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東亮
摘要:近年來,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分析了探究式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實施方法,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就課后讓學生反思,深化對探究的認知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于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一、前言
作為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之一,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優勢特點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應用措施,保證初中數學教學理想效果的取得。
二、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探究性教學模式注重對問題的探究,以問題為核心,通過設定教學和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該教學模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的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1.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性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通常在教學中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設計探究方案,單獨或者合作進行探究,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達到有效掌握所學數學知識的目的。
2.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能推動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下去,促使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探究中,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交流互動,相互學習和借鑒,促進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3.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探究性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法的轉變,為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創造良好條件。在對相關問題探究之后,學生能對初中數學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有更深入的理解,深化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并熟練應用這些知識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升知識應用技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探究式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實施方法
1.巧妙設置探究問題情境。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現實生活的學科,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要點貼近于日常生活,不但會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更能體現數學的應用性,凸顯趣味化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大幅提高,無疑會使教學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積極運用必備的數學教學資源,最為常用的是教學配套掛圖和多媒體設備。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條件”時,其中,有一個使用普遍的條件是“三組對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當講到這里時,教師要請學生思考,證明該定理成立的方法,并以4-6人為一個探究小組,通過在多媒體上展示相應的形象,提示學生通過三角形的有關性質加以證明。每個小組的學生均充分調動感覺器官、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通過聯想三角形具有穩定的特性,并動手實踐作圖可知,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的三角形有且只有兩個,進而利用中心對稱的相應知識證明判定定理成立。可見,教師事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并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運用探究學習的方法解決重要問題,有助于將數學問題帶入具體的情景中,并調動群體智慧,準確而又快捷地解答問題,使多維互動的教學方式得到體現和運用。
2.合理靈活地運用各類探究式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在一般情形下可劃分成歸納探究、獨立探究、定向探究、自主探究、演繹探究等若干類型。教師在教學時,需立足于教學自身的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合理選擇相應的探究方法和手段,并科學遵循可靠的方式積極穩妥地開展。在探究方法的運用上,要敢于破除陳舊的模式,科學靈活地選擇探究式教學方法,整體推進教學質量的有序提高。
3.嘗試推行分層教學模式,深化對探究式教學的運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一位處于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的引入便會很好地克服這一缺陷。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求將全體學生依照教學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組,教師要分別針對每一小組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探究問題,并鼓勵每一小組的每位學生均能獨立解決所安排的問題,并繼續解決較之更難的問題。可見,該教學模式的運用,可為全體學生提供一種獨立思考、參與課堂的良好機會,并使每位學生實現自我層次以外的新突破,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 “勾股定理”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依照不同的學習水平,將全體學生分成幾個探究小組,學習水平較高的小組,教師可安排利用勾股定理解答應用題的題目類型;能力適中的小組,教師可安排小組運用勾股定理解答較典型的題目;數學水平相對滯后的小組,教師可請學生們探究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并要求該小組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四、課后讓學生反思,深化對探究的認知
探究性教學同時也在培養學生將教材知識實際應用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日常應用,鼓勵學生延伸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在結束探究之后,老師應組織學生重新整理思考的過程。反思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可以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知識,理解探究的意義,提高學生自身的認知,讓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建立起更清晰的知識體系和結構框架,鼓勵學生探索、創新,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不再畏懼難題,而是愈戰愈勇,有了學習的不懈動力。例如,老師在課堂中講解完銀行存款利息的相關問題時,可以提醒同學為了更好地掌握好知識,可以去銀行根據實際的年利率幫助父母計算利息,選擇更合適的銀行。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學習二次函數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時,老師可以給同學們留一些家庭作業,讓同學到附近的超市進行調查,了解一件促銷商品的成本價和銷售價以及促銷價格。對商家正在進行的促銷手段進行分析,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大值及最小值的知識,算出買多少商品最合適。其實很多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和我們所學的知識息息相關。老師應該適時地提醒引導學生用一雙發現的眼睛面對生活,積極地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家人解決問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探究性教學模式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馮志輝.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學習.2015(02):14-16.
[2] 王君梅.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06):5-6.
[3] 柏艷巧.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5(0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