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
摘 要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現在高校教學的重要資源。本文從我國數字化教學資源現狀出發,分析與探討了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的必要性,并提出數字化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為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提出科學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 數字化 教學資源 共享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11
Abstract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college teaching. The from th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status of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necessity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digital resource shar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scientific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mechanism.
Keywords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mechanism
0 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與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升。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發展。這幾年,中國加大力度發展教育,高等院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近些年 ,大學的持續擴招,給學校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也給國家的發展提供人才儲備。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承擔著為社會與企業輸送優秀學生的任務,要完成這個偉大的任務,就需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學資源的共享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勢下,中國大學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社會大眾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與優質高效數字化教育資源短缺之間的矛。據很多老百姓反饋,由于我國的高考不公平,區域之間的讀名校的機會都不公平,要享受名校的優秀的教學資源,就需要擴大優質數字化資源共享。另外一個方面,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教育信息化是當今高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工作。教學資源的共享,需要通過數字化實現,能夠快速有效地實現資源的傳播與分享。
國內關于數字化資源共享機制的研究,主要有鄭樸芳;胡小勇;(2011),主要從區域數字化資源入手,分析各種數字化資源要素前提下,分別從區域外部與區域內部兩個方面提出了完善數字化資源共享機制。劉彩萍(2015)從社區資源的角度,討論了資源貢獻在給社區發展帶來較大的意義,有助于有效豐富教育資源,提升當地社區教學質量,構建學習型社會等。李更良;朱樹金(2009)提出了實現數字化資源的共享,可以從建立完善的領導機制、政策機制以及組織機制、發展機制等,這樣有助于構建完善的共享系統。
本課題,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與探討了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構建的必要性,同時闡述了現在數字化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并為構建共享機制提出科學與合理的建議對策。課題研究,對改善高校資源貢獻機制具有實際的參考價值。
1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定義及共享必要性
1.1 數字化教學資源分類及特點
我國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種類眾多,主要有多媒體素材、多媒體課件、教學軟件、網絡教育信息系統、網絡教學職稱環境等,數字化教學資源與傳統的教學資源差別較大,具有以下明顯的特征:信息多樣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次,數字化教學資源還有加工電腦化,主要是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加工處理,體現了方便高效的特點,能夠建立超文本鏈接,資源共享效率較快。另外,數字化教學資源傳播是通過網絡進行,各類音頻與視頻,都可以借助網絡進行共享,因此具有明顯的傳播網絡化。數字化資源,與傳統教學資源相比,它非實體,是虛擬仿真,信息資源的共享僅僅在乎信息的取得途徑,而不在乎信息的物理載體,體現了虛擬化的特點。數字化教學資源,能通過一定網絡條件進行分享,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的消耗,節省辦學成本,提升辦學效益,這是高校發展的重要工作。
1.2 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1)知識型社會與終身學習理念的需要。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構建知識型社會,鼓勵老百姓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我國重要的方針與政策。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企業選人的標準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任何企業都需要具備豐富知識,懂得創新,有較強學習理念的人才。要適應企業與社會的需求,就要加強學習,加強知識更新,這就需要高校數字化資源共享。僅僅通過傳統教學模式,是難以掌握充足的知識,數字化資源,能夠將各種知識有效傳播與傳承,有助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也有助于非在校大學生進修參考,培養廣大社會公眾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2)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21世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速度也很快,在新形勢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工作是教育信息化。要培養優秀的人才,提升教學水平與質量,僅僅依靠傳統的課堂模式是難以實現,需要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效率。數字化資源,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是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的重要工具。學生通過數字化資源,能夠提前預習相關知識點,同時可以課后進行相互討論,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
(3)知識結構的綜合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與國家都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高校為了適應新的趨勢,開始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學科也開始更多的交叉與綜合。例如數學方法與計算機技術在所有學科普遍運用,所以要注重學科的交叉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需要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共享,也是當前我國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
(4)數字化資源共享能夠降低成本。在市場經濟時代,教育已經不像計劃經濟那樣完全依靠國家進行資源分配,高校教育不僅是一種消費,也是一項投資,這種消費與投資主要體現在受教育者身上。對于廣大的受教育者來說,要吸取新的知識就需要參加學習,假若依靠傳統的學習方式,就要去參加培訓,這樣會消耗一定經濟成本。學生可以通過購買數字化資源,省去大量的培訓費用。其次,有了數字化資源,學生就不用購買各種實體資源,降低成本。對于非在校生來說,要學習相關知識 ,可以通過高校的名師視頻進行學習。例如某企業白領,想學習人力資源相關知識,可以通過清華或者北大的名師視頻進行學習,假如參加這些課程學習,需要支出幾萬的費用。而對于高校來說,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能夠大大降低教學成本。例如某高校會計學院,要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證培訓,假若所有模塊都讓教師進行培訓,這樣會消耗大量的教師成本,可以通過微課、在線教學等方式,能夠降低教學的耗費。
2數字化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教學資源出現“閉門造車”現象
雖然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帶動下,高校數字化資源建設與共享得到發展,但是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教學資源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所謂閉門造車,高校數字化資源的制作僅僅依靠校內教師完成,傳播與共享也僅僅局限在本校。部分學校的數字化資源雖然對校外公眾開放,但是需要注冊購買,收取一部分的費用。出現這樣的狀況的原因是現在高校的經費財政撥款十分有限,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經費來自上級主管部門,一些非名校的經費較少,無法支撐,所以數字化資源的共享采取收費。這種“閉門造車”的現象,雖然能夠給高校帶來一定的收入,但是數字化資源的使用對象比較窄,無法得到實際的建議。
2.2 數字化教學資源質量較低,共享適用性差
目前,國內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表面上非常豐富,但是認真研究學習,就會發現這些數字化資源質量比較低,共享適用性差。首先,很多高校的數字化資源,僅僅是校內教師完成,例如《績效管理》,沒有企業管理者的參與,這樣制作出來的數字化資源,只適合在學術上分享,不適合在實踐中共享。其次,很多高校的數字化資源內容重復,甚至與其他學校的資源非常雷同,質量水平不高,根本不符合教學改革的需要,也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
3構建完善數字化資源共享機制
3.1 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組織機制
所謂組織機制,主要是“由誰來管”的問題。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種趨勢,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建設是高校與社會一項長期重要的項目,需要有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這樣才能保證這項工作的規劃、領導以及督促都能夠在穩定中進行。目前國內高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質量比較落后,主要原因是“無人管”,很多高校都是自己管自己,出現“裁判員與運動員同一個人”的現象。為了能夠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保證共享的有效性,就要成立專門負責資源共享的組織機構,該組織可以通過行使權力,提出相關政策與意見,做好資源共享的統籌規劃,做好資源共享的各項組織協調工作,加強對高校數字化資源的共享的監督,對一些質量較差的數字化資源要責令收回并重改。
3.2 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的政策機制
大型的數字化資源建設,不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國家的鼎力支持,就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機制。一方面,國家加大宣傳,普及數字化資源的相關知識,讓廣大老百姓認識到數字化資源共享的作用,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在思想上認同數字化資源共享。其次,制定相關政策,解決數字化資源共享的制度障礙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共享建設列入到高校的評估考核中,激發高校數字化資源建設的積極性。另外,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需要大量的經費,僅僅依靠高校自身的收入難以支撐,國家要加大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的資金補助,保證資源開發的質量,促進共享的有效性。
3.3 引入競爭機制
21世紀是競爭激烈的年代,高校之間的競爭也出現白熱化的場面。因此,為了能夠激發高校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可以將此工作列入到競爭當中。通過競爭比賽,將一些優秀的數字化資源共享到專業平臺,作為教學參考或者使用借鑒。例如國內目前有全國案例比賽,各高校都提供相關的案例,取得優秀獎的案例都列入到案例共享中心。另外,在競爭機制中,通過專家的評審,能夠給高校數字化資源一些科學的建議,并在此基礎上修改,最終能夠開發高質量的數字化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
4 總結
總的來說,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時能夠有效降低高校的辦學成本與受教育者的消費成本。數字化教學資源依然存在質量不過關、共享有效性差,“閉門造車”的現象,需要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組織機制、政策機制、競爭機制。
參考文獻
[1] 劉艷莉,孫雨耕,程鵬,孫宏偉,孟慶浩,喬園園.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建設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1.2:39-42.
[2] 湯巨霞.高等院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