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夕
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2016年10月15日,紅色經典大型套曲《長征組歌》的十首曲子激情回蕩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少兒劇場。演出一結束,現場觀看的數位音樂界專家不吝贊美地用“出乎意料”“熱血沸騰”“震驚”“感動”等詞匯來表達他們的感受。成功演出《長征組歌》的并不是國家級劇院,也不是國內頂級的音樂學院,而是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天津藝術職業學院、河北藝術職業學院三校的178名師生。職業院校的演出是如何達到令專家學者贊嘆的高水準?記者為此采訪了三校的幾名師生,聽他們講述排演《長征組歌》的故事與感悟。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劉侗:有限的力量讓我們想到三校聯手
北戲院長劉侗告訴記者:這次我們京津冀藝術教育聯盟這個平臺上開展的教學成果匯報交流活動,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共同排演了《長征組歌》。為完成好這部紅色經典,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天津藝術職業學院三校師生組成龐大的演出陣容。排演這部經典的創意發起是,今年年初,我們學校準備推出自己的一個合唱團,正好想到結合今年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的政治任務,于是選擇了《長征組歌》套曲的演出。但是我們學校的力量不夠,排演這么大型的節目,需要我們的合唱團各個聲部齊全,需要樂隊每個器樂非常到位,組成管弦樂團。于是我們與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和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進行了溝通,三方一拍即合。天津藝術職業學院與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各自進行了認真的選拔,選出最好的學員。9月份開學后三校進行認真的排練,在此期間,三校的老師都起到了帶頭作用,師生同臺共同成功演繹這個作品,非常有意義。為保持紅色經典的原汁原味,我們還專門請戰友文工團著名指揮李曉娟來指導,戰友文工團是國內最早排演《長征組歌》的藝術團體,專家的指導使我們師生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這次排演《長征組歌》給了學生們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以往類似這種重大教學,都需要很多學時來完成,但是這次的排演讓學生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極大的專業提升,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品格的養成都有幫助。10月15號《長征組歌》首演演出場面宏大,質量非常高,受到專業界一致贊揚。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副主任張曉紅:為演繹紅色經典,三校組織了正規交響樂隊
北戲音樂系副主任張曉紅老師是此次管弦樂團的主要組織者和負責人。張老師說:《長征組歌》完成于1964年,1965年首演。此作品采用的是大型套曲的體裁方式,管弦樂和民樂隊作為混合樂隊起到了伴奏和輔助作用。隨著幾十年來音樂不斷的發展,樂隊編制有了很大變化,甚至有些管弦樂團可以把《長征組歌》單獨拿出來進行演出。在這次京津冀交流展演活動中,院長特別支持我們把管弦樂團搬到舞臺上,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只放錄音,但是院長覺得我們學校既然有交響樂團的底子,再加上京津冀三校的力量,應該能達到標準化、職業化的80人左右的交響樂團的規模。2016年6月院長就帶著我們專程到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針對如何演出《長征組歌》,如何組建聯合樂隊的事宜,跟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的龐院長一起,就樂隊組成和總譜分譜如何分配作了協商和部署。當月交響樂隊就補齊了隊員達到80人的規模。這支樂隊是以我們學校為主,三校師生共同組成,光是北戲的老師就有十多名。
因三校一起合練還是有一定困難,于是院長決定,三校分頭在自己學校先練習,然后在一些關鍵節點上合練。最終,第一次合練在9月中旬舉行,合練效果很好;接著在10月7日正式進行排練,直到正式演出。
雖然排練非常辛苦,但是我們本著發揮藝術精神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使得三校從組織到人員到排演期間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通過這次交流展演,老師們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了教學引導,而師生同臺,達到了教學互相輔助成長的作用。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教師韓媛媛:很多學生被音樂打動,演唱時把自己唱哭了
首先,我應該算是《長征組歌》活動完整過程的見證人了,也是從開始到最后和所有部門接觸最多的一個。我是本校的在職老師,承擔合唱指揮教學工作和合唱團的排練工作,上學期院長和主任定下方案后,我們合唱團啟動得非常早,開學沒多久就開始排練了。剛開始壓力很大,畢竟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音樂能力有限,前期有好幾名老師進行分聲部排練,加上合排,每周兩三次,終于把整部《長征組歌》演唱下來了。其次,這次是采取的師生同臺共同演繹,參與演唱的聲樂老師加起來有十多位,也是聲樂教研室自打建校以來第一次師生同臺的大型演出。最后經過集體的努力,兩次院長的審查,專家的幫助,才有了最后的完美呈現。
《長征組歌》是一部傳統經典作品,最開始接觸時,學生們腦子中的概念是唱老歌唱紅歌。然后隨著樂隊的進入,在指揮趙浩廷的帶領下,排練的不斷推進,逐漸地深入到這部作品的內涵時,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長征的艱苦卓絕,也了解到了這部經典史詩所帶給我們的震撼。所以演出時,好多孩子都唱哭了,真正從藝術中得到了心靈的啟迪。在排練的過程中,同學們的聲樂水平和綜合藝術修養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整個合唱團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排練《長征組歌》這種類型的作品,讓同學們感受到合唱的不同種類。除了我們經常排的傳統合唱、現代合唱之外,這種大型聲樂套曲,要求孩子們的聲樂基礎更高,更具有挑戰性。我這次通過《長征組歌》排練活動,體會到一直以來很多人對合唱的認知都有局限性,我認為合唱所謂的唱法并不是只有一種,不同領域中的作品,演唱風格并不相同。無論什么樣的唱法,只要符合本作品的情境,情感運用得當,唱法統一音色統一,都可以打動人。

紅色經典史詩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
這次請戰友的專家來,主要還是為保留當時《長征組歌》作曲家的初衷,讓我們最后的演出可以更好地重現當時的場景。在排練中,戰友的李指揮講解了很多細節的處理,要求大家細化到每一個裝飾音都要唱得非常到位。在排練中,師生們跟著專家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這是一段特殊的經歷,也是一輩子刻骨銘心的經歷,無論是孩子還是老師,都得到了成長和提高,希望以后還能夠有這樣的平臺給學生們鍛煉。
樂隊指揮趙浩廷:《長征組歌》在北戲首演很成功
《長征組歌》是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之一,該作品有著極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長征組歌》的演奏和演唱并沒有太高難度,歌曲旋律主要取材于民歌,演唱方式以大齊唱為主,并沒有像西方合唱那樣多聲部交織和復雜的和聲。因為在當時廣大人民的音樂素養沒有那么高,為了能讓作品更快地被傳播,盡量把作品寫得簡單化,又不缺乏藝術性。我們之所以選擇《長征組歌》,不僅因為經典,還因為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
三個學校的師生一起來完成這個重要工作,同學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在專業技能和對作品認知上有很大的提高。學校也通過這個節目對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長征組歌》講的就是從起初為什么要長征,到最后長征的偉大勝利。不僅學生受到了教育,同時這也給予了我極大的信心和鼓勵。
我覺得老師與學生同臺的意義在于,有老師共同參與,感染學生,會讓樂團的整體實力有極大提升。所以不管是合唱團還是樂隊,我們音樂系挑選的都是教師中的精英來參加演出。我們的學生專業基礎不如那些本科院校,院長把這次排演定性為:藝術教學匯報交流,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面對觀眾的演出,我們的目的是以教學為主。所以最后的效果非常完整,基本上達到了我對這個作品藝術要求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我很滿足,覺得這次排演很成功。這次領唱我們全部是自己的老師完成的,大家都很辛苦,三地師生各自在自己的學校提前作準備,中秋前一天三校合練,合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及時去解決。雖然此次《長征組歌》排演是北戲牽頭,但是天津和河北的學校也付出了很多。
《長征組歌》在北戲首演很成功,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中國合唱協會領導、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的領導都對此次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都沒想到三所職業院校能夠呈現出這樣一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主任祝真偉:演出成功的背后是178名師生的巨大付出
最開始劉院長提議推出北戲的合唱團,同時借著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的契機,便決定排演《長征組歌》這個經典大型聲樂套曲。院長還提議攜手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和天津藝術職業學院一起來完成這個項目,三校聯合完成這個任務效果會更好,同時響應去年簽訂的三地四校聯盟的協議。我開始有些顧慮,因為這幾所院校比較分散,一起合練肯定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沒想到幾所學校之間配合非常默契,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把項目推進得很好。我們做這個活動根本目的是促進北戲教學,提高教學實踐能力。我們作為職業院校,更多是突出實際能力,實踐的培養,同學們更需要舞臺的實踐經驗。劉侗院長早就提倡要以演促教,以演促學。在舞臺上檢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核心目的。為了讓此次活動在教學方面有所提高,音樂系42名老師當中共有30名老師參加排演《長征組歌》。同時我們的老師還擔任領唱、朗誦,與學生一起合唱,起到榜樣帶頭作用,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對藝術嚴謹的追求也使得學生受到感染。
劉侗院長不久前提出一個新的理念——捆綁理念。將促進北戲教學、響應京津冀藝術教學聯盟和紀念長征勝利等諸多因素有機結合,使得活動變得有意義。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和天津藝術職業學院聽了我們的想法之后都覺得很好,非常支持,也馬上投入到合作中,每個學校揚長避短,互通有無,最終把三個學校資源最大化,優勢全都展現出來。
祝真偉說,這次演出成功的背后是178名師生的巨大付出,不少老師的擔負很重。例如我們的首席小提琴老師的孩子特別小,還在哺乳期,為了參演《長征組歌》,每天幾次往返哺乳和排練。還有的老師孩子小,老師父母親都把孩子帶到學校來,照顧孩子的所有事都讓老人們包辦了。我們學校老師滿園春彩排時母親病危,滿園春覺得大家共同努力這么久,馬上就要把成果展現在舞臺上,她絕不能在這時離開。演出一完畢,便馬上趕回東北老家,母親已經昏迷不醒,最終去世。通過這些事我想說,我們的老師非常敬業,責任心非常強,也非常出色,能夠和這樣有擔當的人一起共事,我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教師王大千:女兒患急性腦炎,病情剛穩定就趕回北京排練
這次《長征組歌》展演活動是三地學校一起舉辦的重要實踐活動,對我們職業院校的師生來說,這種實踐的演出機會非常重要。我們學校了解演出安排后,從院領導到各系部都非常重視,學校的相關負責老師立即選出了合唱隊員和樂隊隊員,緊鑼密鼓地進行布置。我8月初拿到譜子,從暑假就開始排練,到了9月份我們來到北戲進行合練。我們學校的學生到了北戲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北戲的老師對作品的理解和要求很高,我們第一次來北戲通過幾天的適應學習,不到一個星期就進步巨大,同學們都很積極地進行學習,進入狀態很快。同學們反映,開始進行合排的時候,覺得與北戲和天津的學生在水平上還是有明顯的差距,但是經過合練和自己在臺下苦練,師生們成功地把這部經典作品演繹出來。把戰友文工團李曉娟老師請來后,我們更是學到了原汁原味的《長征組歌》。演出結束后召開了專家點評會,他們對演出進行了總結與肯定,“出乎意料”“熱血沸騰”“感動”“震撼”“驚訝”等詞匯層出不窮。

紅色經典史詩大型聲樂套曲 《長征組歌》
從教學上來說,以前學生們很少與大型樂隊合練彩排,特別是這次還穿著演出服,像這種專業的排練過程以前我院沒有過,是第一次。排演《長征組歌》的整個過程,我們學校的學生橫向縱向對比,都反映收獲巨大。這只有參加排練演出的師生才能有如此收獲。
談到自己四歲的女兒患病,王大千說,臨近演出,我父親突然打電話過來,說我女兒抽搐昏迷。我借了朋友的車連夜趕回石家莊去看女兒,大夫診斷是急性腦膜炎,孩子一直在發高燒,不僅輸液,還打了激素。第二天我有排練項目,又馬上開車趕回北京,很萬幸的是因為鄰居們幫忙送醫及時,我女兒沒有留下后遺癥。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主任雷立新:將來三校可以聯手搞原創
首先我是覺得三地協同發展聯盟能聯手這件事情,意義大于成功排演《長征組歌》這件事。僅一個學校做這件事,人員財力設備很吃力,而三個學校聯手,優勢互補,才能把事情做好,三地四校發展聯盟,北戲的帶頭作用功不可沒。另外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通過演出《長征組歌》這部經典作品,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很有意義,畢竟和我們這些老師不同,這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很多學生對長征并不了解,排練《長征組歌》使得他們學到了很多相關知識。學生們也愛上了這部大型套曲,排練和演出后我看到連走廊里宿舍里都有學生還在唱在練。有的同學跟我說,沒想到這部套曲還真是很好聽,這部作品真是走進了同學們心里。
這次排演《長征組歌》,最終呈現出的藝術水準非常高,這是來觀看的專家學者一致的反映。我們這些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入學時水準確實不如本科院校的,但是通過這次排演成功,讓人看到,經過努力,職業學院的學生也能達到高水準,這極大提升了師生們對職業教育的信心。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這兩年一直在策劃設計排演歌劇,這次演出結束后,我在座談會上提出三個學校可以聯手做原創劇目的想法,因為我們有互補的力量,做原創劇目對提升三個學校的教學,對學生的藝術實踐都有好處。比如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就經常做出原創劇目,雖說山西文化廳對他們學校支持很大,但首先是這個學校要有做原創的信心。這次通過排練《長征組歌》,我認為,如果三地院校聯手協作原創劇目,將是京津冀藝術教育教學的又一大亮點。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教師夏丹丹:不僅在唱法上,甚至在服裝顏色上都保持傳統經典的“原汁原味”
我們學校屬于高等職業院校,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在演出過程中,同樣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次《長征組歌》的排演演出地點在我們學院,所有組織演出的具體工作都需要本院領導老師們親力親為,一絲不茍。由于《長征組歌》的經典特性,我們專門邀請了排演《長征組歌》最專業最成功的戰友文工團的專家李曉娟老師。她給我們認真的指導,使得《長征組歌》更加的原汁原味。師生們在排練過程中對演唱的聲音、演出的動作、與樂隊的合作方面都是精雕細琢,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就拿服裝來說,連顏色都和幾十年前的《長征組歌》所用的演出服完全一樣,一點都沒有變味。我演唱的第九組獨唱《報喜》,也盡量保持了演唱中的原有風格。在表演和演唱方面,我努力尋找當年紅軍的影子,把自己塑造成紅軍里的一個女軍官角色。在這次教學和排練過程中,我突然發燒咳嗽失聲,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后來我們采取緊急措施,在聲帶上滴藥和激素,才能夠在演出前三四天恢復了音色,得以順利完成演出任務。在這期間我還犯了嚴重濕疹,但這絲毫沒有阻礙我的演出熱情和態度。演唱《長征組歌》,更重要的是學習和感受到紅軍戰士堅韌不拔、樂觀無畏的長征精神。我的聲樂學生武添益被選為本次《長征組歌》女二號。對她來講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鍛煉機會。我叮囑她:“你一定要從紅軍的角色去發掘演唱的靈感。”通過排練,武添益進步不小,她原本是位柔情似水的女孩兒,出演剛毅勇敢的女軍官角色,確實有些挑戰性,但在本次反復引導、排練和演出中,她的舞臺實踐和演唱能力都得到了不少的鍛煉和提高。值得一提的還有《長征組歌》的合唱隊員們,每次排練除了要唱好幾個小時,還要做動作,非常辛苦。為了把這臺節目演好,師生們空前團結,向心力特別強,付出這么大代價,師生們都沒有絲毫抱怨。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高職學生:武添益
通過這次排演,覺得自己提升特別大,舞臺經驗更豐富了,尤其是在排練過程中有幾次老師生病了,我需要頂替老師,獲得了不少實踐經驗。另外,同學們通過這次排練更加團結,也學到了很多和長征有關的歷史知識,以前對這些并不是十分了解。有了這些知識的武裝,我演唱時能夠更加充滿感情,更加深刻地演唱好更多更豐富的聲樂作品。
(編輯·馬多思)
1833440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