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聚星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高校招生數量也在逐漸提高,這為高校的團建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團建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和模式需要進行創新。本文主要探討高校團建改革與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為其發展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為高校團建工作帶來幫助。
關鍵詞:高校;團建改革;計算機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D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7(b)-0000-00
時代在不斷發展進步,現如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就是向高科技、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教育工作也離不開計算機信息化技術。高校在團建工作中,需要對大量的人員進行管理,管理的難度較大,工作中的失誤問題也比較多,為此,加強高校團建改革,使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成為必然。
1新時期高校團建工作面臨的問題
1.1學生流動性的增大
我國高校招生數量逐年增加,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教育水平,讓我國受過高等教育人才數量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管理問題,人數增加必然會加大管理的難度,團建工作作為學生管理的一部分,其面臨的管理形勢是:學分制、彈性學制、跨系、跨校學習的教育改革的實施,使得學生的學習流動性增大。這樣,學生不再如以往局限地生活在一個班級、一個專業、一個學校。班級建制將受到很大的沖擊,團支部這個共青團建設金字塔的基石也將受到動搖。
1.2機構改革的壓力
我國正在加快高校教育機構改革,目的就是提高辦學的效益,減少不必要的機構和人員,團建管理部門也因此受到影響,其工作人員減少之后,管理的壓力就會增加,面對這種形勢,高效共青團應當立足學生基本狀況,改變傳統的工作思路,放棄單一依賴“校團委——系團委——系團總支——班團支部”傳統工作網絡的構想。傳統的工作模式將會逐步喪失團組織的現有教育活動陣地,削弱高校共青團教育組織引導青年的關鍵作用[1]。
2新時期高校共青團改革的原則
2.1超前原則
高校共青團在改革過程中,應當堅持超前的原則,通過超前的意識、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讓管理工作煥發活力。我國高校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團建工作如果缺乏超前的意識和舉措,其工作方法必將在未來短時間內遭到淘汰,這樣不僅會浪費政府的支出,還會打亂正常的團建管理秩序,因此,要在超前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堅持超前原則是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建設的第一原則。
2.2主動服務原則
團建工作是一種服務于學生的工作,因此,在改革團建工作過程中,也應當將主動服務原則擺在重要的位置,將對青年團員的教育管理寓于服務活動之中,通過優越的服務讓高校青年更好成才。同時,還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務機制,讓各級團組織主動地吸引團員參加活動,而不是消極地參加活動,通過這種機制的建設,讓高校內部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奉獻意識得到提高。
2.3便捷原則
在新形勢下,高校團建工作應當體現便捷的原則,各項工作都應當便于開展和執行,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要減少不必要的手續,最大限度地方便青年學生,要讓他們都能隨時隨地、就近就便地找到團組織參加活動。
2.4開放原則
共青團的各級基層組織都要積極吸收成員參加活動,要為成員提供完善的服務,只要成員愿意參與,都應當努力為其提供條件,例如上午參加班團支部的活動,下午參加社區團組織的青年志愿者活動、晚上參加社團組織的聯歡活動。每個基層團組織所開展的活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對所有愿意參加的團員青年開放[2]。
3新時期高校團建的立足方向
新的時期下,高校團建工作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在改革過程中間應當借助計算機信息化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力量解決當前團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
3.1信息建團
當前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為各項工作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而高校團建工作面臨如此多的信息處理問題,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就成為必然,相關團建單位要根據自身的需要,將信息技術與硬件、軟件進行緊密結合,增加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提高團建工作的效率,通過這種方法規避人手不足的問題,讓團建工作在先進技術的引領下向前發展。
3.2制度化建團
計算機信息化建團是一種新的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模式較傳統的工作模式有較大的差別,因此,相關的制度也應當加快制定,使得計算機信息化工作模式得到很好的規范和制約,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高效運作。
3.3活動建團
高校團建工作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參與其中的學生能夠體會到快樂,學習到知識和經驗,這是共青團開展活動的優勢和目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在今后的團建工作中,要增加團建活動的數量,提高活動的質量,在活動的內容、內涵方面進行研究和創新,適應新環境的要求,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4高校團建工作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計算機信息管理的支持下,學校團建工作可以上升一個臺階,實現高效、開放、動態的團內管理。
4.1電子注冊
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會進行多項注冊活動,團建注冊工作也在其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出團建工作的作用,應當使用電子注冊的方式,這樣能夠使用相同的注冊號開展不同的活動,管理的難度也會降低,而且每個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團組織進行注冊,但是,由于其注冊號是唯一的,因此,管理起來并不會出現混亂。學校通過學生的注冊號能夠將其身份確定,在今后填寫學生檔案時,也能及時進行查閱,其他工作也能因此受益[3]。
4.2團費交納與管理
團員在基層組織參加活動,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傳統的費用交納工作是由人工完成,交納的效率較低,隨著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學生有了網銀、電子支付等支付手段,學校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網絡平臺進行交費,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查閱哪些學生漏交、遲交、重復交費,費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因此得到提升。
4.3團員獎懲情況記錄
每個團員在團組織參加活動時,會獲得一定的獎勵和表揚,這些獎勵和表揚應當記錄到學生的檔案之中,通過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夠將學生的每一條獎勵記錄在冊,在計算機系統中能夠查閱學生獲得的榮譽,而且信息的錄入和處理均有專人負責,沒有取得許可的人員無權進行處理。
4.4信息匯總
計算機信息技術還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就是數據匯總,這是傳統的工作模式所不能比擬的,通過計算機信息化技術能夠及時了解當前的團員人數、活動次數、團員獲得的獎勵情況,匯總的時間非常短,查詢效率非常高,在學生畢業時,還可以將匯總的結果加入到學生的檔案中,。
4.5網絡安全性
共青團使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能夠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因為除了掌握賬號密碼的人員之外,其他人員很難進入到管理系統中,不能對其中的信息、數據進行修改,因此,使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但是,也應當注意防止工作人員泄露賬號和密碼,要防止外來人員進入信息輸入程序。在校園網建設還沒有完全普及,網絡安全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的情況下,用拷貝和定期傳遞來替代,以暫時回避網絡的安全問題。
5結束語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團建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但是目前團建工作的模式較為陳舊,管理的效率相對較低,應當借助計算機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希望相關高校和人員能夠重視團建改革,重視管理模式創新,讓團建工作在新時期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純柱,敖永春.網絡環境下高校輿情的傳播及引導機制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6.
[2]韓志平.高校團建工作改革的方向及方法研究[J].華章,2013(02):6-10.
[3]肖春海.高校團建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