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中學(277000)
王 艷●
?
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中考在線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中學(277000)
王 艷●
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聯系再次展示了函數與方程的聯系,一方面可以深化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認識,另一方面又可以運用二次函數解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問題.同時也是中考的熱點內容.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中考,看看都考了啥.
例1 (2015年陜西中考)下列關于二次函數y=ax2-2ax+1(a>1)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沒有交點
B. 只有一個交點,且它位于y軸右側
C. 有兩個交點,且它們均位于y軸左側
D. 有兩個交點,且它們均位于y軸右側
分析 根據函數值為零,可得相應的方程,根據根的判別式,韋達定理或公式法求方程的根,可得答案.
點評 本題考查了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利用了函數與方程的關系,方程的判別式與韋達定理.
例2 (2015年蘇州中考)若二次函數y=x2+bx的圖象的對稱軸是經過點(2,0)且平行于y軸的直線,則關于x的方程x2+bx=5的解為( ).
A.x1=0,x2=4B.x1=1,x2=5
C.x1=1,x2=-5D. x1=-1,x2=5
解析 由題意得: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軸為直線:x=2,而方程的兩根應關于直線x=2對稱,只能選D.
點評 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綜合,考查二次函數的圖象性質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常考題型,難度不大.
例3 (2015年瀘州中考)若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經過點(2,0),且其對稱軸為x=-1,則使函數值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是( ).
A.x<-4或x>2B.-4≤x≤2
C.x≤-4或x≥2D. -4 分析 由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及對稱軸求出另一個交點坐標,根據拋物線開口向下,根據圖象求出使函數值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即可. 解 ∵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經過點(2,0),且其對稱軸為x=-1,∴二次函數的圖象與x軸另一個交點為(-4,0),∵a<0,∴拋物線開口向下,則使函數值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是-4 點評 此題考查了二次函數與不等式(組),求出拋物線與x軸另一個交點坐標是解本題的關鍵. 例4 (2015年南通中考)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3x-1=0的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都在-1和0之間(不包括-1和0),則a的取值范圍是 ____. 分析 首先根據根的情況利用根的判別式解得a的取值范圍,然后根據根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都在-1和0之間(不包括-1和0),結合函數圖象確定其函數值的取值范圍得a,易得a的取值范圍.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判別及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數形結合確定當x=0和當x=-1時函數值的取值范圍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例5 (2015年安徽中考)如圖2,一次函數y1=x與二次函數y2=ax2+bx+c圖象相交于P、Q兩點,則函數y=ax2+(b-1)x+c的圖象可能是( ). 解 由圖2知方程ax2+bx+c=x,即方程ax2+(b-1)x+c=0有兩個不等的正根.又c>0,故函數y=ax2+(b-1)x+c的圖象如A.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的圖象,直線和拋物線的交點,交點坐標和方程的關系以及方程和二次函數的關系等,熟練掌握二次函數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6.綜合性問題 例6 (2015年湖北荊州中考)已知關于x的方程kx2+(2k+1)x+2=0. (1)求證:無論k取任何實數時,方程總有實數根; (2)當拋物線y=kx2+(2k+1)x+2圖象與x軸兩個交點的橫坐標均為整數,且k為正整數時,若P(a,y1),Q(1,y2)是此拋物線上的兩點,且y1>y2,請結合函數圖象確定實數a的取值范圍; (3)已知拋物線y=kx2+(2k+1)x+2恒過定點,求出定點坐標. 分析 (1)分類討論:該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兩種情況.當該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時,根的判別式Δ≥0,方程總有實數根; (2)通過解kx2+(2k+1)x+2=0得到k=1,由此得到該拋物線解析式為y=x2+3x+2,結合圖象回答問題. (3)根據題意得到kx2+(2k+1)x+2-y=0恒成立,由此列出關于x、y的方程組,通過解方程組求得該定點坐標. 解 (1)①當k=0時,方程為x+2=0,所以x=-2,方程有實數根. ②當k≠0時, ∵Δ=(2k+1)2-4k×2=(2k-1)2≥0,即Δ≥0, ∴無論k取任何實數時,方程總有實數根. ∵二次函數的圖象與x軸兩個交點的橫坐標均為整數,且k為正整數,∴k=1. ∴該拋物線解析式為y=x2+3x+2. 由圖象(圖3)得到:當y1>y2時,a>1或a<-3. 所以該拋物線恒過定點(0,2)、(-2,0). 點評 本題考查了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與判別式的關系及二次函數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解答(1)題時要注意分類討論. G632 B 1008-0333(2016)26-0003-02四、求參數的取值范圍
五、選擇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