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贊
摘 ? 要: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輝煌的年代,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許多照耀千古的大家,也流傳了許多舉世名作。這些作品除了筆墨、技法上獨樹一幟外,有的對色彩的應用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很值得我們研究。
關鍵詞:古代;山水畫;材料;創新
中圖分類號:J21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67-01
中國山水畫從它產生那一天起就沒有離開過色彩,相傳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展子虔的《游春圖》,就是一幅色彩非常絢麗的重彩山水。此后山水畫在向前發展的同時,畫家對色彩本身研究與運用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六朝時期謝赫在六法論中就提出了‘隨類賦彩的理論,盡管意在表達物體類別差異和色彩變化,但也說明了在很早以前很多畫家就對色彩的運用做了相當的研究,他們通過實踐之后就把這種體會記錄下來,不斷揣摩,這樣就為后人提供了許多研究的基礎。山水畫從材料與技法應用不同可以劃分為青綠重彩(大青綠、小青綠)、淺降、水墨等,無論哪一種都會有色彩運用,只是色彩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不過相對于文人畫的淡雅,宮廷繪畫對色彩的運用卻更加大膽、豐富和濃艷。
于非闇在《中國畫顏色的研究》中這樣寫道,“中國畫顏料一開始種類并不多,只有單純的礦物顏色和植物顏色,經過不斷的創造、改進、逐漸發展”,礦物色之間以及同植物色相互結合,產生了一些間色,比如礦物顏色中的赤色當時只有朱砂、朱膘、銀朱、赭石、黃丹等,這些礦物色和其他礦物色或植物色結合產生了肉色、紫色、嫩綠色等等。在中國山水畫中,比較早的年代運用色彩,今天我們能看到比較多的北魏時期的敦煌壁畫就算其中之一了,盡管山水畫在敦煌筆畫中只處于一個背景的地位,但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其色彩多用石青、朱砂、赭色等礦物色以及草綠、胭脂等植物色,整個采取勾線填色的辦法和沒骨法為主,但填色不是平涂,而是結合了凹凸法,樹多用雙鉤,色調飽和、對比強烈,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到了唐代,山水畫大興,一開始就多以青綠重彩為主,像李思訓父子的北派青綠山水,金碧輝煌,絢麗之極,當為色彩在山水畫中運用的一個高峰,最典型作品有《江帆樓閣圖》、《明皇幸蜀圖》。這時期色彩主要以石青、石綠、赭石為主,先以線勾形,再用赭石打底渲染,渲染注意要有筆型,上色在凹凸法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定的皴法,注意了山石的陰陽,赭石一般要上兩三遍以上,之后再上石綠和石青,由于石色易覆蓋、不透明,所以要求每次都須上得很薄,這樣在上色之前先要對石色進行沉淀、漂研,石色上完之后還要用胭脂、赭石、花青等植物色再對整個畫中形體模糊或不夠精神等值得勾勒的地方,再勒一遍。其間的樹木、花草、流水等要用植物色,如植綠、藤黃、花青等,植物色比較透明,屬水質顏料,不能太多修改,所以在構圖時既要考慮造型還要注意色塊分布以及整個色調,在所有內容畫完之后還要用植物色對整個畫面進行罩染,方能使畫面更顯潤雅,色彩選取根據色調來選擇,顏色還是要薄。
發展到五代兩宋時期,由于當時統治階層特別重視畫院制度,這是院體畫的高峰,各種畫種都處于一個大發展時期,盡管花鳥畫一度占據主流,但是山水畫在繼承了唐代重彩的基礎上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色彩的研究和運用更為廣泛。今天我們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還能感到其色彩非常鮮明,這說明當時對色彩的漂研、使用已達到一定的高度。石青、石綠的運用更加純正、艷麗,畫面色彩運用處于畫家最重要的地位。沒骨法山水,對色彩的要求和青綠差不多,只是更注重運筆方法和結構的鑲嵌性,用筆更靈活,色塊之間襯擠更加微妙、委婉,外形不用勾勒。當然沒骨法有的用色彩,有的只用水墨,對后來的大寫意影響很大。
山水畫發展到元代甚至明代,可以說是山水畫的又一個高峰,也就是文人畫的高峰。各種筆法、墨法、皴法都達到相當的高度,文人意趣成為山水畫最顯著特點。這時他們更注重意境營造、畫面墨色的變化、筆法的運用等,畫家對筆墨、意境的追求,使得色彩在山水畫中退到了次要地位,不再追求宮廷畫派或者院體畫中那種造型的嚴謹、豐富的色彩變化。所以色彩運用更不象工筆重彩那樣依附于形體,還要三礬九染,程序嚴格,在水墨畫中已經自由許多。對植物色的使用則追求更加淡雅,有的甚至就是純粹水墨畫,因為他們更在意墨分五色。當然這一時期還是有一些畫家對色彩運用很是癡迷,比如明代的仇英,他的青綠山水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畫面明顯有了文人的氣息,色彩的運用不再追求金碧輝煌,精麗雅逸的色彩之中透露出畫家的境界。
古代山水畫發展到后期,特別是清代中后期,盡管處于相對沒落時期,但也出現了許多杰出大家,比如四僧,其中石濤對后世山水畫的發展和影響更為深遠。山水畫中色彩的使用又有了新的變化,由于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對色彩的追求和使用出現了分化。正統的沿襲前朝畫家對色彩的使用以四王為代表,還有受西洋色彩的制作、使用影響的以郎世寧為代表,在山水畫創作中和中國繪畫顏料結合,混合使用,已經變成另外一種畫風,運用色彩更多的是去表現一種物象的體感,而不僅僅是表現陰陽,韻味。
到了近代山水畫更是百花齊放,畫家對色彩使用更加豐富多彩,顏料制作工藝也變得更加復雜,色彩種類繁多,其它畫種中的顏料也大量混合使用,比如水彩、丙烯、水粉、染料等,這都為山水畫的創新獲奠定了一定基礎。從歷代山水畫我們發現,任何色彩的運用都需要為畫面主題、思想表達服務,我們不能片面的去追求色彩的表面作用,更需要發揮色彩最本質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