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伊遜智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有利于中職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分制改革策略主要是:建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質量觀理念;建立健全學分制各項配套管理制度;深化考試改革,全面推進教考分離。
【關鍵詞】 中等職業學校;學分制;改革;意義;策略
一、學分制的起源及涵義
學分制的發展溯其根源有其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動因,它于19世紀末源于美國,之后在一些發達國家相繼實行了選課制。五四運動前后,我國的一些教育家從國外引進了學分制。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頒布相關政策文件,要求各地職業學校能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推動體制創新、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推行學分制,以學分制為主體的教學管理體制深化改革正在中等職業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學分制在英語中被稱為“credit system”,譯為學分系統,它是一種建立在選修課基礎上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學分和績點來計算學生學習的量和質,以選修課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可在規定范圍內自主選修課程,畢業最低總學分作為衡量學生學習量和畢業的標準。這種以學分作為學習量的計算單位,以考試來衡量教學結果,考試合格就可以取得學分,修滿規定的各類學分和總分就可以畢業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學分制因材施教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中職院校的認可。
二、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的意義
1、有利于中職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
今年來,隨著中職教育的門檻降低,生源質量普遍下降,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成,成為了中職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問題。職業教育從本質上說是充分發揮每個人潛能的教育。學分制的特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選修課的設定,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積極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獲取學分,特別是對于那些原本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揚長避短,通過選課及其他途徑取得學分,彌補文化課的不足,也更有利于老師應材施教,更加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2、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行學分制這樣一種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富有彈性的教育教學制度。實行學分制后,課程類型將由過去必修課一統天下的局面改變為必修課為主,選修課為輔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更加人性化、課程內容更加多樣化、學生的學習形式也更加靈活機動。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下,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模式都將隨之產生變化,更加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鉆研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實踐,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拓寬專業知識面,在學校內部、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氛圍,使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
3、有利于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職業教育的全面推進,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職業教育專業對口就業率的高低與否成為了衡量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標準。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如果忽視了現實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必將走入辦學的窘境。因此,要求人才素質的高標準、人才類型的多樣性、專業設置的靈活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都使彈性學分制的實施順應了當今職業教育的發展,滿足了社會、企業、學生的需要,推動了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三、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的策略
第一,更新固有觀念,建立起新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質量關。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學生整體素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個體差異越來越明顯,過去統一的培養模式、課程標準和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現實情況。職業教育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符合自身特點的教育選擇,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改變把人的全面發展視為群體平等發展的傳統觀念,把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二,落實學分制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適應各項配套管理制度。實行學分制要以國家教育部門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的相關政策和有關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或課程設置的要求為總的指導方案。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實施學分制的總體方案,如:修訂教學計劃構建學分制教學體系,此方案中既要有體現本專業基本要求的必修課,也要結合情況開設一定的選修課;要有培養專業人才所需的專業課程,又要有體現素質教育的人文課程;既要有支撐本專業的主干課程,又要有反映當前專業發展的前沿課程。
第三,進一步深化考試改革,全面推進教考分離。教學方面,根據情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構專業課程體系、轉變師生課堂角色、改進教學方法等等。考試方面,增加考試次數、下放考試權限、改變考試模式、成績納入學分體系等等。實施學分制后,中職學校應堅持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實行教考分離積極推進試題庫建設,保證考試結果的公平、公正,使教學質量的評價具有客觀公正的標準。
綜上所述,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實行學分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激發教學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揚長避短,選擇課程完成學業。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全面實行學分制對當前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喬玉香,安立龍.高校實施創新實踐學分制的意義及策略[J].高教論壇,2010.06.63-65.
[2] 杜祥培.學分制實施意義與途徑新探[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49-50.
[3] 唐由慶.職業學校學分制的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17.22-24.
[4] 彭時代.論學分制的意義及實施條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02.59-62.
[5] 郭國俠.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重要意義的再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4.38-39.
[6] 何獨明.學分制的本質特征與實施策略[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82-84.
【作者簡介】
楊 新(1978-)女,漢族,遼寧遼陽人,現為陜西省電子工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伊遜智(1966-)男,漢族,陜西三原人,現為陜西省電子工業學校校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