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未來戰爭

姜春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少將、戰略學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著有《戰爭的焦點》,合著《甲午殤思》《偉大的勝利》等十幾部著作。
戰爭是物質手段的沖突,如武器、裝備和補給;也是智力上的沖突,體現在戰略戰役和戰術上;還涉及精神方面,如指揮員的決心和官兵組織紀律士氣等。戰爭始終是有生力量之間的碰撞和對抗。所以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因為戰爭是人類之間意志與決心的沖突,所以從古到今人是戰爭的核心,也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國家要贏得戰爭就必須正確認識戰爭,根據戰爭實際制定正確有效的戰略戰術。毛澤東說過:“戰爭就是兩軍指揮員以軍力財力等項物質基礎,互爭優勢和主動的主觀能力的競賽。競賽結果,有勝有敗,除了客觀物質條件的比較外,勝者必由于主觀指揮的正確,敗者必由于主觀指揮的錯誤?!?/p>
美國是當今和未來世界戰爭的策源地。新世紀以來的侵略戰爭都是美國發動和策劃的。2015年10月31日,西班牙《起義報》刊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教授諾姆·喬姆斯基在紐約新學院大學的一篇講話,喬姆斯基說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是美國,美國漠視聯合國憲章和國際公約,采取雙重標準,在國際上以美國的霸權需要制定政治原則,對挑戰及不服從美國的國家進行政治打壓、軍事威懾、經濟制裁。美國政治階層普遍認為,美國是個例外,有權任意在國際上訴諸武力,但是美國頻繁地發動戰爭,卻由于屢犯戰略錯誤打不贏長期戰爭,使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實力嚴重下滑。在戰爭指導上,美國的一些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持久戰戰略、俄羅斯在局部戰爭的戰略指導上比美國有優勢。
正確的戰略決策,是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的產物,戰略指揮只有充分了解敵我友各方面的情況,深刻認識戰爭特點和新的情況,才能使作出的決策符合實際。戰略決策的基本規律如多算勝少算,關照全局,果斷及時,目標同力量、手段相一致的原則必須遵循。戰略作戰要遵循:知彼知己,力求主觀指導符合戰爭的客觀實際;力求以小的代價,實現戰爭目的;依據戰爭情勢,選定有利的作戰形式;正確選定主要戰略方向,集中使用并正確部署兵力;堅定靈活,力爭和保持戰略主動權;堅持有計劃、有準備、有把握的作戰;組織和保障各種武裝力量的聯合作戰,打擊消滅敵人;巧妙運用戰略核武器的威懾和打擊威力,遏制敵人的核威懾和軍事行動;加強戰爭中的政治工作,發揚全體軍民團結戰斗的傳統作風,保障戰爭勝利;軍事斗爭與非軍事斗爭密切配合,掌控戰場主動權。
姜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