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頂崗實習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高職院校、企業、學生三方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加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高職頂崗實習管理模式,以期為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網絡平臺;頂崗實習;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148-03
頂崗實習,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最后一個教育階段,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項目任務,并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養成正確勞動態度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形式,它是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校和企業實現合作教育的重要紐帶。
然而,頂崗實習不同于一般的認知實習,學生是以企業員工身份在一個完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與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觸,并承擔相應工作崗位責任和義務。在半年的頂崗實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實習,人員分散,而管理的教師又只有有限的幾人,因而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專業難題和思想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及時的解決,這就促使高職院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學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來加強頂崗實習管理。以往的頂崗實習流程相對來講簡單,流于形式,就是學生與學校簽訂安全協議—學生自找實習單位或學校推薦—指導教師與學生相互簡單溝通若干次—學生提交實習總結—指導教師、學校評價的方式進行管理,這就致使學校各部門難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專業技能掌握情況、思想狀態以及企業最新人才需求,不能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優化升級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撐。為使頂崗實習規范化,實現對頂崗實習的全程監控和頂崗實習資源共享,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網絡化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響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關于“大力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全面提升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以信息化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造傳統教育教學,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發揮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鞏固規模、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務社會中的支撐作用”的要求,筆者特選取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第10屆、第11屆、第12屆、第13屆畢業生作為樣本,通過調研對頂崗實習過程中所涉及的校、企、學三方責權利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夠設計出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過程管理模式和考核評價標準,構建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整合企業和高職院校各方資源,為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提供網絡管理借鑒范本。
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高職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開發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提供師生互不謀面就能落實管理和指導的手段,也能對如何在與企業深度融合、互動評價,加強過程監督、切實加強頂崗實習質量,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提供了一種模式選擇。
二、管理模式構建的關鍵點
第一,構建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必須是著眼于手機短信、微信、E-mail、世界大學城、自創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軟件等網絡平臺而開展。
第二,構建中必須依據時間節點對校、企、學三方任務進行整合設計,設計可監控、可評價、可管理,三方聯動、多元指導的頂崗實習過程管理。
第三,在管理模式構建中要體現“企業要以職業資格要求為標準”“教師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標準的要求”“學生根據頂崗實習職位、崗位能力要求目標、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崗位工作業績或成果進行自評”的頂崗實習考核和評價標準。
三、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高職頂崗實習管理模式
構建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系統;二是頂崗實習考核評價系統。
(一)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系統
頂崗實習過程管理,首先,要依托于一個管理平臺(見圖1),學生可通過手機完成平臺的多數操作,包括“簽到”“實訓日志”“實訓總結”“在線互動”“查看新信息”等;指導教師可通過平臺管理、查看,學生實習中的考勤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院企領導層可對頂崗實習安全管理、教學管理、質量管理、就業管理等進行全面監控。其次,依托這個平臺,根據時間節點發布設計頂崗實習工作流程(見下頁圖2) 。
(二)頂崗實習考核評價系統
考核評價體系是促進高職頂崗實習管理、推動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依托網絡管理平臺,把學校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學校、企業、系部、教研室、校內外指導教師多方聯動,建立完善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系統是極其有必要的。因此,設計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頂崗實習評價體系中宜從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形式和評價內容四個維度進行構建(見下頁圖2)。
在這個評價體系中,評價形式由簽到、周記、月總結、實習周記及項目實訓過程記錄五個部分組成,評價內容由基本表現、職業素養、職業核心能力、專業能力組成。其中,評價的五種形式由學生在頂崗實習網絡管理平臺電腦版和手機版中同步完成。而企業與校內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評價范圍和評價規則對給實習學生實施評價,并給每個學生以文字的形式提出評價性意見和指導性建議。實習結束時,網絡平臺自動匯總整個實習過程的成績形成總評。
通過對近三年學生畢業生的調查與反饋,本評價體系由于采取了多樣化的網絡手段,依據評價形式和評價內容形成指導性文件,簡化了流程,加強了實習過程中的信息記錄和反饋環節,因而提高了評價的效率,發揮了教育評價的導向功能、調控功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使得校企合作更進一步深化。
從湖南科技職業學院三年的頂崗實習管理實踐情況看,基于網絡平臺監管頂崗實習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是適應“互聯網+”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二是簡化頂崗實習管理工作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節省了管理成本;三是促進校企之間更深度合作,達到了企業、學校、學生三贏局面,相信頂崗實習網絡化管理的趨勢必將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張志東,刁洪斌.高職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網絡化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8).
[2] 周贛琛.基于網絡的高職頂崗實習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
[3] 王秀靜,梁桐兵,王瑛.高職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4] 張紅,俞校明,等.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與質量監控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2).
[5] 李雄.基于網絡平臺監管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