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輝
一、學業評價方式改革背景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課程評價觀的轉變作為重要樞紐。《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但國內此領域的理論研究多于應用研究。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綱領性、指導性的政策,但尚沒有統領全國、可操作的具體實施方案,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體系,致使提出的評價理念顯得理想而空泛。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學(以下簡稱“我?!保┚褪翘剿骰趯W科素養的全方位、過程化、綜合性、客觀性的評價方式,在關注學生學業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學業水平提高的同時關注日?;顒又斜憩F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增強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考試負擔,讓“樂學”與“樂考”代替傳統的教學與評價方式,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二、“樂學”“樂考”學業評價方式的實踐與探索
由于新課程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發展性評價,考試改革無論從其功能和價值上,還是考試內容、方式以及對考試結果的處理方面,也都應體現相同的評價理念和工作思路。所以,我校的學業評價方式改革體系,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學業日常評價(此部分占學科學業評價的20%),評價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并將“樂”的理念更好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與階段性的評價中,注重整體的過程性評價,建立過程性評價流程,把好常態質量關與單元驗收關,使評價日常化、教學導向化。第二部分為學生學業展示活動(此部分占學科學業評價的80%)。
我校在課程“變軌”、課堂“變樣”的基礎上,將評價“變式”,期考“變臉”,改變了過去憑試卷、用分數評價學生的模式,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小測試、小演講、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擬來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及綜合素質。
“樂學”“樂考”學業評價方式有以下特點:
1. 趣味性——讓孩子們樂學樂考
期末考試的日子,小學生們一般是端坐在教室內“沙沙”作答??墒?,我校期考的情景卻讓人耳目一新。在一個個星光小舞臺上,考場被布置成溫馨的“快樂游園會”和“開心游樂場”,考題變成了一張張富有童趣的卡片,考分被不同數量的星星所取代……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們在“游園”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考試。
一年級語文“拼音大觀園”,孩子們興致盎然地挑選著、采摘著……原來,這些形狀各異的漂亮卡片就是拼音題卡,根據題卡上的“通關密碼”到相應的評委老師處辨識手中的內容,完成拼音的考查,就能通關。“小小演說家”活動室,則變成了幾個小小的舞臺,孩子們自信、大方地進行著口語表達,儼然一個個小小的“超級演說家”!而一年級數學“開心摸一摸”的活動現場,更是熱鬧非凡!原來這里是“數學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每一次的“摸一摸”都讓孩子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與美好的想象!而在“快樂走迷宮”的活動室里,只見孩子們在墊子鋪成的迷宮上忽左忽右,靈活跳躍,這哪是在進行學業測試,分明就是在參加一個有趣的游戲呀!
兩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們通過這樣一個個益智類的活動,或游戲、或闖關、或挑戰、或交流……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孩子們手中單一的成績單變成了一張張漂亮的匯報單,呆板的分數變成了一顆顆小星星,除此以外,很多孩子身上還貼滿了“拼音高手”“詞句達人”“誦讀明星”等各種獎勵章,那份自豪與喜悅就甭提了!孩子們津津樂道:“這樣的考試真有趣!”“這樣的考試很好玩!”“真想再玩一次!”
2. 自主性——發揮孩子的個性與特長
改變了學校利用同一張試卷統一進行測試的現象,淡化考分評價,注重能力考核,鼓勵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鞏固知識,按照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模式,發揮特長,展示個性。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詞句跳跳棋”:學生通過擲骰子決定題目內容,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正面是幾,就走幾格,接著完成所在方格的測試內容?!懊牢霓D轉樂”:學生通過轉轉盤選定要考查的題目序號,依據序號拿取題卡。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書香誦讀園”:學生通過投擲磁鐵飛鏢(鏢頭為小磁鐵,不具危險性),根據環數抽取題卡號(環數取整數)。二年級數學上冊的“度量新世界:要求學生選用合適的度量工具(尺、米尺、皮尺)度量或估測物體的長度(物體由學生抽取),建立1米和1厘米的概念。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生活小超市”:學生在三個情境處模擬超市選物、稱重、裝物,完成指定任務,感受、認識克與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和計算。
孩子們通過采摘“水果”、轉轉盤、擲骰子、選購物品等形式,自主選擇考題和考試模式。或聽、或說、或讀、或寫、或背、或演、或畫、或量、或算、或拼來完成學科的考試,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長得到充分展示,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3. 綜合性——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
(1)考試內容的多維化,加強了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考試多以答案唯一的記憶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內容為主。但學生能夠背誦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學生真正理解并能正確應用,所以要多考一些與生活實際問題相關的、能體現綜合應用的、需要創新思維的內容。如:二年級數學上冊的“明星照相館”,就是要求學生辨認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用排列與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又如數學的“智慧新時空”“時間小主人”、語文的“趣味故事園”“快樂識字園”都較好地體現了這種理念。
(2)考試方式的多樣化,變單純的知識評價為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體的全面評價。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打破唯紙筆測驗的傳統做法。如書面測試、口語交際、演講、制作作品、特長或任務表演、情景測驗等。考試還可分類、分項進行,如一、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考試分別設置為五個闖關環節和五個游園活動,每個關卡和游園項目都以玩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完成。這些關卡和游園項目的設置不僅富有趣味性,而且能夠較為準確地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運算、推理、空間感知、幾何直觀、數據分析等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同樣體現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需要,單是如何適應和參加這種開放、動態的考試方式就對學生提出了超出“知識和技能”范疇的其他素質的要求 。
(3)考試結果的多效化,考試和其他評價方法一樣,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考試的結果應加強分析指導,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而不應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所以應根據考試的目的,靈活選擇考試結果的處理方式。淡化分數評價,注重能力考核,在關注學業成績的同時,還要關注個體發展的其他方面,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從考查學生學到了什么,到對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等進行全面考查和綜合評價。如語文的“書寫小能手”“小小書法家”“筆韻書法園”對學生的書寫情況進行全面評價:書寫的正確、書寫的美觀、書寫的姿勢。所以,“樂考”形式下的考試結果是多效化的。
三、總結與反思
(1)這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評價方式,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還有哪些難題待破解?“樂考”不只是減負,更是教學評價方式的進步。我們怎樣建立孩子的成長檔案,對學生進行全程的跟蹤,真正做到關注孩子的未來?
(2)如何落實過程性與階段性評價?考試形式的變化,將倒逼教學過程的改革與教學理念的提升。未來,如何將“樂”的理念,更好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與階段性的評價中,仍是一個難度系數很高的“技術活兒”。服務于教育診斷、服務于教學改進的評價與測量工作,還有進一步做好的空間。
(3)如何實現“樂學”“樂考”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續推廣?評價方式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決不是推行一兩種新的評價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如何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收集有關教學的信息,結合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價值上的判斷,以實現“樂學”“樂考”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續推廣,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為了實施、推行“樂學”“樂考”學業評價方式,前期,我們學校成立了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的改革實施核心團隊。省、市專家擔任核心團隊的顧問。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課堂觀察、座談、專家討論等方式,進行調研、分析、論證,經“學業評價體系改革”專家工作組的討論、審定,最后才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業評價改革方案。經市教育局批準同意后,學校于2015年下半年啟動了學業評價改革,先在一、二年級試點,決定在取得試點經驗后再在三至六年級推廣。期初,學校召開了一、二年級學科教師、班主任會議,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依據學校方案落實各項教學目標。學校召開了一、二年級家長座談會,向全體家長解讀了學校《學業評價方式改革方案》,廣泛征求了家長意見,學校的此項改革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我們鼓勵改革,但學校在進行學業評價方式改革時一定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謹慎推行,不能貿然跟進。學業評價改革任重道遠,我們將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