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躍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律動指在課堂上采取游戲、表演、舞蹈、節奏樂等綜合性音樂手段進行的表現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把音樂學習與身體動作巧妙結合,簡化音樂的復雜性,幫助學生直觀表現、感受音樂。巧妙地利用律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符合小學生年齡段好動、好表現的性格特點。
一、小學音樂課堂律教學組織方式
1.本真游戲
采用什么教學方式,首先教師應認真解讀課標,研究教材,從而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當下小學音樂教材體現的是童真與童趣,以動物、孩子、童年等元素為主題,不同的教學內容賦予各種立體的音樂形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角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角色的音樂律動游戲,組織學生快樂地投入活動之中,體會每個音樂形象、感受歌曲情緒,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學習歌曲的興趣高漲。
2.多彩音律
音樂教學中富含各種理樂的解釋和講授,單純的理論講解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很多時候都是被動接受,音律自由的靈動性可以幫助學生對樂理知識有直觀的理解。律動教學可以組織學生用身體語言去感受、理解音的高低、長短以及強弱,運用學生熟知的故事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學生自編自演各種故事,進行即興的聲音變化,角色的對話,這些方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在欣賞音樂時,我們隨著音樂的行進而搖晃身體,這是機體對音樂的最初反應,也是音樂律動的本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律動活動,幫助學生從聲音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音律感受。如,用“走”和“跑”來分別表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用“跳”的動作來感受快而輕巧的節奏。這些活動能夠喚起學生的感知經驗,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二、實施策略及實例解析
1.模仿及激趣
小學生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把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音樂作品結合起來,創立以“律動結合”的音樂課堂結構,以學生為主體,愉快、自信地感受音樂,在“律動”中感知、展現自己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感受音樂不僅要對音樂的內容有所感受,而且要從生理上使整個肌體都參與感受,如節奏、節拍、呼吸和情緒、力度、速度的起伏的律動。如,在教學《小動物回家》是這樣設計:
①師:很高興和同學們一塊學習,森林里住著三只小豬,你看他們來了。
②播放輕松、幽默的器樂曲《三只小豬》,教師和學生自由地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
③擬聲問好
A師:同學們這么喜歡小動物,老師邀請到了很多小動物,你看他們坐著小火車來了。
(課件出示動態畫面)
B提問:你喜歡哪一個小伙伴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汪汪 汪,同學們 好!” “喵喵 喵,老師 好!” “嘰嘰 嘰,老師 好!”……
④點題
結合教學內容在授課伊始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可以跟著音樂進行模擬動物的律動,極大地激起了學生感受音樂的興趣,隨著音樂的變化進行姿態造型等身體動作的訓練調動學生的情緒。
2.感受及表現
音樂教學提倡不僅會唱、唱好,還要體現出立體直觀的美育思想,給學生營造美的感知和認識,教學不同歌曲內容時,通過模仿動作和自然界中各種植物的動態,啟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在律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創造性地表現,加以扶植、培養。歌曲《捉迷藏》,第一部分比較活潑,聽起來像左右搖擺的小樹。第二部分連續長音張力十足,特別是“秋天躲在谷堆堆”之后的“喲”字顯得又調皮又俏麗,教學這個環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一組擔任一個季節的角色,唱第一段歌詞時,依次邊唱邊用雙手畫一個大弧線,遮住臉“躲起來”,到第二段再將兩手從臉前拿開“跑出來”,秋天一句后的“喲”字,大家把雙手放到臉前,做出好像看到什么的樣子,再趕緊躲起來,結合自由的表演形式拍唱得連貫而充滿歡樂,把捉迷藏時的調皮感、神秘感表現了出來。
三、組織及落實
1.堅持本真教學
小學生正處在對外部事物,特別是對音樂刺激的敏感期,認識音樂帶有明顯的捕捉性,喜歡與具體形象聯系在一起。律動教學是先感性后理性,先實踐后認識,強調學生身臨其境地走近和觸摸音樂形象,然后再深入淺出地講解音樂內部的邏輯規律,學生隨著內心的音樂感覺體驗各種要素,學生在邊傾聽邊律動的過程中,經過去偽存真的內化沉積,進一步學習音樂背后的理論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2.擴大教學參與度
律動教學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對知識的單向注入及生硬的提問語言,提倡給學生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以及更多的鼓勵,給學生更多表現的機會,鼓勵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即時律動表達,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3.持之以恒重細節
我每天都竭心盡力影響和重塑一個個鮮活的精靈,學生讓我更加深刻地領悟生命的意義,教育是我一輩子最大的人生命題,我時常拷問自己對學生的認識是否合音樂的本真,學生是否具有細致的音樂感受和體驗?我想明白了,音樂教育是師生同修共習、共同成長的過程,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時刻關注學生的音樂情感和音樂的興趣,積極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資源,讓音樂課堂鮮活起來,享受音樂中跳動的音符,像個孩子一樣懷揣天真的夢想,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收獲和品味成長的快樂。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