工作一線中承擔主要工作的骨干中近80%是黨員,在近年獲得市級以上各類表彰的人員中,黨員比例也超過了80%。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充分體現,生動詮釋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彰顯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人社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月的一個周六上午,剛從安州區人社局服務大廳出來的陳先生滿面歡喜,揚起手里辦好的業務回執單,直言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高。“平時上班沒時間,現在好了,利用周末休假返家的時間,就把該辦的事情辦了,真是太方便了。”
原來,這是安州區人社局近年來探索出來的創新惠民服務中的一項——節假日預約服務。主要針對外出務工人員、上班族等服務對象無法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前來辦理的事項,通過委托登記、電話聯系等方式,提出非國家法定工作日的預約要求,在約定時間內實行節假日預約辦理。
“這是轉變觀念服務群眾的具體表現。”對此,唐京生表示,人社工作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連,有時候群眾的一些特別需要和政府部門既定的安排相沖突,甚至與約定俗成的做法不協調,越是這種情況,越是考驗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工作作風,節假日預約服務正是為解決這類問題做出的新探索。
安州區人社局在具體落實這一舉措過程中,不斷強化工作重心下移,在服務大廳設置“領導干部政務值守”專門窗口,實行領導干部工作人員輪流值守,開展效能監察、現場辦公、跟蹤服務等工作,為群眾咨詢、辦事、投訴、舉報提供了“綠色通道”。
與此同時,為了簡化辦事流程,安州區不斷強化“一站式”服務。一方面是將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服務大廳辦理。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就業、勞動維權等業務于一體,在業務受理過程中嚴格按照“窗口受理、全程服務、限時辦結”的經辦模式,減少了群眾來回跑、多次跑的不必要麻煩,并在每個工作窗口設立監督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另一方面是在服務大廳設置“個體退休審批”專門窗口,安排專人輪流值班,負責辦理審批事宜,將退休審批手續辦理時間縮短到10分鐘以內。
改進服務一小步,便民利民一大步。如今,審批流程縮減了,便民舉措增多了;辦公室里身影少了,辦公大廳為民服務的身影多了;群眾抱怨的少了,滿意稱贊的多了……一增一減之間,都是安州區人社局全心全意踐行“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群眾路線成果。
“辛苦大半年,到頭來拿不到工資,怎么辦?”每到年底,工作人員到基層走訪調查時都會聽到不少類似的抱怨。為了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安州區人社局率先在全市出臺了《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由“被動追討”向“主動預防”轉變,為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子。
“除了政策法規外,我們還堅持特事特辦,對于女職工、傷殘職工等弱勢群體開辟了勞動爭議處理‘綠色通道’,優先調解、立案、審理、裁決,在全區范圍內營造出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陳茜是安州區人社局一名普通的基層員工,在勞動保障監察和仲裁崗位上已工作了7年有余,憑借公平公正的辦事原則和過人的膽識,化解了千余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安州區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構建和諧社會是人社工作不可動搖的目標。”對于自己的工作,陳茜始終堅持立場不移、方向不偏,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直以來,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上,安州區人社局都將就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近5年來,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428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16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6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以內。
2016年,對安州區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一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安縣撤縣設區;5月20日,安縣撤縣設區大會舉行,綿陽市安州區正式掛牌。“撤縣設區”為當地人社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接下來,安州區人社局將進一步下放業務經辦權限,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規范經辦流程,加強工作經驗總結,實現擴權強鎮業務經辦下延在18個鄉鎮勞保中心全面推開;加快對已建基層平臺機構(窗口)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著力打造環境一流、服務一流、硬件一流的“三個一流”鄉鎮服務窗口,切實解決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提升服務群眾能力;進一步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為人社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用一流的工作業績詮釋對黨的無限忠誠。“老百姓認可的,才是合格的。”唐京生如是說。
(本文圖片由綿陽市安州區人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