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老氣橫秋的選手
免費手游之于任天堂,如垃圾食品之于挑剔廚師

過去一年,任天堂的股價圍繞著關于《超級馬里奧》的虛實消息大起大落。
誕生于30多年前的馬里奧是任天堂推出的一個游戲角色,以其矮胖可掬的水管工形象成功吸引數百萬用戶,讓這家日本公司在電視游戲時代獨占鰲頭。但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普及,游戲市場儼然已進入手機游戲時代,堅守傳統業務的任天堂遠遠落后。
市場對任天堂這個老牌玩家在手游領域的新嘗試盼望已久。2015年秋,任天堂終于宣布發布首款手機游戲,但出現在投資者面前的并非眾人期待的經典之作《超級馬里奧》,只是社交聊天游戲Miitomo。任天堂股價驟跌10%。
2016年7月,《精靈寶可夢Go》上線。《精靈寶可夢》也是任天堂的經典游戲之一,《精靈寶可夢Go》則是一款與現實聯動的新游戲,玩家可以一邊握著手機在現實世界走動,一邊在屏幕上抓取虛擬小精靈。短短幾周內,這款游戲得到全球玩家追捧,推動任天堂股價直接翻番,單股價格超過318美元(合人民幣2137元),市值暫超索尼。
然而股價迅速回跌。任天堂相關人士坦陳,該款游戲由谷歌分拆出來的Niantic負責研發和提供下載,任天堂僅通過持有股份的寶可夢公司來收取游戲的授權費和相關運營收入,而且持股量也低于市場預期。消息一出,任天堂股價立即暴跌,跌幅為1990年以來最大。
但很快,9月,任天堂的宮本茂,游戲界教父級大師,《超級馬里奧》之父,出現在蘋果的iPhone7發布會上,立刻吸引了全場注意力。他宣布,《超級馬里奧跑酷》作為任天堂為蘋果的IOS系統設計的首款游戲,正由日本手游公司DeNA開發,將于今年12月正式發布,為用戶提供免費下載和試用,后續關卡的收費預計在5美元到20美元之間。
任天堂股價應聲大漲15%,與年初相比,漲幅逾38%。這款游戲可能明年會在谷歌的安卓平臺發布。日本游戲業分析師塞爾坎·托托(Serkan Toto)預計,這款游戲在IOS平臺和安卓平臺的總下載量可以達到15億次。
圍繞《超級馬里奧跑酷》的波折可視作任天堂近年變革的縮影。分析師也普遍認為,《精靈寶可夢Go》的成功恰恰說明,在任天堂自以為是的供給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已故任天堂社長巖田聰曾在5年前警示,一旦移動化,“任天堂可能不再是任天堂”。直到現在,任天堂還堅守著“圍墻花園”制度,只允許用戶在任天堂制造的設備上玩任天堂許可的游戲,以吸引玩家來購買公司不斷推出的新游戲和設備。
因此,免費手游之于任天堂,如垃圾食品之于挑剔廚師。日本游戲業分析師塞爾坎·托托指出,任天堂很難接受手機游戲,因為任天堂認為自己的使命是給人們帶來純真的樂趣,而免費手游往往直接利用游戲的成癮性來誘惑用戶。
一位當地投資者認為,京都總部并不會因市場對《精靈寶可夢Go》和《超級馬里奧跑酷》的積極反響而動搖。在某些方面,任天堂仍然是競賽場上一個老氣橫秋的選手。
去年,巖田聰特意闡明,任天堂在移動方向的嘗試絕不表明公司將放棄游戲機業務。2005年至今,游戲機等硬件設備每年為任天堂貢獻50-60%的營收。第一代Wii游戲機曾是任天堂引以為豪的創舉,以休閑玩家為目標用戶,成為當時的游戲機之王。然而,2012年推出的新一代Wii U則應者寥寥,徹底失敗。形成落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休閑玩家的轉移。與核心玩家不同,休閑玩家主要是青少年和家庭主婦,他們只是把游戲作為諸多消遣之一。他們轉而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玩游戲,不再使用游戲機。與Wii U不同,索尼的PlayStation 4和微軟的Xbox都以核心玩家為主要目標用戶,所受影響小得多。2011年到2013年,任天堂連年虧損。即使是《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超級大金剛》等人氣最高的游戲,也無力挽救任天堂游戲機的慘淡銷量。
托托指出,任天堂對硬件設備的執著和這家公司的自我定位一脈相承——任天堂一向以工匠自居。這可能是受困于日本制造業奉為宗旨的“物造”精神。日本不少消費電子廠商恪守這一信條,竭力生產世界上最薄最小的產品,過分專注于硬件的改進,卻忽視了產品設計和使用便利度等用戶真正在意的元素。任天堂京都總部的游戲設計師們穿著日本工人常穿的深藍工作服,和工人們一樣胸兜里插著筆。
目前,公司員工正全力開發新游戲機NX,暫定于2017年3月發布。NX的大小將介于游戲機和掌機之間,既可以拿在手中邊走邊玩,也可以接入家里的電視、電腦等終端。任天堂急需一個能帶來轟動效應的技術革新,因此對NX寄予厚望。如果在NX上再次折戟,任天堂可能被迫關閉硬件業務。
宮本茂接受《時代》采訪時表示:“《精靈寶可夢Go》的大火反過來帶動了《精靈寶可夢》系列游戲的銷售,我們希望看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超級馬里奧跑酷》上。我們自家平臺的馬里奧游戲有更豐富的動作玩法,這些游戲肯定會對移動平臺上的《超級馬里奧跑酷》玩家具有強烈吸引力。”顯然,任天堂希望移動手機用戶——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觸任天堂游戲的用戶——會被吸引來購買游戲機,從而使硬件設備的銷售有所起色。
托托表示,任天堂近來的動作說明這家公司終于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在智能手機浪潮中的遲鈍反應已經讓公司錯失了整整一代潛在用戶和這些用戶可能帶來的潛在利潤。J.P. Morgan分析師哈魯卡·莫里(Haruka Mori)則指出,《精靈寶可夢Go》的玩家已經遍布100多個國家,而寶可夢公司擁有《精靈寶可夢Go》的特許經銷權。雖然任天堂只擁有寶可夢公司的三分之一股權,但每年也可以從《精靈寶可夢Go》中獲得70-140億日元(合人民幣4.5-9億元)的收益。
《精靈寶可夢Go》在兩個月內獲得了500萬次巨量下載。華爾街知名投行Jefferies稱,任天堂的IP資產是“無與倫比的寶藏”。任天堂已經把皮卡丘、馬里奧這些最有價值的游戲角色投放到了手機和平板等移動終端,或許不久之后,任天堂的其他游戲角色也將在移動端現身。當然,未來不能僅僅依賴于對游戲角色等知識產權資產(IP)的反復利用。要保持消費硬件業務的領先地位,任天堂需要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新角色。
此外,移動化轉型亦有風險。其一是蘋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機游戲市場的影響力。比如,蘋果商店將收取《精靈寶可夢Go》游戲收入的30%。其二,和DeNA以及Niantic的合作意味著任天堂放棄了一部分對游戲開發的控制權,可能導致游戲質量降低。其三,移動端的休閑玩家付費額不高,他們的貢獻能否彌補高價游戲機的銷售額虧損,目前還是未知數。
話雖如此,任天堂作為游戲制造商的軟件技術優勢無可置疑。全世界電視游戲暢銷排行榜前25位的游戲中,任天堂擁有17個。歷經娛樂業數十年浪潮起伏,任天堂的韌性也讓人印象深刻。自1889年創立以來,這家公司從生產花扎骨牌起家,在1970年代躋身首批游戲街機廠商之列,隨后開拓了游戲掌機市場。看來,任天堂只是在努力回歸初心。
(楊月縈編譯自《經濟學人》《時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