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
【摘 要】 本文歸納了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三最”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繼續推進“三最”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要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強化區縣承接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審批效能;加快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加強監督考核。
【關鍵詞】 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主要成效;問題;對策
2014年8月,淄博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提出,淄博市要以打造“三最”城市為目標,持續簡政放權。即打造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行政收費最低、行政效能最高的“三最”城市。全面梳理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減少前置條件和申報資料,壓縮辦結時限,提高辦事效率。目前,淄博已匯集形成“三最”城市指標體系,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數量、審批時限和收費標準均達到全省最低,為投資者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一、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最”城市指標體系出臺后,特別是市政府《關于取消、下放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的通知》下發后,市及區縣機關行動迅速、措施有力,成效明顯。
1、審批事項下放基本到位,各區縣承接順利
18個有下放審批事項的市直部門通過召開專門會議、下發文件的形式,指導區縣對口部門明確下放事項的具體內容和相關要求,主管業務科室主動與區縣銜接,開展業務培訓,明確職責權限,強化監管責任,確保下放審批事項順利交接、下放到位。區縣及各相關部門認真承接下放事項,加強業務學習,重新整合資源和力量,確保規范有序承接。
2、基礎性工作扎實有效
市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清理進駐中心事項,進一步修改完善了電子審批系統。對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進行網上清除;對凍結事項進行封存;對保留的審批事項,重新編制辦事指南、辦事流程圖、人員分工、辦事材料格式文本樣例等,公開審批依據、申報材料、辦理程序和承諾時限等。
3、提升行政效能措施得力,營商環境明顯改善
一是簡化審批流程。市直部門進一步精簡審批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二是縮短辦理時間。依托行政服務中心信息網絡,統一建立審批視頻服務平臺,市、區縣兩級通過平臺實現面對面視頻在線聯合審批,提高審批效率。三是加強服務保障。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市行政服務中心對進駐中心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實行網上申報,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從調研情況看,接近90%的企業對本市營商環境表示滿意,普遍認為本市“三最”城市建設的力度大、措施硬、效果好,軟環境明顯改善。簡政放權改革有力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和工業強市建設。
4、部門作風進一步改進,群眾辦事更加方便
企業普遍反映,過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觀,部門主動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中梗阻”現象明顯減少。建設“三最”城市以來,下放區縣辦理的審批越來越多,許多事項不用再跑到市里來辦,企業方便多了。
二、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已經取得巨大成效,但全市上下依然保持著清醒認識。“三最”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指標體系保留事項內含子項增多,下放事項的含金量不高
目前市級保留的指標中,有些事項表面上看是一項,實際上里面包含了若干子項,對于企業和群眾來說,要辦理的事項并沒有減少多少,沒有感覺到明顯的變化。據統計,在項目立項規劃和施工許可階段參與聯合審批的18個部門中,多數部門無下放事項。有些下放到區縣的審批事項在區縣辦理量很少,有的還不具備審批的條件。
2、保留的審批事項中還有可下放或取消的空間,審批效能還需提升
保留審批事項與省內其他市進行橫向比較,仍有其他市未保留的。從調研情況看,目前審批服務中的各種要件、程序、環節等較多,審批流程仍比較繁瑣,耗時較長。
3、區縣承接下放事項存在一定困難
一是人手不足。區縣各職能部門人員編制較少,但承接的審批任務卻越來越多,制約了審批事項辦理效率,有些事項在區縣辦理時間甚至比市直部門要長。二是專業能力不足。存在業務不熟、技術審查力量薄弱等問題,導致有的事項承接困難。三是區縣監管跟不上。由于區縣人員不足,業務不熟,監管中許多問題發現不了,導致監管起來力不從心。
4、收費高收費亂現象突出
調查問卷顯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事業單位和中介機構收費項目仍然比較多,數額比較大,企業負擔仍然比較重。
三、繼續推進“三最”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淄博市應著眼于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持續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下大力氣再取消下放一批制約企業生產和投資經營活動、群眾辦事不方便的事項,更好地向市場和社會放權,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1、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
一是下決心再取消或下放一批審批事項。依據省有關取消、下放審批事項的規定,參照其他市做法,及時對“三最”城市指標體系進行動態調整,再取消或下放一批審批事項,堅決把該放的徹底放下去,該減的徹底減掉。二是盡快向社會公布審批事項詳細清單,讓企業和群眾明白辦事。三是擴大社會參與。多種形式聽取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確定改革的重點和目標,切實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
2、強化區縣承接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區縣審批力量。本著“人隨事走”的原則,統籌機構編制工作,增加基層單位人員編制,配備足量、穩定的專業人員隊伍。二是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市直部門編制統一的辦事指南和操作規程,移交相應審批表格和示范文本,明確技術指標和管理規范,強化對區縣承接人員的業務操作培訓,確保下放審批事項“接得住、用得好”。三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提出具體可行的監管措施,并且同步跟進、同步落實。創新實行聯合監管、隨機抽查監管、網上監管等方式,健全監管機制,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增強監管實效。四是推進區縣“三最”建設。只有各區縣達到“三最”要求了,全市“三最”城市建設才能真正落實到位。按照統一標準規范區縣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兩集中、兩到位”改革,確保部門應進盡進,授權到位。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再造行政審批流程,確保區縣實現“三最”目標。
3、進一步提升審批效能
一是市直各部門再砍掉一批審批環節,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規范前置審批,精簡審批流程,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即時辦結等制度。二是區縣部門切實壓縮審批時限,同步做到審批時限最短。三是加快推進全市“一張網”建設,打破“信息孤島”的技術性障礙,加快部門之間、上下之間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4、加快清理規范涉企收費
對依附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如規劃設計院、研究院等,加強財政監管,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釜底抽薪,從根本上切斷收費的入口。斬斷部門與中介機構的利益鏈,真正推向市場,進行公開競爭,凡是取得該行業資質的中介機構,一經企業選擇,政府部門不得私設門檻,或另行指定。
5、加強監督考核
盡快出臺“三最”城市指標體系落實情況監督考核辦法,把簡政放權、優化服務、促進行業發展的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對各區縣、市直部門取消、下放審批事項工作進展情況實行定期督查和通報。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定期組織企業和群眾對優化營商環境情況進行評價,倒逼各部門簡政放權、提高效能。
【參考文獻】
[1] 淄工.“一把手“壯士斷腕抓”三最“—山東淄博優化發展環境有成效[J].紫光閣,2016.07.
[2] 張楠.淄博公布市級“三最”城市指標體系[N].魯中晨報,2015.07.
【作者簡介】
杜 敏(1986-)女,山東省臨沂人,碩士,淄博市委黨校管理教研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