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紅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應用社會熱點問題把握學生思想,理論聯系實際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應用策略主要是:科學選擇社會熱點問題;圍繞社會熱點組織課堂討論;借助于互聯網信息與多媒體技術,及時把握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
【關鍵詞】 社會熱點;高校思政教育;應用價值;策略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全面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多,時間也更為迅捷。在獲取的各種信息中,社會熱點問題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學生作為一個富有責任感使命感的知識群體,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度往往高于一般群體。但由于其尚處于不斷成熟的階段,對很多問題的認識還不是十分清醒,因此有必要在思政課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剖析和引導。
社會熱點是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引起公眾輿論普遍關注的事件或現象。社會熱點不僅反映社會時期的關注焦點,還能說明很多政治、社會、經濟、藝術、文化等問題,所以社會熱點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是幫助人創建既定思維體系、思想模式的關鍵。[1]充分把握社會熱點問題出現的契機,探尋其蘊含的思政教育價值,開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結合的途徑,不僅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是非鑒別能力,提高其政治敏感性,也有助于改革思政教育形式,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落到實處.這也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益嘗試.
一、社會熱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1、社會熱點問題可以把握學生思想
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適當融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與傳統的思政教育策略相比較而言,它將會更加容易把握住學生的思想。因為在整個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學質量的好壞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而準確把握住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將更加有助于思想教學課程和方案的制定,從而建立一套更加適合這一時期我們的學生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體系。在當前互聯網信息化教育時代,如果通過校園網絡或者局域信息平臺,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充分表達出來,這樣將會更加增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度,而社會熱點問題就可以充當這樣一個“跳板”、“橋梁”,在課堂教學中,讓我們的學生通過互聯網絡,表達出自己對該熱點問題的看法和理解,相對全面的展現出了學生的思想情感。
2、有助于理論聯系實際,推進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最近幾年來,盡管國家教育部門一再強調提倡高校教育也注重實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高校在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著傳統的理論教育方式為主,嚴重缺乏社會實踐性。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現最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就是教會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和運用所學知識,但是目前的國內高等教育體系中,這一塊的建設還相當不足。因此,基于這種情況,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在很大程度上剛好可以彌補這一體系上的缺陷,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和途徑。不僅如此,在思政課堂上,通過讓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了解、關注與探討,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解讀,可以起到強化理論知識的效果,并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地去認識社會、關心社會,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這對于我們的學生在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會熱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1、準確選擇社會熱點
關于社會熱點問題的特點,以及運用原則,前文中已經給出了一定認識,總之,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大學生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就是大學生審視社會與思考人生的一個開端點。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雖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并不是各院系專業學生的主課程,但對于學生大學學習生涯以及未來畢業后職業生涯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基于這一點,教師應該結合著學生的特點來進行,選取學生普遍關心、感興趣的社會熱點來切入。在這里簡單舉個例子,比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有一章節是關于愛國教育的,老師可以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我們應當怎樣去愛國”,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可能很多學生對“愛國”這一話題并不太敏感,還有很多學生認為“愛國”已經過時。但是現在,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新聞、視頻、圖片來展示,比如釣魚島問題,通過一些歷史性資料、珍貴視頻,以及當下世界局勢,這樣可以頓時激發出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之后再疏導著學生如何去愛國,如何才算正確表達自己的愛國思想,包括盲目愛國和理性愛國等,最終將對熱點問題的探討分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踐行理論知識的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組織社會熱點的討論
在當今世界,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包括政治、文化在內,均呈現為多元化發展態勢,給國內年輕人的思想帶來了較大的沖擊,特別是對高校大學生而言,價值觀體系正在形成的關鍵階段,很容易遇到腐朽思想的危害。基于這一點,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組織課堂教學,當然,從中也看到了好的一面,這也正說明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觀點多樣。換言之,當代大學生在思想上雖然不夠穩定,但已經具備了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和批判性,老師可充分利用這一點,煥發出學生的課堂熱情。首先可以分組討論,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互動交流,達成一致觀點,再推選出小組代表在課堂上發表本組觀點,這樣既可以共享各組的研習成果,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控能力。此外也可以采取話題辯論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雙向特征的討論,結合著課程教材知識,理性地去看待、正視熱點問題,把握規律,回歸本題,舉一反三。
3、借助于互聯網信息與多媒體技術,及時掌握最新動態,及時把握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
為了更好的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可以在課前、課下通過網絡平臺拓展學生的視野。比如,老師通過QQ、微信、微博、E-mail等新媒體形式深入到學生其中,與學生加強這種溝通交流的途徑,進一步深化師生關系。如此一來,更加有助于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的需求,以及他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而才能更有層次性、策略性地去制定教學方案,將社會熱點巧妙地引入思政課課堂教學當中,最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社會熱點問題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積極拓寬社會熱點問題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瑋.淺談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J].科教導刊,2014.9.98-98.
【作者簡介】
向 紅(1974-)女,湖南桑植人,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