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小校區微型食堂在一般人看來,經營管理相對比較簡單,但在就餐群體相對復雜,就餐需求相對多元的單位,微型食堂面臨的經營壓力和挑戰并不弱于大食堂。因此,探究如何在創新經營思路,轉變經營理念的情況下,把人數少、條件有限的微型食堂辦出大食堂的風采。
關鍵詞:高校;經營;微型食堂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19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餐飲的需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再停留于經濟實惠的溫飽型,而是要在吃得可口、吃得有特色的基礎上還要吃出健康,吃出品位。作為一名高校食堂的管理人員,要想獲得師生對食堂伙食的認可,就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展。其中,為師生服務的思想不能變,但經營理念及經營方式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同時還需要食堂管理人員走出去,引進來,加強本校食堂之間、兄弟院校之間的伙食溝通與交流。
任何一個食堂都是不可復制的,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小校區的微型食堂也不例外。小校區微型食堂在一般人看來,經營管理相對比較簡單,但在就餐群體相對復雜,就餐需求相對多元的單位,微型食堂面臨的經營壓力和挑戰并不弱于大食堂。筆者認為,辦好微型食堂需要與具體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腳踏實地地認真思考,理清思路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筆者所管理的一個微型食堂談談一己拙見。
一、辦好微型食堂面臨的挑戰
第一,食堂面積小,就餐人數少。食堂分一層基本伙和地下自助、包桌兩層,就餐總面積僅600余平方米,而餐位總計不到230個。學院為了保證內部師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在門衛方面加強了管理,食堂不對外開放,僅限于學院內師生,來食堂就餐的客源受到很大限制。不僅如此,學院的在校研究生中,還有一部分經常在外實習,而且教職工中有很多人長期在校外辦公。這樣一來,每天來食堂就餐的師生三餐總數也不到600人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微型食堂。
第二,就餐人員層次多樣性。食堂雖小,但根據學院要求,需保證學生基本伙、教職工自助餐和宴會包桌三種供餐方式。就餐人員雖數額不大,但因其身份多樣,既有教師、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同時還有學院行政辦公人員,以及后勤保障人員和高級培訓班學員。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就餐者,他們的飲食需求各有不同。在校園內多個食堂經營的菜品可以交叉,達到互補的目的,而小小區微型食堂卻不具備這些條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辦伙的難度。
第三,用餐時間緊,食堂任務重。食堂用餐時間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用餐時間過于集中,教職工的自助用餐和高級培訓班學員自助用餐出現時間重疊,很容易造成餐位的緊張;二是臨時用餐時間較緊,特別是領導臨時宴請用餐,有的桌餐在十分鐘前通知,十分鐘后就得用餐。所以,就會出現備餐時間緊、工作任務重的情況。
二、辦好微型食堂應采取的措施
上面食堂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在一定程度上也給食堂的日?;锸辰洜I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筆者就談談食堂在管理和經營方面是如何開展工作,最終達到領導滿意、師生滿意、職工滿意的。
(一)從職工思想入手,穩定職工隊伍
微型食堂人員少,工作任務重,食堂員工常常一人多崗,單個人承擔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就餐的人員構成相對復雜,服務的難度和要求比較高。因此,食堂員工難免經常會有心理上的波動。作為食堂管理者要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從思想上、生活上、業務上幫助他們,通過談心聊天及時掌握職工的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對今后職業的規劃情況,培養他們職業道德修養和團隊合作意識,讓他們對從事的高校飲食事業充滿信心,真心誠意地愿意為學校的飲食工作做出貢獻。食堂通過每天的班前例會向職工宣傳后勤文化,教育大家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同時,食堂還積極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能的平臺,如學校職工運動會、單位的年終文藝匯演等,創造積極、健康、和諧的工作氛圍,為他們創造安全感和歸屬感。通過以上措施,我們的職工隊伍非常穩定,沒有職工離職。
(二)從技術培訓入手,提高服務水平
為了保證食堂健康可持續發展,滿足不同層次就餐者的需求,食堂在伙食經營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到了走出去,引進來,在提高業務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水平。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笔程秒m小,但是消費群體層次多樣性且伙食經營結構也呈現多元化,這就對我們的職工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時刻考驗著我們廚師烹調技術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職工“多面手”,即一專多能。在培訓過程中,要求廚師熱菜、涼菜、面點都要學,基本伙菜品要學,宴會包桌菜品也要學,做到技術全面,一崗多人。當遇到某崗位缺人時,其他崗位的人員可隨時補上,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一專多能對于食堂節約用人,降低人工成本也有著積極意義。
食堂日常培訓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邀請上級部門或餐飲同行中業務精湛、經驗豐富人員來食堂給職工做培訓,如高檔自助餐菜品的設計及菜品的擺放等。第二種是充分利用社會餐飲的優質資源,將職工送到社會餐飲培訓機構進行單一菜系或特色小吃的培訓。這樣的培訓見效快,一些菜品經過改良即可投入生產、銷售,在短時間內就能產生效益。如通過學習,新添了西式糕點、萬州烤魚等。第三種是食堂定期開展內部定期開展技能交流、比武等活動,提高一線職工的技術水平,如切土豆絲比賽、包包子比賽等。
通過以上三種渠道的技術培訓,職工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水平均有很大提高,對菜品創新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培訓還可以切實提高職工的技能水平和整體的服務水平,職工即使有一天離開單位走向社會,對社會餐飲來說也是有益的。
(三)從轉變經營理念入手,豐富經營方式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高校食堂發展的靈魂。作為學院唯一的一個食堂,師生一日三餐都在食堂用餐,頓頓山珍海味也難免讓師生的味蕾遲鈍,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1.創新菜品種類。在菜品創新方面,食堂成立菜品研發小組,由食堂經理牽頭,制定了各崗位的廚師每周必須推出兩道新菜品的制度,這一制度時刻提醒職工要有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在做好原有基本大伙的基礎上,食堂增開了風味檔口和時令特色菜柜臺。風味檔口包括麻辣香鍋、麻辣燙、面條、米線、餛飩等風味小吃;時令特色菜柜臺本著無糖、低鹽、少油的理念推出各種各具特色的素菜、季節菜、地方菜等健康營養菜肴,滿足“三高”及重視養生消費群體的需求,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
2.建立食堂食譜。由于消費群體具有地域上的差異,食堂菜品必須兼顧各地方口味特點,滿足不同地區師生的飲食需求。同時,來食堂就餐的客源相對固定,建立食堂食譜非常有必要。食堂廚師長結合營養、季節、口味、顏色、烹調方法等多方面因素,開出一周基本伙和自助餐食譜,確保每餐都不重樣。食譜的建立使得菜品管理更具科學化、規范化,使得廚房定貨、生產更有計劃,避免盲目生產,減少浪費。
3.創新經營方式。我們通過調研、走訪,了解師生在晚餐有宴請、聚會的需求,而食堂的自助餐廳在晚上一般都沒有使用。于是,為了充分利用好資源,滿足廣大師生的聚餐需求,我們將晚上的自助餐廳改為宴會包桌,接受師生們的預訂。同時在基本伙的基礎上,晚餐增加了涮羊肉、萬州烤魚、風味鐵板等多樣高檔菜品,從選料到制作均實行標準化,實現了口味、品質的穩定。一方面解決了同學聚會、師生宴請的就餐需求,改變了傳統外出聚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給食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解決了就餐客源流失的問題。
4.充分利用食堂空間,擴大服務內容。在學生方面,我們考慮到學生之間交流的需要,在不影響正常就餐的情況下為學生們的學術交流、文化沙龍、社團活動等提供場地服務,合理利用好食堂現有空間,為他們創造了良好的交流環境,深受同學們歡迎。在教職工方面,食堂通過充分調研,晚餐出售教職工喜歡吃、家里又不易操作的菜品,如干炸丸子、炸帶魚等半成品,醬牛肉、鹵豬蹄等熟食及老北京傳統點心,物美價廉、安全衛生的食品既方便教職工帶回家,又能增加食堂的經濟效益。
(四)從營銷思路入手,激發食堂活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食堂在經營中改變傳統理念,采用先進的營銷思路,主動出擊,將傳統“做什么吃什么”的伙食服務變成及時滿足師生合理需求的新型伙食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食堂的經營活力。
1.利用網絡平臺,加大食堂菜品宣傳力度。在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食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創建食堂微店平臺,將食堂菜品信息及時發布到該平臺上,師生只需打開微信掃取二維碼便可輕松獲得菜品信息。通過該平臺,師生可在第一時間掌握食堂新菜品、新模式、促銷資訊等信息,師生在該平臺上可發表意見、建議,便于食堂及時了解師生的就餐需求,師生及時與食堂進行溝通、交流,對提升菜品質量和個性化服務有著積極意義。
2.引導師生健康消費。食堂通過制作海報、易拉寶、展板等多途徑宣傳營養知識,向師生們傳遞健康飲食的信息,鼓勵師生到食堂就餐,通過此舉措,師生的就餐率有明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會餐飲帶來的沖擊。
3.加強與師生的信息交流。食堂注重增進與師生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定期、不定期與職工工會代表、學生代表進行座談,組織師生參與滿意度調查,積極組織食堂職工參與師生活動,增進彼此信任和理解,引導師生正確認識食堂的伙食工作,增強校園飲食和諧氛圍。通過與師生的溝通、交流、協商,有效解決了就餐時間緊的問題,同時,通過對于高級培訓班學員采取錯峰用餐的辦法,減輕了食堂在就餐高峰期的供餐壓力。
三、結論
通過食堂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目前筆者所在食堂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突破。就餐人次較原來每天600人次的就餐量,提升到現在的900人次;2015年度師生滿意度調查比2014年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就餐率和滿意率的提高標志著食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由此可見,高校食堂是學校后勤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是微型食堂,但就餐層次多樣性、經營方式多元化,要求管理者在日常的經營和管理中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為宗旨,理清思路,明確方向,創新思維,不斷加強自身管理,不斷轉變經營理念,才能真正提高伙食質量和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靜,魏強,等.基于4R營銷理論的高?;锸撤諔盟伎糩J].經濟研究導刊,2015,(27):49-50.
[2] 曾翔云.高校餐飲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4,(1):58-60.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