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姣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鄭州 451000)
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
李文姣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鄭州 451000)
學齡期是兒童視覺記憶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他們對圖形和色彩的識別能力迅速發展,他們具備把現實世界豐富多彩的圖像“復印”在記憶里的能力,兒童通常依據這種“超常”的視覺記憶能力進行繪畫創作活動。本研究發現:(1)二年級、四年級和六年級兒童的繪畫表現出不同年齡段所具有的獨特的特點,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繪畫變得更復雜和寫實;女生的繪畫水平均顯著高于男生。視覺記憶方面也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女生的視覺記憶能力顯著高于男生。(2)相關分析顯示,兒童的視覺記憶與其繪畫能力的各個維度均呈顯著相關,說明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越強,他們的繪畫水平越高。(3)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視覺記憶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進一步驗證了相關分析結果。
兒童繪畫;視覺記憶;家庭動力繪畫
兒童繪畫(children’s drawings)泛指12歲前兒童的畫作,是兒童把觀察到的外在世界通過自我的認知加工,對繪畫內容進行選擇、判斷,進而在視覺記憶的基礎上通過回憶和再認把記憶內容復現在畫紙上,使畫面表現出結構的現實合理性并表達出主體的情感。繪畫不是單純意義的一門學科或一種技能,更多的是兒童表達自我意識的一種途徑,類似于內在認知的外顯過程,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創作活動。
視覺記憶(visual memory)是繪畫基本技能的核心,繪畫中視覺記憶的實質是在現實事物中尋找藝術表現的屬性,通過藝術語言的描述對客觀事物形象進行記憶。諸多研究曾證實視覺是人類獲得外部信息最重要的通道,約有80%-9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系統加工獲取[1,2],且具有儲存實物信息和情景信息的巨大空間[1-4]。視覺記憶在繪畫活動中主要給兒童提供繪畫的基本素材,構成了畫作的內容和形式基礎。學齡期是兒童視覺記憶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他們對圖形和色彩的識別能力迅速發展,他們具備把現實世界豐富多彩的圖像“復印”在記憶里的能力,對曾經見過的圖像幾乎可以過目不忘。兒童通常依據這種“超常”的視覺記憶能力進行繪畫創作活動,他們只有在記憶里儲存了各種事物的生動表象,才能在繪畫活動中根據記憶再現這些事物,來表達自己對外在世界的認知和情感。因此,應該給兒童提供大量的、豐富的、生動的日常經驗,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增加記憶元素,積累表象素材,豐富創作靈感,為繪畫提供源泉。
認知心理學中關于知覺、回憶、再認與視覺表象的研究推動了視覺記憶的相關研究發展,學科之間的整合為視覺記憶開辟了新的研究熱點,很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為探索視覺記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切入點。視覺記憶具有意象的空間,通過視覺感知物體具體形象,在頭腦中抽象成為意象,并儲存在大腦的長時記憶中,在繪畫過程中回憶提取意象,最終以藝術性的形象再現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視覺記憶與一般意義的記憶是不同的,一般記憶是個體通過記憶對過往的經歷做出復雜、詳盡和有條理的口頭敘述或者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但視覺記憶需要將曾經的經歷用情景再現的方式描繪出來。二者的區別在于一般記憶再現或再認的內容雖然具有生活意義,但是卻不具備繪畫意義,更不能成為藝術表現的材料。
以往對視覺記憶的研究多集中在視覺記憶的認知神經機制的探索和視覺記憶在訓練有知覺障礙的兒童方面的作用上。視覺記憶是復雜情景信息加工的核心,Fei-Fei,Iyer等對視覺如何記憶并儲存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信息,以及存儲的信息如何被提取和再現進行了探索,情景的信息加工機制是視覺記憶的研究重點[1]。雖然很多理論綜述中都肯定了視覺記憶在兒童繪畫能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視覺記憶是怎樣影響繪畫能力的,幾乎沒有研究證明。因此,通過繪畫研究兒童的心理表征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視覺記憶結構發展。
2.1被試
實驗在云南省昆明市某小學選取學生120人。將被試按年級分為三組(二年級組、四年級組和六年級組),每組被試40人,男女各20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1歲、10.3歲、12.6歲。所有被試的參與均得到家長及學生本人的知情同意。
2.2實驗過程
2.2.1實驗任務
(1)家庭動力繪畫任務
本研究的實驗任務是規定繪畫主題,讓兒童按照主題進行自由繪畫,最后將繪畫按照標準量化分析,分為圖畫細節性、具象性表現、探索程度和藝術水平四個維度。家庭動力繪畫(kinetic family drawing;K-F-D)是1970年由Burns和Kaufman編制,在繪畫過程中,要求小朋友畫出每個家庭成員以及他們正在從事的活動,為用繪畫分析家庭內部互動情況以及人際情感聯系提供了可能性。國內部分學者已將家庭動力繪畫測驗應用于兒童心理的研究,并取得了相關研究成果。
(2)視覺記憶能力測量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保持和再現。視覺記憶是通過視覺通道進入人腦的外界信息被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記憶過程。有研究認為視覺記憶在人類的記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個體在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過程中,只用視覺就能記住25%的信息量,如果聯合聽覺便可記住65%的信息。因此,視覺記憶是兒童繪畫的基本心理認知能力的核心。
兒童繪畫才能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視覺記憶分不開。本研究用計算機呈現兩套圖片,每套20張,都是兒童熟悉的玩具和水果蔬菜。這些圖片經過預試的篩選,刪除兒童不熟悉的圖片,保證兒童在圖片呈現后都能迅速辨認并說出其名稱,不會出現因辨認不出而影響回憶成績的情況。圖片呈現和回憶之間大約間隔5分鐘,每回憶出一個計1分,記錄兩次回憶成績的平均值。
2.2.2實驗材料
(1)每個兒童兩張A4標準大小的白紙。
(2)6~7名兒童為一組,每組一套18色的水彩筆。2.2.3計分標準
(1)細節性
用可以闡明繪畫關鍵概念的14個指標 (12個用二分法計分,兩個采用非二分法計分),各項量化指標見表1。

表1 細節性的各項量化指標
(2)具象性
具象性是指創造可辨認的符號來代表物體的能力(如人、植物、動物、房子),以及在空間上把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的能力,包括基本形式完整度、顏色使用量和空間組合三個計分維度。最高分:15分,最低分:5分。
(3)探索性
探索性是指兒童的設計、具象性繪畫和兒童使用藝術材料所反映出的靈活性、創造性和變化性和程度,包括顏色變化、圖案變化和動態變化三個計分維度。最高分:9分,最低分:3分。
(4)藝術性
藝術性指運用不同藝術元素(如線條、形狀、色彩)來表現情感、制造效果以及裝飾藝術作品的能力,包括表現力、飽滿感和美感三個計分維度。最高分:9分,最低分:3分。
2.2.4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本研究的數據主要是兒童的家庭動力繪畫在四個維度上的得分和視覺記憶能力測驗的得分。將數據收集并計算完畢后統一錄入SPSS數據庫。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數據錄入后,分別以性別和年級為自變量,以被試在家庭動力繪畫和視覺記憶的得分作為因變量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10.0進行數據處理,依據研究目的選擇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等統計處理方法。
3.1兒童繪畫水平和視覺記憶的年級、性別差異
在本研究中,用繪畫總分顯示兒童的繪畫水平,繪畫總分又包括細節性、具象性、探索性和藝術性四個維度,分別計算三個年級和不同性別兒童在繪畫水平和視覺記憶能力得分的平均數和標準差。為了探討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被試在繪畫水平和視覺記憶能力上的差異,做進一步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兒童的繪畫水平與視覺記憶(M±SD)
由表2可以看出,在繪畫總分和四個分維度上,三個年級均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除了在細節性上四年級略低于二年級,在具象性、探索性、藝術性和總分上四年級都高于二年級,在這四個分維度和總分上六年級均高于四年級和二年級,顯示出兒童的繪畫水平隨著年齡增長有增長趨勢。進一步的LSD多重比較發現,在細節性、具象性和總分方面,六年級顯著高于二年級和四年級,在探索性和藝術性方面,六年級顯著高于四年級和二年級,四年級也顯著高于二年級。
在視覺記憶方面,年級差異顯著,二年級顯著低于四年級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而六年級兒童顯著高于另外兩個年級。
在繪畫能力和視覺記憶力方面均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在繪畫水平和視覺記憶力上均顯著高于男生。
3.2視覺記憶與兒童繪畫水平的相關分析
為了探索兒童的視覺記憶與其繪畫能力之間的關系,對其視覺記憶測驗的得分與繪畫總分及其分維度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3。
如表3所示,視覺記憶與兒童繪畫能力的各個維度均呈顯著相關,其中與繪畫的細節性、具象性和總分呈中度相關,說明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越強,他們的繪畫水平越高。

表3 視覺記憶與繪畫水平的相關分析
3.3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水平影響的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討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水平的影響。以兒童繪畫的總分為因變量,以視覺記憶測驗的得分為自變量,在進入水準為α=0.05,剔除水準β= 0.10上做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視覺記憶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回歸分析的結果進一步驗證了相關分析結果。

表4 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水平影響的回歸分析
兒童的繪畫能力和作畫水平是由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發展階段和規律所決定的,他們用畫筆描繪出的各種符號代表了他們對現實世界的思維、想象和認知,雖然部分符號與其代表的現實物體相距甚遠,甚至在成人看來是沒有意義的,但兒童從自己的角度分析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這就是繪畫所具有的創造性意義。心理學研究認為,語言是傳達思想(意見和觀念)的最好的手段,而繪畫(色彩和線條)是傳達情感最好的方法。兒童繪畫不只是美術作品的展現,而是蘊含著許多內在心理特征,從一筆一畫和圖案人物的布局都能分析出潛在的心理意識表達。雖然研究者很早就開始對繪畫與記憶之間的關系產生興趣,但是真正的科學研究卻開始于20世紀初。由于眾多研究之間的方法不同,一些研究沒有對兒童繪畫進行標準化的定量分析,有些研究沒有獨立研究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的影響,因此研究結論出現了不一致,正是由于這一多元化趨勢,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兒童繪畫與視覺記憶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通過收集三個年級兒童的繪畫,進行綜合比較發現每個年級的繪畫都有獨特的特點,并表現出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繪畫變得更加寫實,色彩更多變,能夠用繪畫表現情緒和藝術感等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創造更復雜的繪畫作品與豐富的表征經驗密不可分[2]。一般來說,當認知能力提高后,兒童更容易區別各種表征,從簡單表征(如,棍形人)到復雜表征(如,個體穿衣服,有面部的細節)。兒童繪畫的比例逐漸接近現實,所畫的人物本身和他們之間的比例能保持一致。繪畫是兒童認知的復雜活動,兒童逐步學習運用視空間編碼,并將其與符號概念編碼相結合,逐漸出現認知沖突,意識到頭大身小的不協調性[3]。畫中頭軀比例趨于正常,反映出他們編碼策略、認知水平及監控調節能力的發展。總之,兒童能夠畫出他們觀察到的事物細節,大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能夠畫得更寫實,事物外觀畫得更準確,畫面追求完美充實,能夠表現思想和故事情節[4]。另外,隨著兒童的成熟,他們的運動技能逐步完善,小肌肉運動技能在兒童5~9歲的時候發展迅速,表現出對線條的控制更隨意,繪畫水平也隨之提高[5]。然而,一個很有趣的發現是兒童繪畫描繪的細節數量與年級并不呈正比。繪畫中包含的細節數量是通過細節性來考察的,而對兒童的繪畫能力要求較高的充實性和表現力是通過探索性和藝術性來考察的。因此,可能出現四年級兒童為了追求更高的繪畫表現而減少一些細節的數量,從而出現細節性低于二年級,而在探索性和藝術性上的得分高于二年級這一現象。
本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視覺記憶能力逐漸增強,回憶成績越好則繪畫將變得更復雜和寫實,包含更多的細節。對于這個結論可以用Case關于記憶的發展控制著認知結構的發展的理論來解釋[6]。視覺記憶對于測量繪畫所需的信息加工能力的發展變化非常有用。因為個體可以確切地感知、記憶和操作環境,他們有能力去描繪它。豐富的表象圖像可以促進兒童的記憶,相反記憶也可以作為他們心理表征的外顯反映。兒童的信息加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出現了記憶能力隨之增強的現象。當兒童的記憶中存儲了大量的表象資料時,他們在繪畫過程中就能夠順利回憶起這些表象,將其通過畫筆再現在紙上,表現出相應的繪畫能力。視覺記憶是影響兒童繪畫水平的核心因素,繪畫的細節數量也與他們回憶圖片的能力有顯著的相關。兒童繪畫的復雜性與兒童回憶人物形象的構形并把他們儲存在工作記憶中的能力有關。結果也可能簡單地反映兒童的成熟和運動技能的發展[7]。
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兒童的視覺記憶與其繪畫能力的各個維度均呈顯著相關,其中與繪畫的細節性、具象性、總分呈中度相關。回歸分析的結果支持相關分析的結果,說明視覺記憶對兒童繪畫成績有顯著的影響。Hollingsworth和Henderson研究發現,視覺記憶通過視覺短時記憶和視覺長時記憶進行情景表征與加工[8],其中視覺長時記憶是人們能夠長久的存儲并提取一個曾經見過的,但又沒有在大腦中持續激活的情景或圖像的能力[9]。視覺長時記憶是事后提取視覺信息[10,11],其信息存儲空間、信息保持能力和信息提取速度與繪畫水平呈正相關。因此,細節性、具象性與兒童回憶圖片的能力有顯著的相關,可能是兒童繪畫的細節數量與兒童回憶人物形象的構形并把他們儲存在視覺記憶中的能力有關。兒童繪畫的復雜性發展中也存在年齡差異,這些差異與他們再認和回憶在他們的環境中存在的各種事物有關。視覺長時記憶在視覺信息儲存和情景記憶提取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對通過視覺系統接收到的外界圖像或情景刺激非常敏感,對視覺信息的存儲采取空間層次結構,具有時間、空間和情景的完整性,因此有研究認為視覺長時記憶在所有記憶種類中對情景表征和提取的準確度最高[12]。由于人類的記憶具有信息累積效應[13,14],因此豐富的表象圖像可以促進記憶,相反,記憶也可以增加表象的儲存。Bensur的研究也顯示,增加的繪畫復雜性顯示出高級的視覺記憶和空間想象能力。由此可以推斷,具有發達的視覺記憶和空間感的兒童能夠畫出更復雜的繪畫。
本研究發現:(1)二年級、四年級和六年級兒童的繪畫表現出不同年齡段所具有的獨特的特點,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繪畫變得更復雜和寫實;女生的繪畫水平均顯著高于男生。視覺記憶方面也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女生的視覺記憶顯著高于男生。(2)相關分析顯示,兒童的視覺記憶與其繪畫能力的各個維度均呈顯著相關,說明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越強,他們的繪畫水平越高。(3)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視覺記憶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進一步驗證了相關分析的結果。總之,為兒童提供豐富的視覺刺激,并引導他們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鼓勵他們經常參加繪畫活動,把儲存在記憶里的各種各樣表象和情景信息通過繪畫的形式提取和表現出來,不僅有利于他們提高繪畫水平也有利于培養多元智力的發展。
1Fei-Fei L,Iyer A,Koch C,et al.What do we perceive in a glance of a real-world scene?Journal of Vision,2007,7(1):1-29.
2Cherney I D,& London K L.Gender-linked differences in the toys,television shows,computer games,and outdoor activities of 5-13-year-old children(submitted).Sex Roles,2006,54:717-726.
3Burkitt E,Barrett M,&Davis A.The effect of affective characterizations on the size of children’s drawings.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3b,21:565-584.
4Cherney I D,Seiwert C S,et al.Children’s drawings:A mirror to their minds.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1):127-142.
5Braine L G,Schauble L,Kugelmass S,et al.Representation of depth by children:Spatial strategies and lateral bias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3,29:466-479.
6Case R,&Okamoto Y.The role of central conceptual struc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ought.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96,246(61):1-2.
7Cherney I D,Seiwert C S,et al.Children’s Drawings:A mirror to their minds.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1):127-142.
8Hollingworth A,&Henderson J M.Accurate visual memoryforpreviouslyattendedobjectsinnatural scenes.Journal ofExperimental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02,28(1):113-136.
9Brady T F,Konkle T,& Alvarez G A.A review of visual memory capacity:Beyond individual items and towardstructuredrepresentations.JournalofVision,2011,11(5):1-34.
10Brady T F,Konkle T,Alvarez G A,et al.Visuallong-term memory has a massive storage capacity for object detail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8,105(38):14325-14329.
11Hollingworth A.Constructing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al scenes:The roles of short-and long-term visual mem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04,30(3):519-537.
12Konkle T,Brady T F,Alvarez G A,et al.Scene memory is more detailed than you think:The role of categories in visual long-term memory.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b,21(11):1551-1556.
13Hollingworth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 scene and long-term scene mem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5,31(3):396-411.
14Hollingworth A.Object-position binding in visual memory for natural scenes and object array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07,33(1):31-47.
Empirical Research on Visual Memory Impact on Children’s Drawings
Li Wenjiao
(He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Zhengzhou 451000)
School-age wa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children to develop their visual memory.They kept variegated images in mi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pictures and color,and creative art activ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Children of different grades had unique painting styles,their drawings tended to much more realistic and complex as they get older.There wer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on visual memory.Gender mad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drawing abilities and visual memory,girls displayed better than boys.(2)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hildren’s visual memory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ir drawing abilities.(3)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children’s visual memory had distinct predictive effect on drawing abilities,which further verified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children’s drawings;visual memory;family drawing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5YJC880097),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5-QN-284)
李文姣,女,講師,博士。Email:liwenjiaolw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