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
在創新領域沒有永遠的領先者,唯有將創客精神植入員工血液,才能贏得未來。
2015年,房多多面臨著創業高速發展的瓶頸——開發商的轉型和競爭對手的成長,使得房多多的增速放緩。我們迫切期待通過創新,再一次實現從0到1的突破,而這個新的突破點,就是中國巨大的二手房和金融市場。面對新的機遇,房多多深知,過去的成功不一定會帶來未來的成功,曾經的知識和經驗反而會制約未來的創新。因此,“組織跨界碰撞,突破原有的思維局限”的想法,得到了公司高管的認同,并與諾亞財富和樂行天下兩家公司迅速達成了共識。
三家公司共同舉辦了以“跨界·顛覆·創新”為主題的創客營,幫助來自三家公司的66位創新極客,完成了一次顛覆式創新之旅。在此過程中,我們將產出的創意變成了最終的成果,陸續推出了“員工寶”“多眾籌”等一系列金融產品,并在資本市場上擦出了公司級別的合作火花。
選擇合適的跨界交流伙伴
選擇合適的跨界合作企業至關重要,這也是創客營能產出成果的基礎。我認為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注重兩個因素:一是明確彼此舉辦創客營的初心,二是創客營的前期策劃應能達成共識。
明確跨界創客營的目標
在跨界創客營中,合作雙方都應有所求、有所期待,且在跨界前就要思考清晰目標——任何單向的熱情,都是跨界后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諾亞財富作為國內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在房地產基金領域也積累了相當的規模和經驗,因此,對于期待在金融領域實現新突破的房多多而言,諾亞是最好的跨界交流伙伴。而諾亞對個人財富中最大的資產(房產)管理,也存在著巨大的興趣。
此外,經紀人模式在二手房市場存在了很多年,而未來只有“智能機器+人”的結合,才能提升效率,進而在這個行業彎道超車。為此,我們選擇了以智能車為主打產品、以“做最優秀的機器人公司”為遠景的樂行天下。而樂行也希望能有機會在一個垂直行業試點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
確定三大探討主題
基于前期達成的共識,三家公司細致策劃了創客營。由三家公司的創始人組成指導小組,三位培訓負責人組成工作小組,共議創客營的學習內容。圍繞“創新”主題,我們發現房多多和樂行天下都屬于新興企業,諾亞則屬于領先企業。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挑戰,三家都對“顛覆式創新”主題擁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創客營來促進企業的變革創新。最終,此次創客營的內容確定為三個問題:
·什么是“顛覆式創新”和“降維攻擊”思維?
·顛覆式創新環境下,如何創造顛覆式產品?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精益創業,如何邁出顛覆式創新的第一步?
創客海選
接納最具顛覆思維的員工
房多多在選拔創客時,只遵循一個原則,即選出房多多最具有創新精神和顛覆思維的員工。創客選拔與職位無關,與經驗無關。
創新能力是最重要的選拔維度
經過創客營工作小組的策劃,我們開展了全公司的海選活動,并鼓勵90后員工積極參與報名。身處全國各地的報名學員需提交簡單的自我介紹,例如word或者ppt,形式不限。自我介紹應包括簡歷介紹、工作業績說明、以往創業經驗及成功案例、參與創客營的目標等。
就房多多而言,創客營工作組通過初選、面試、360度調查的三輪考核,從上百位報名者中篩選出了18位創新極客,包含10位85后,4位一線員工。首先,創客營從業績、態度等維度初選出候選人;其次,通過電話面試,考察學員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思維邏輯,希望在此次跨界創客營中選拔出能代表房多多水平的學員;最后,對一些不確定的學員進行360度調查,征求其上級的意見。
設計“營前預備會”
為了幫助創客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我們設計了“營前預備會”,讓創客們提前半天集結,組建微信群、參與互動,與高管面對面交流。
熱身。在熱身環節,工作小組將66位創客邀請進微信群,請學員在群組內進行笑臉接龍,認識彼此。提前報到半天,讓學員進行沙灘撕名牌,迅速融入團隊,實現“破冰”。
平面拓展——“四國大戰”,啟發學員反思。工作小組布置好“雷區”,并將學員分為四個組,分別代表四個國家。然后,每隊派一名代表蒙眼進入“雷區”,代表在組員的指揮下,用炮彈攻擊其他“國家”的代表,并成功避開地雷和別人的攻擊。“四國大戰”結束后,學員須反思過程中有哪些創新動作、團隊配合效果如何等,意識到創新不能僅憑一己之力。
競賽。創客營采取全程PK制,從建群開始的每一環節都會嵌入積分制,比如學員在群里推薦好文章并說明理由,或在課堂上積極發言等,均可以得到積分,激發學員積極參與學習和互動。
在營前預備會結束前,房多多創始人曾熙對創客們提出了5個關鍵點,為其鼓勁加油。
·空杯心態:珍惜跨界的機會,通過學習突破自我認知的局限。
·積極面對:保持認真的態度,從內心出發,展示最真實的自我。
·展現風采:不是搶風頭,而是勇于展現個人的創新思維和觀點。
·打造品牌:樹立榜樣,共同打造房多多的創客品牌,希望能涌現出改變行業的牛人。
·主動分享:回到崗位,發揮創客影響力,把創新的精髓傳遞給更多的伙伴。
在接下來的創客營中,創客們將歷經創新孵化、創新路演、眾籌獎金、創客轉訓等環節,產出有價值的創意與產品,展現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讓知識變為創意
讓創意變為現實
在設計創客營的形式時,我們只想把一點做到極致——即如何讓知識變成創意,讓創意變成現實。我們設計了創新孵化和創新路演兩個環節,并以眾籌獎金作為保障。
創新孵化
根據學員業務的匹配程度以及創客營希望達到的跨界目標,工作組將來自三家公司的66名創客分為9個跨界小組。為保證各組學員能充分地分享與交流,由講師引導學員開展2輪世界咖啡。在每一輪結束后,我們會給每組學員3分鐘時間,為本組的創意拉選票。最終,學員們頭腦風暴出了3個主題:
·我們的顛覆式創新產品是什么,顛覆的對象是誰?
·三家公司的創客,在這場顛覆過程中的角色和任務是什么?
·需要的資源和保障?
以“多眾籌”為例,它顛覆的對象是銀行——在傳統商業模式中,開發商一般需向銀行貸款來拿地或蓋樓,而“多眾籌”是通過未來潛在購買客戶的眾籌來實現融資的一種創新方式。“風控”是金融的本質,也是諾亞的強項,而房多多與開發商擁有多年的合作,共同成為了“多眾籌”推向市場的保證。
創客營不只是簡單的項目,更是學員展示且提升自己的機會。因此,在世界咖啡結束后,房多多創始人聚集了公司18名學員做復盤,要求大家交流參加創客營的感受,以及誰的分享讓自己印象更深刻。創新孵化結束后,工作小組會給予學員準備路演的時間。
創新路演
9個小組分別上臺路演,闡述小組風暴的3個主題。由3位發起人組成投資人團隊,從“創新程度、創意吸引力、可操作性、團隊能力、演講邏輯和表達”等五個維度,對創客成果進行評價。同時,每位投資人還手握2個創業幣,可以投給個人特別中意的創客團隊,盡管創業幣不加分,但投資人將承諾給予點對點的輔導和資源支持,并落實到具體的部門,研發產品并試點推出。
眾籌獎金
任何形式都可以設計,但最難的是“走心”。如何讓學員發自內心的投入,而不是走過場,是我們反復思考的難題。最終我們決定,所有創客在入營前就被通知需要眾籌1千元,形成“獎金池”。根據每組學員的積分情況,最終獲勝的團隊將單獨享有“獎金池”,做為項目啟動經費。對于所有創客們來說,參加一次培訓,就有機會獲得6.6萬元獎金。
產出創客成果,開拓員工思維
訓后,我們將18位創客的創新思考,連載發布在企業官方公眾號上,督促并鼓勵這些創客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實踐自己的創新思考。
轉訓,掀起創客浪潮
房多多要求所有的創客回到本崗位后,必須在本部門開展轉訓,并主動進行跨部門分享。形式不限,可以是正式的分享,也可以是地推團隊所采取的早啟動、晚復盤形式。期間,須保證每一次分享都有照片為證,并實時發布在微信群。后續統計,18位創客共轉訓35場,覆蓋員工超過1000人。
持續孵化創意,產出產品
訓后,房多多與諾亞公司合作的2個產品創意,落實在公司金融部繼續孵化,并在不久后推出了實際的產品——“員工寶”與“多眾籌”,前者引進了諾亞的產品,成為了房多多員工最喜愛的內部福利之一,后者解決了開發商的資金瓶頸,在上海寶山投入了試點應用。
除了產出直接的成果,創客營更大的影響在于員工思維層面的突破,帶來了一股“顛覆式創新”的浪潮。后續,我們還修訂了“變革創新”價值觀,組織了以“歸零,再出發”為主題的公司五周年年會,激發全員“再一次從0到1”。創客營過去快一年了,時至今日,它的影響力仍在發酵,時常有員工問什么時候再辦創客營。我們堅信,在創新領域沒有永遠的領先者,唯有將創客精神植入員工血液,才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