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強
摘 要: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工具,對初中歷史教學影響很大。課件是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輔助性工具,許多的教學課件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原因在于沒有精心選材。材料是構成一個優秀歷史課件的重要因素,高質量的材料是提高課件質量、提高課堂效果的有利保障。
關鍵詞:歷史;多媒體;課件;選材
隨著計算機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信息技術也越來越普及,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工具,對初中歷史教學產生了重大的改變。為更好地滿足教學的需要,課件更是得到了廣泛開發和利用,是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輔助性工具,因為初中歷史所學的內容年代久遠,教學課件則可以通過聲音、圖畫、文字的方式再現某些歷史場景,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徹。許多的教學課件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原因在于沒有精心選材。材料是構成一個優秀歷史課件的重要因素,高質量的材料是提高課件質量、提高課堂效果的有力保障。本文就歷史多媒體課件如何進行選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課件選材要具有真實性
選擇歷史多媒體課件的材料,要注意選擇的材料內容真實性,歷史教學的態度本身就是給學生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沒有了真實性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課件必須給學生傳遞真實的歷史知識,所以在材料選取上必須保證嚴謹的教學態度,做到事件敘述準確、物品介紹描述準確、資料來源可靠準確。而一些教師為了上好自己的公開課,隨意在網上尋找材料,對材料來源的真實性卻不曾加以篩選,于是經常鬧出笑話。曾經聽過一位教師的公開課上的是八年級上冊《全民族抗戰開始》,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這段抗戰歷史,教師自制了很精美的教學課件,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學生看了很是喜歡,但是有一位學生當眾指出了兩處問題:“老師,您上邊有一段文字是介紹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怎么下邊的配圖卻是我在網上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圖呢?”“還有一個地方明明是‘文革時期的圖片,怎么說是南京大屠殺時期的圖片呢?”這位教師立刻臉色尷尬,不知道怎么圓場。所以說選材的真實性、科學性非常重要,不注意就會鬧笑話,這還不要緊,如果傳授給學生錯誤的知識才是大問題。
二、課件選材要有藝術性
藝術的美也是一種美,課件選材要注重藝術性,這體現了多媒體的多方面特點,歷史課件的材料選擇不僅要能體現教學的主體內容,而且應該使學生在欣賞課件的過程中感受到美的快樂,吸引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保證選材真實性、科學性的基礎上,利用多元化的方法,使課件所呈現的教學內容更有藝術的美,使新穎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有趣的動畫、令人愉悅的文字等元素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更具有感人力,學生也更喜歡學歷史。例如,《解放戰爭的勝利》這一課主要是介紹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情況,制作課件時,我選擇了簡潔明了的圖表展示三大戰役的概況、用生動的動態圖展示了三大戰役的形勢,再配上激情高昂的聲音作為解說,使整個教學內容都豐富起來,學生看到了也欣喜若狂,思想情感上也能產生共鳴“解放軍真棒!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所以在制作歷史課件時,要注意選材的藝術性,如果只選擇一些沒有色彩、沒有新穎性、沒有特點的材料,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三、課件選材要有典型性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是把整個歷史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處理,而選用典型的材料是幫助課堂實現優化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制作課件過程中,選取材料要選擇一些在同類教學知識點中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嚴謹性、典型性的材料,在這一基礎上應該選擇一些符合初中生認知特點的材料:新穎的、新奇的材料。在多種材料中都可以表達出同樣的教學知識點,就要選擇最典型的材料。通過對典型材料的使用,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兩次鴉片戰爭》這一課是給學生講述兩次鴉片戰爭的歷史,能夠使用的材料很多,但要從中選擇比較典型的、學生容易記住的材料。因此,我在制作課件版頭時,就運用了硝煙彌漫的碼頭照片,學生看了就有種歷史緊迫感,介紹鴉片的生長時運用了自己所畫的有個性特征的動態圖罌粟花—罌粟果—鴉片。還從網上挑選了幾張清朝時期人們吸食鴉片觸目驚心的圖片。介紹虎門銷煙時,配以動漫圖片和旁白解說等。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真實感受當時鴉片戰爭的情景,當我提問道:“你覺得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意義是什么?”有學生回答說:“老師我看了你剛才放的那些人吸食鴉片的圖片,好可怕啊,我覺得林則徐先生為我們中國人做了件大好事。”由此說明,典型的材料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點。
四、課件選材要突出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是否能為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走進歷史的世界,理解教學知識點,一個關鍵的因素在于課件的選材要能夠突出教學重難點。其實很多歷史課文中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內容是相同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對于學生歷史知識點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這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多媒體課件本身就是為教學、學生服務的,如果無法突出教學重難點,這樣的課件是失敗的。曾經看一位年輕教師上過的一節《希臘羅馬的上古文明》,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情況和羅馬帝國的興衰發展史,教師的課件材料主要集中介紹了希臘的發展歷史,色彩鮮艷、內容豐富,也很有條理性,但是在介紹羅馬的興衰發展史時卻非常簡單,用一張簡單的白底黑字時間簡圖就概括了,中間所發生的大事件沒有涉及,沒有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因此,這節課的前半部分學生聽得很認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到了后半節學習羅馬歷史時由于輔助性材料少,只聽教師一人講,學生的興趣立刻減弱了,在問相關問題時,有些學生也是摸不著頭腦,由此可知,在制作課件選取材料時,突出教學重難點是非常重要的。
五、課件選材要有啟發性
多媒體課件的材料內容應該起到激發學生興趣、自主探究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而且材料內容要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逐步深入,啟發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思考,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課中玄奘西行部分是教學重點,如果單靠教師教材的講解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制作課件時,我就結合初中生喜歡新奇的特點,首先用旁白提出問題:玄奘西行經過哪些地方?友情提示:跟著老師的路線圖走一走,你就知道了。然后選用了一張自己畫的玄奘西行的動態圖,每到一個地點都會有關于地點的聲音提示,還以《一個師傅三個徒弟》為背景音樂,通過這樣一張玄奘西行的動態圖,學生馬上得到了啟發,慢慢地掌握了玄奘西行的路線。所以說在選擇課件材料時注重選材的啟發性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歷史教學課件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直接影響這個課件的質量高低。一個高質量的歷史教學課件應該是具有啟發性、真實性、藝術性,能突出教學重點的,所以其構成的材料也應該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注意選材的策略,制作優秀、高質量的課件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黃云鶴.媒體課件素材選擇與編輯[J].硅谷,2012(7).
[2]徐瑛.中學歷史學科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4(5).
[3]史志勇.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
[4]趙麗霞.淺談在教學課件中使用多媒體素材的要求和原則[J].科技創新導報,2014(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