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
摘要:高校大學生毒品預防相關知識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主觀上對毒品預防教育認識不足,對青少年毒品預防研究還相對處于滯后狀態,且宣傳教育的內容及方式無針對性均影響了毒品預防教育的實效性,因此,有必要確定符合大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借鑒國外的經驗,豐富毒品預防教育的形式,并編寫適合大學生閱讀的毒品預防教育的簡明讀本。
關鍵詞:毒品預防教育;高校;大學生
1大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的現狀
1.1 大學生對毒品的認知情況不理想
大學生對毒品有一點了解,尤其在種類方面,但了解很片面,對一些毒品往往可以被用作藥品來治療疾病的,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不清楚,或幾乎不知道。關于吸毒成癮的問題,一些學生知道原因的有48%,還有21%的學生覺得跟吸毒者的身體接觸有關。此外,這些毒品具有危害、毒癮等特點,在預防毒品的教育中,為了戒除毒癮,需要實施一定辦法,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沒有足夠的認知。根據這些數據顯示,大學生在認知毒品方面不足。
1.2大學生對毒品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不是很強
對于吸毒者,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不了解毒品,對于青少年,其好奇心強,一旦對其認識不夠,以及沒有一定的意識去防范,只要有人不斷的誘導下,進而吸食毒品而成癮。根據調查顯示,有24%的同學不太關心禁毒的情況。在訪談過程中還得知,大多數學生說出,若學校不對學生實施教育與引導,隨著信息的不斷進步,他們絕不會自己去搜索和了解關于毒品的知識。通過問卷,也有了一定了解,其中說道,若有人說搖頭丸作為娛樂的助興品,僅僅試一下,不能成癮,你是不是相信這樣的說法?其中,回答相信的人數比例是17%,反之,比例是69%,對于回答不好說的人數比例是14%。根據這些數據可知,在毒品的預防教育中,大學生沒有強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防范的意識[1]。
2高校大學生毒品預防相關知識不足原因的思考
2.1學校主觀上對毒品預防教育認識不足
從學校角度分析,在學校進行關于預防毒品是教育一般具有認識方面的誤區:其一,覺得現在給孩子們說一關于些毒品的知識不合適,覺得他們具有好奇心會逐漸被染上而成毒癮。其二,覺得使學生形成吸毒的本質不在學校,而在于社會的不良環境給造成的,或者認為是家庭不嚴的管教,因而,認為毒品預防教育的責任與學校無關。其三,覺得宣傳禁毒的教育屬于禁毒部門的任務,而在校生數目很少,只要管好自己學校的學生不出現吸毒就可以。而很多學校對毒品的危害、嚴重性、毒品的預防、價值根本沒認識到,覺得毒品遠離校園生活,而學校一直追求升學率,基本不愿花時間對毒品的預防進行教育,一旦發現也是應付。對于校毒品的預防教育,總掛在嘴邊,沒有實際行動,另外,不具備專業的毒品預防教育的教師,而宣傳教育資料不正規、不實時,宣傳場所不固定,教育目標和計劃不切實等,同時,學生承擔很多學業,學生只能應付教師安排的研究任務。根本不能深入學習,這就很難體現、發揮出毒品預防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系統性、實效性等,與理想目標很遠[2]。
2.2青少年毒品預防研究還相對處于滯后狀態
目前,我國對青少年的吸毒的預防給予研究,而吸毒的形勢越來越高,研究取得一定的進步,促進我國禁毒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但相比較與西方,在研究我國的青少年的毒品預防方面還很落后,在研究中注重宣傳與教育,不對青少年進行個性教育;以宏觀性的理論作為研究,不對微觀性的個案進行研究;過多的現象、經驗、介紹,很少的實證、理論、研究;對“人”的概念的研究方面沒有完整性,僅從某一個角度、層面來分析。在分析青少年的吸毒原因時,僅對一些方面因素進行分析,包括:心理、外部環境等,而不考慮文化要素,即習慣、道德、信仰、尊嚴、倫理等[3]
2.3 宣傳教育的內容及方式無針對性
當前,根據毒品預防教育分析,其形式上往往一樣或單一,以講座、海報等方式進行,對于這些方式,有優勢,即覆蓋面多,高效率,但往往沒有考慮個性,使得宣傳教育形式化、不重視宣傳內容。而媒體宣傳,以緝毒、打擊毒品、走私、販運為主,對于教育內容,結合個案來說明吸毒行為的危害。對于青少年的問題涉及甚少。
3高校如何開展毒品預防教育的思考
3.1 確定毒品預防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國家禁毒委、中央綜治辦、教育部、團中央聯合下在2002年12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2003年2月制定了《中小學生毒品預防專題教育大綱》。在各地的中小學校,以不同形式進行了毒品預防的教育。具體做法包括:在課堂教育滲透毒品預防教育,禁毒知識課程給予開設,課時和學分做出相應的規定。通過上述,傳播了毒品預防知識。因此,依據高校大學生特點,編寫毒品預防教育大綱,來提高高校毒品預防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而大綱編寫包括:
3.2.1 確定毒品預防課程目標:
其一,知識目標,對毒品的危害、成因、不好戒毒的原因、毒品嚴重地域、場所、毒品危機進行了解。其二,能力目標:生活技能要求掌握,遠離毒品,提高拒絕毒品的技巧、方法,防范的意識、應變的能力,拒絕誘惑。其三,情感目標:具有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康的生活,珍愛生命。
3.2.2 確定毒品預防課程的內容
內容包括:毒品、毒品特征、毒品的分類、毒品的危害、毒品成癮原因、新型毒品的迷惑、毒品危機、毒品陷阱、青春期的困惑、大學生吸毒原因,及預防、矯正對策、禁毒等法律知識。
3.2.3 確定毒品預防課程采用的教學
我國進行毒品預防教育,從方法、組織形式分析,以從上到下的控制式的毒品預防教育為模式,不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感受,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少,對學習的自主性忽略。因此,定位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對毒品知識不斷傳輸,以學生為本,在大學生學習毒品預防的過程中,以參與式教學、同伴教育為方式,加之視聽材料、案例的分析。
3.2編寫適合大學生閱讀的毒品預防教育的簡明讀本
對于大學生,其文化水平高,因此,編寫的禁毒教育的內容要有深度、廣度,把理論知識結合感性材料,即毒品的分類、來源,危害,成癮原因、沾染毒品的因素,抵御方式,禁毒的政策與法律等,一旦高校學生遇到類似情況,能自覺抵御,在禁毒斗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師維.新型毒品犯罪的現狀審視及防控完善[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 趙旖.加強校園毒品預防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改革與開放.2012(04)
[3] 楊黎華.合成毒品4-甲基甲卡西酮的危害及濫用的預防[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