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胡雪菊
摘要:現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設通識課程,其目的是為了培養高職學生基礎素質與人文素質。在通識課程實施過程中,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如何評量?如何設置教學內容?這些都成為廣大通識課程教師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高職 通識課程 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中的通識教育課程作為提升高職學生素質的主要途徑,它的改革與實施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通識課程是指高職院校設置的除專業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以外的所有培養學生基礎素養的課程。在整個通識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們為了確保教學質量,都在不斷尋求更為有效、更為實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本文作者將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自己所承擔的《高職語文》這門通識課程,從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來談一談相關教學體會。
一、關于教學方法與手段
實現通識教育目標的關鍵,是進行通識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優化。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在的高職院校在設置通識課程時多以文科課程為主,理科課程相對較少,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取方面我們應該側重其人文性、藝術性,不再是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應是多種教學方法相互滲透,從而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一)多樣性
通識課程的教學方式不應簡單采取其他課程的授課方式,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使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雙管齊下,為學生提供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環境。因筆者所在學校正在開展成果導向教學改革,故在實施《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時,我們完全遵循成果導向的教學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體。在教學方法方面,我們將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師生互換、講授法等多種教學法融合到一起,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文學鑒賞部分”我們會采用頭腦風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在“口語表達部分”我們又會采用講授法、演示法、師生互換等教學方法;在“應用寫作部分”我們則會采用任務驅動、情境模擬、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這樣既體現了學科特點又給學生以新鮮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融合性
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我們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的方法手段而完全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 應該學會揚長避短、合理運用,使二者完美的融合。例如黑板隨寫、隨看、隨擦,靈活方便,老師可以邊畫邊講,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其弊端是速度慢、范圍窄、信息量不足;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特點是生動、形象、逼真,趣味性強,但其弊端是技術性要求過高、易導致學生興趣轉移。因此我們教師在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應注意與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的吻合,杜絕 PPT 的濫用,努力實現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觀賞性、技術性、藝術性、靈活性。例如在《高職語文》的“文學鑒賞部分”,我們為了讓學生對歷史比較久遠的文學作品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和圖片,通過聲音和畫面為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氣氛,借助各個感官的共同作用,使學生全方位的感受到詩歌、散文、小說所帶給他們的文學之美,與此同時我們教師還利用板書為學生就知識點進行穿針引線的講解。
(三)藝術性
授課教師的語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學生會在教師的語言中尋求他們的落腳點與興趣點。需要教師在交流中學會引導他們思考,特別是在通識課課堂上,教師需變枯燥的課堂為生動精彩的課堂,變無聊的學習為充實的輕松學習。這需要教師運用幽默語言來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輕松學習,可以說幽默的語言表達是使教學方法更為有效的關鍵。由于《高職語文》的文科特點,同時也為了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結合當前高職學生主要是通過網絡來閱讀文學作品的這一特性,我們教師就將一些語言新潮、時尚、貼近生活的詞語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例如,“小時代”、“小清新”、“雷人”、“甄嬛體”、“何以體”、“元芳體”等。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們再也不做低頭黨,教師布置教學任務時學生的執行力大大提升。
二、關于教學內容
《高職語文》作為高職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我們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了有別于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慎重的選取,其主要包括文學鑒賞、口語表達、應用寫作三大部分??紤]到高職學生特點及社會就業需要,我們又將三大部分細化成五個單元來具體實施教學,分別是文學鑒賞單元、口語表達基礎單元、職業口語表達單元、行政公文寫作單元、事務文書寫作單元。這五個單元又囊括了聽、說、讀、寫四個領域,旨在實現學生口語、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及文化素養的綜合提升。
三、關于考核方式(評量)
《高職語文》作為一門通識課程,在考核方式部分我們進行了大刀闊斧式的改革。鑒于高職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掌握不扎實、自我約束力較差、動手能力較強、思維比較活躍等特點,我們將課程評量分為“平時評量”、“期中評量”、“期末評量”,比例為7:1:2。其中“平時評量”占的比重最大,這就迫使學生課堂上必須積極參與,參與度越高學生收獲的成績也就越多?!捌綍r評量”包括觀察性評量、實作評量、口語評量等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涵蓋了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課堂討論等諸多方面。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考核,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口語表達、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以上內容僅為通識課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細節筆者未能一一表述,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曾發現存在的不足,今后我們將不斷的改進與完善,努力推動我國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冉彬.通識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換[J].教育與職業,2012,(23).
[2]叢慧卉.我國大學通識教育實施現狀與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07.
(作者簡介:[1]張倩,黑龍江職業學院,研究領域:高職教育、文科教學;[2]胡雪菊,黑龍江職業學院,研究領域:高職教育、文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