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小壹
場景一:書到用時方恨少,煩惱頭發掉得早——休止期脫發
又要考試了,趕緊再臨時抱下佛腳。可是背書、熬夜好辛苦,備考心情壓力好大!早上梳頭時梳子上好多頭發啊!照這樣下去是要“聰明絕頂”的節奏啊!雖然還算年輕,但不會沒等到學業有成就先禿了吧?
以上可能是我們最常發生的與脫發相關的情景了。要想知道為什么掉頭發,先要知道我們毛發生長的過程。我們可以把每一根頭發看成是一顆小草,像植物一樣,每一根毛發也有自己的“一歲一枯榮”。頭發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休止期(Telogen)。生長期是頭發的春天——在生長期里,小草的根部——毛囊中毛球部的毛母質細胞,在毛乳頭的誘導下不斷合成蛋白,由此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頭皮外的頭發。退行期就像是秋天——毛母質細胞收縮,并與不斷縮小的毛乳頭分離,頭發也停止生長。此后便是毛囊的休止期——在休止期里,毛母質幾乎消失了,毛乳頭也縮小成一個可憐的小點。此后,毛發進入新的周期,新生的毛發就會將老的毛發推出毛囊外。這個時候我們一梳頭,這些“落伍”的頭發便掉了下來,這樣形成的脫發被稱為生理性脫發。
不同毛囊的生長周期不同,我們的頭發生長周期足足有2~7年,而退行期為2~3周,休止期也僅僅在兩個月左右,這樣一來,我們絕大多數的頭發都處在欣欣向榮的生長期。但是總有那么一點頭發會正常地掉落,一天頭發掉落量在70~100根以內時,我們新生的頭發都可以很好地補足總數,不會造成頭發總量的明顯減少。但是,如果超出了這個數量,就可能是病理性脫發了。這個時候可能會感受到整個頭發都變得“稀薄”了,有的頭發輕輕一扯就被連根拔起,仔細看看頭皮也沒有什么瘢痕。這常常是“休止期脫發”造成的。就像上面我們說到的,我們的頭發不正常地進入了“冬眠”的階段,這種短期“冬眠”可能是由于我們的毛囊覺得生長環境過于惡劣而提前進入的。我們身體狀態的一些改變,比如說婦女分娩造成的體內激素水平突變啊、手術外傷應激啊,都可以導致這個現象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快速節食減肥也可能造成這種脫發哦。為了變美反而變禿了,這可不值當。
而長期休止期脫發可能是由于進入頭發生長期的時間變短,或是進入休止期的時間延長,甚至不再進入下一個生長周期而造成。慢性的應激環境(包括壓力過大、休息不足、情緒緊張等等)以及營養缺乏、慢性疾病打擊等等,都會造成休止期脫發。所以要想不脫發,還是要緩解壓力,均衡膳食。如果以上還不能解決就要盡快去皮膚科醫生那里報道啦。
情景二:男神殺手——雄激素脫發
雖然頻頻出鏡的喬治小王子萌化了萬千少女的心,但是好多群眾已經開始擔心他的發際線什么時候開始上移了。畢竟他爸威廉王子曾經也是迷倒萬千少女的男神,然而再高的顏值也扛不住發際線蹭蹭地往上退。到底是誰,讓“歐巴”變成了“地中海”?
沒錯,這位男神殺手就是雄激素脫發。當然,就算是顏值平平的男性也很容易受到雄激素脫發的困擾——雄激素脫發發生率很高,占男性脫發原因的95%以上。在美國,35歲以上的男性中有三分之二被它困擾,而威廉王子更是在二十多歲就開始明顯脫發。在國內這種情況也并不少見,曾經大名鼎鼎的脂溢性脫發其實就是雄激素脫發。只是在那時,很多人還沒弄清楚它的原因,以為是皮脂腺油脂分泌過剩惹的禍。現在終于真相大白,雄激素脫發的元兇就是雄激素。
男性血液中的雄激素主要為睪酮,睪酮又可經 5α還原酶作用轉換為活性更強的二氫睪酮(Dihydrotestosterone)。二氫睪酮可以同時作用我們的毛囊和皮脂腺,促進我們的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同時又讓我們的毛囊萎縮,毛發的生長期變短。慢慢地,頭發變得越來越油膩,掉發增多,新長出來的頭發又細又軟,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這樣的頭發被叫做毳(念“cuì”)毛。一旦發現上述情況,就要當心是雄激素脫發纏上你啦。
相對于正常男性,雄激素脫發的患者血中雄激素水平并沒有顯著升高,但他們頭皮中存在的5α還原酶更多,于是產生了更多的二氫睪酮。同時,脫發者的毛囊對二氫睪酮更加敏感,導致脫發加劇。不幸的是,這種改變被認為是和遺傳基因密切相關的。雖然針對于雄激素脫發目前有一些對策,然而多數只能應用于脫發早期,所以一旦懷疑是雄激素脫發的男同學,一定要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地中海”的悲劇啊!
情景三:傳說中的鬼剃頭——斑禿
毫無預兆地,頭頂的一片頭發齊刷刷地離去了。除了光光的頭皮,沒留下一絲痕跡,徒留自己在風中凌亂。難道這真是傳說中的……鬼剃頭?
和發際線逐漸退后的雄激素脫發不同,斑禿帶來的脫發常發生在一小片區域,而且發生較快,也經常發生在愛美的女性身上,這讓脫發者更加難以接受。在早期,脫發者會發現脫發區域的頭發一扯就掉,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脫發后,脫落區域逐漸增大,露出來的頭皮看上去還是光滑平整,沒有炎癥和疤痕的跡象。在持續數月后,裸露的頭皮逐漸會長出一些細弱的新毛發。如果脫發的面積很小,頭發有很大的幾率還會重新長回來,而面積過大甚至波及全頭時就很難自愈了。
導致斑禿的原因很多,但多數學者認為斑禿和自身免疫系統紊亂有關,許多患者伴發了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其家族中發生自身免疫疾病的幾率也更高。此外,斑禿被認為和遺傳相關,存在斑禿家族史會使發生斑禿的幾率增加。有專家認為,斑禿的發生還和心理因素(如壓力等)相關,但目前這一說法還缺乏足夠的依據。雖然部分斑禿可以自行緩解,但仍有很大的幾率出現反復甚至遷延不愈的現象。針對不同病因,對于斑禿的治療手段很多: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維甲酸和一些外用的毛細血管擴張劑以及物理療法都可以被用于斑禿的治療。重度斑禿雖然很難被徹底治愈,但治療往往可以促進頭發的生長,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除了以上最常見的脫發原因外,其他造成脫發的原因包括服用抗腫瘤藥物、接觸放射線、重金屬等造成生長期脫發,其他軀體疾病如甲狀腺疾病、貧血等也可造成脫發。值得注意的是,頻繁燙發染發也會損害頭發,甚至導致脫發哦。有了這篇指南,相信你也對如何對抗脫發更加了解了吧。那么為了讓一頭秀發能陪伴我們走更長的路,請好好愛護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