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里仁中學(223714)
唐思榮●
?
簡約教學內(nèi)容,讓數(shù)學課堂更精致
江蘇省泗陽縣里仁中學(223714)
唐思榮●
一節(jié)新授課的知識點是有限的,如果從知識點發(fā)揮出來的內(nèi)容卻很多,然而,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的有效注意力、精力是有限,因此教學內(nèi)容必須有所選擇,必須圍繞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進行有效的教學,把最精華的知識教給學生.“少則明,多則惑”.數(shù)學課堂迫切需要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追尋簡約無疑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舉措.
問題實質(zhì);方法規(guī)律;簡約教學
“簡約”并不是簡單的壓縮和簡化,它是一種更深更廣的豐富,在刪繁就簡中又極其完美地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經(jīng)典內(nèi)核.這需要教師鉆研教學內(nèi)容,藝術地處理教材,合理裁剪,大膽取舍,盡可能把與目標無益,或雖有益但效果不明顯的東西去掉,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為簡潔.簡約教學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四兩撥千斤”教學法.
我們在教學中,如何使數(shù)學的概念、公式、定理講解簡明,問題解決的思路講解簡單,數(shù)學的語言講解簡潔?
作為一個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抓住知識點的實質(zhì),找到特征,關注看似不重要的成立的條件,發(fā)現(xiàn)題目中隱含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圖文并茂講透概念
概念是理解問題的基礎,是解題的金鑰匙,掌握好概念,對于正確解題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概念教學,除了選用適當?shù)姆绞揭胪?,關鍵要對形成概念的材料,特別是干擾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材料,要進行去偽存真.在一些概念辨析題中,有的是一字之差,有的是兩字之差,我們教師通常的做法就是運用反例讓學生對概念辨析,從而讓學生抓住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
2.抓住特征,講清定理、公式和法則
對于定理、公式和法則的教學,要讓學生了解其由來、結(jié)構(gòu)、實質(zhì)、使用范圍,通過變式,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從而使教學內(nèi)容簡約.
例如:“平方差公式”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shù)運算、列簡單的代數(shù)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減及整式乘法等知識的基礎上,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多項式乘法之后,自然過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項式的乘法,是從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guī)律的典型范例.對它的學習和研究,不僅給出了特殊的多項式乘法的簡便算法,而且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簡、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數(shù)等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完全平方公式的學習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階段的第一個公式.通過學生自己的試算、觀察、發(fā)現(xiàn)、總結(jié)、歸納,得出為什么有的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為兩項,因為其中兩項是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而另兩項恰是互為相反數(shù),合并同類項時為零.
4.挖掘隱含條件,簡約教學內(nèi)容
我們看到一個題目,如果不去仔細觀察,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可能束手無策,也可能簡單問題復雜化,費時費力,學生厭聽厭學,效果低下甚至做無用功.只有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和特殊關系,才能明確解題方向,防止誤入歧途.
通過這些例子說明,當解題思路“山重水復疑無路”時,要打破思維定勢,要觀察題目特點,另起爐灶找出新方案.
2. 抓住方法規(guī)律,簡約教學內(nèi)容
簡約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就是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數(shù)學課本材料,把書上的定理、解法,變成科學的、學生易懂的方法.在教學設計時,力求教學簡約的合理性.在課堂教學中,力求把握教學內(nèi)容的深刻性.在教學實施前后,要尋求數(shù)學知識的規(guī)律性.在問題解決中,尋求解題方法的靈活性.
(1)規(guī)律記憶.課本中有些數(shù)學公式、定理,不必要讓學生死記硬背,即使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能靈活運用.可根據(jù)學生當前知識水平,根據(jù)公式特點和定理反映的方法概括出來,讓學生理解運用,更能讓學生接受.
(2)注意變式.變式練習是數(shù)學老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一題多變,一方面讓學生見多識廣,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能讓學生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更好地防止題型略變、學生誤解的現(xiàn)象.
例 如圖,在一塊長為22米、寬為17米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樣寬的兩條互相垂直的道路(兩條道路各與矩形的一條邊平行),剩余部分種上草坪,使草坪面積為300平方米.若設道路寬為x米,則根據(jù)題意可列出方程為(22-x)(17-x)=300.
簡單方法 把所修的兩條道路分別平移到矩形的最上邊和最左邊,則剩下的草坪是一個長方形,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列方程.
3.逆向思維
數(shù)學中的互逆思維很多,例如運算與逆運算、定理與逆定理、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學生往往習慣于正向思維,形成正向思維定勢,造成了解題時束手無策或者方法笨拙,山道彎彎,亂加模仿等.反正法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維.逆向思維的運用,往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如在單項選擇中,有時從正面入手直接解題不能奏效,但從反面入手,運用驗證法或排除法就輕而易舉解題.
例如:k為何值時,關于x的方程(k+1)x2-4x+k-2=0至少有一個正根.
分析 本題如果從正面入手,需要將問題轉(zhuǎn)化為多種情況討論,顯然繁雜.若從反面或思考,即假設方程無正根,可解如下:當k=-1,其唯一根為負,當k≠1時,只需△≥0,x1+x2≤0,x1x2≥0解得-2≤k<-1,其反面為k<-2或k>-1,又因為△≥0,所以-1 要做到教學內(nèi)容簡約,教師課前預先要對學科知識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做深入分析,做到:“學生已經(jīng)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