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超 譚淑娟 白瑩
摘 要:文章闡述了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的內涵,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大數據的組成進行了詳細分析,在總結分析現有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高校要進一步樹立數據意識,從頂層設計著手,認真組建專業挖掘團隊,全面整合校內外數據資源,在健全安全機制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學生管理大數據的思路,并對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應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 學生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214-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人類社會邁入了ZB級數據量的“大數據”時代。大容量的數據及其蘊含的無限價值,不但會改變我們的思維,也實時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作為科技創新與應用前言的高等學校,應用大數據這一新理念、新技術開展學生管理服務工作,將有效提升新時期學生管理的實效性。
一、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的內涵
(一)大數據的內涵
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將大數據定義為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2001)。麥肯錫環球研究院在其《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報告中指出,“大數據”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典型數據庫軟件的采集、儲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數據集(2011)。而《大數據時代》的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2012)認為,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認知、創造新價值的源泉;大數據還是改變市場、組織機構,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方法。
(二)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的內涵
信息技術的其普及與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學生學習、交流與生活方面的各種結構化的或碎片數據,大量數據的產生無疑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帶入了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就是要整合校園信息資源,主動收集學生學習、生活和網絡使用數據,充分利用大數據及其技術,分析和研究數據中蘊含的價值,進而促進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創新。從這個觀點出發,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從揭示大學生學習、行為規律和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規律,對推動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創新與發展、豐富教育大數據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主要組成
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從基礎設施、數字資源、人才培訓、關鍵技術及標準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大部分高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基礎上,建設完成了完備的應用系統。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普及與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大學生學習、交流與生活方面的各種結構化的或者碎片數據,大量數據的產生無疑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帶入了大數據時代,為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前,大多數高校通過數字校園建設,形成了諸如學生行為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圖書借閱系統、校園財務系統、學生自主選學系統、精品課程平臺、學生上網認證系統、校園門禁系統、學生校園消費查詢系統等應用系統,在高校人才培養和學生健康成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運行,這些系統產生了大量數據,構成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大數據的主體。同時,學生在互聯網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上產生的數據,也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大數據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根據筆者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研究,從數據的歸屬角度,把其初步分為下面幾個方面:
(一)基礎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涉及大量與學生相關的基本情況,諸如學生的基本信息、興趣愛好、政治面貌、家庭情況、所屬院系專業、入校成績、是否外宿等數據。這些數據,往往反映了學生的學習基礎、家庭背景等信息,掌握這些信息,將有利于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和幫扶工作。
(二)學習數據
學校教務管理系統、精品課程學習平臺等系統包括了學生選課數據、學生自主選學數據、學生課堂考勤數據、考試成績、教師上課評價數據、學生參與講座和學術報告的情況等有效信息,是學生學習行為的全面反映。圖書借閱系統儲存了學生所有借書信息,學生實踐平臺則記錄了學生參與課外實踐的數據。這部分學習數據蘊含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可以成為學習推薦服務的重要參考。
(三)行為數據
高校學生管理系統是高校開展學生教育管理的主要信息化平臺,其中蘊含了學生獎勵信息、學生違紀信息等數據資源,這些結構化數據中蘊含了大量學生行為特征信息,可以作為學生行為分析的重要數據來源。
(四)資助數據
學生資助管理系統能夠充分反映學生在校期間受資助的情況,學校財務系統則能夠反映學生的繳費情況、勤工助學酬勞等信息,學生校園消費查詢系統則能基本反映出學生在一定時期的就餐和其他消費情況,是分析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狀況的很好參考。
(五)健康數據
校園網認證系統包含了學生經過學校校園網出口訪問的所有網頁信息,分析學生上網的目標網頁內容,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能夠發現一些人格方面的缺陷。而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統等能夠直接反映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為制定心理健康服務計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價值。
(六)社交數據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對使用網絡和新媒體開展社交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在QQ、微信、微博、傳統的BBS等平臺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包含了學生交流的信息,也能夠充分反映校園輿情,對掌握學生思想、心理等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三、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建設思路
目前,對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建設的研究還很少,更多地是就高校大數據集成和典型應用方面的探討。筆者認為,大數據時代運用大數據支持管理服務決策毋庸置疑。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須緊跟形勢,運用好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這個方法論,全面更新理念,進一步樹立數據意識,從頂層設計著手,認真組建專業挖掘團隊,全面整合校內外數據資源,在健全安全機制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學生管理大數據,合理運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為工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從技術的角度講,高校校園網中各個應用系統往往各自獨立運行,加上互聯網和微信、微博等數據的碎片化特征,要形成真正的大數據,還需要進一步制定政策,運用技術手段開展數據整合工作,通過全面整合,打通數據之間的壁壘,使沉睡的數據被重新激活,形成更大的價值。目前互聯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加上近年來日益發展的云計算、云存儲、NoSql以及網絡爬蟲技術的發展,為高校大數據整合提供了技術基礎。
從人才的角度,這些技術的應用,必須要有專門的團隊支持。目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隊伍難以滿足數據驅動需求。因此要及時成立高校教育管理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門的數據收集團隊和分析挖掘團隊。運用計算機技術開展數據采集和數據融合,運用數學、統計學的原理開展數據挖掘與建模,形成預測和決策的數據可視化成果。把這些成果應用到高校人才培養中,實現個性化推薦學習資源、為學生量身定制學業計劃、及時分析校園輿情影響、實時預測學生思想動態,將會有效提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從安全的角度講,大數據時代如果不能確保數據安全,將會造成“大數據就是大風險”的可怕后果。高校教育大數據不僅整合了高校師生信息,也包括大量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以及校園輿情方面的數據,將這些海量數據集中存儲,雖然方便了數據分析和挖掘,但如果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數據丟失和損壞,則將引發毀滅性的災難。同時黑客攻擊或不當層面的數據公開,將會導致師生信息的泄露,給師生人身安全和校園聲譽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高校要在發展教育管理大數據的同時,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形成數據規范化管理,要明確數據管理的職能部門,制定嚴格的工作方案和預案,對什么數據可以公開,什么數據在一定層面公開,什么數據必須保密做出規定。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建立防控預案,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維護好師生和高校利益。
四、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的應用建議
筆者在總結現有研究的基礎上,認為高校學生管理大數據主要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應用。一是建立教學資源推薦系統。通過整合學生基礎數據和自主選學平臺、圖書借閱系統等數據,可以深入分析學生興趣愛好與教學資源的關聯關系,主動開展推送服務,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二是建立學生行為預警系統。通過整合學生管理系統和教務管理系統,可以深入挖掘學生行為和學業之間的關聯關系,建立相應的預測模型,對學生學業和行為進行預警,可以在問題發生之前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三是建立學生心理健康預警與服務系統。通過整合學生基本數據和健康數據,可以及時篩查問題學生,主動開展心理健康疏導服務,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無形。四是構建資助認定與服務系統。通過整合學生基礎數據、資助數據、行為數據等方面的信息,通過數據分析支持學生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及時挖掘學生消費等信息,為學生資助服務提供數據支撐。五是建立校園輿情監測系統。通過整合學生社交數據,及時分析校園輿情影響、實時預測學生思想動態,將會有效提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大數據時代云南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狀及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014y226。]
參考文獻:
[1]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邱啟照,孫鵬.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9)
[3] 梁家峰,亓振華.適應與創新: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4] “信息社會發展研究”課題組,張新紅.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5[J].電子政務,2015(6)
[5] 李懷杰,夏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6] 胡晶君.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工作創新探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5(4)
[7] 桑慶兵.大數據在高校的應用與思考[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8] 胡樹祥,謝玉進.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9] 張燕南,胡繼岳.關于大數據應用于教育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
[10] 李彪.大數據視域下社會輿情研究的新境界[J].編輯之友,2013(6)
(作者單位:喜超,白瑩,云南農業大學學學生工作部;譚淑娟,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作者簡介:喜超,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