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速
摘要:經濟發展遲緩、復蘇乏力急需具有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高校人才,但目前高校畢業生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能力有限且與就業行業契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對民辦高校專職教師在就業指導中的作用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期為民辦高校在目前就業困境下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新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專職教師;就業指導;民辦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以就業為先導調整人才培養方式
首先,地方民辦高校要結合和利用自身的優勢,積極地向應用技術型轉變,努力適應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細化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大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將理論實踐、應用能力、人文文化作為導向。教學方式上,發揮專職教師的課堂優勢,并適當引入社會合作辦學機制,注重專職教師在就業指導方面的參與,為地方經濟、行業發展以及圍繞企業需求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
其次,專業建設、培養目標貼近社會實際需求,民辦高校要努力適應“新常態”經濟模式下的社會發展需求,在專業設置上要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將培養面向地方、面向企業、面向具體崗位,具有較強的崗位能力的人才作為人才培養重點,積極引進有實際工作經驗的行業精英走向講臺,將理論知識體系化、實踐能力具體化、培養模式多元化、人格教育全面化作為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的思路,構建更加科學的、更加契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最后,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改變過去“教師面對著黑板講著過去的知識,學生看著教材想著自己的故事”這樣傳統、陳舊、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專業教師對專業知識和行業發展的了解,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實用的就業觀念,采用更加開放、自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融入最新、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及成果,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學生參與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習的過程從被動學習轉變為興趣學習,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知識的采集者。
二、充分調動專職教師的專業特長,將就業指導工作做到實處
1.專職教師的授課要結合時事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部分
2010年,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此之后我國的經濟卻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下滑,實體經濟恢復乏力。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顯示,這勢必將會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民辦大學的就業指導教育必須要通過正面教育使同學們全面了解目前的國內外及地方經濟發展現狀,以及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針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專職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本行業目前的國內外發展的現狀、從業的基本條件和要求以及行業目前存在的困難和機遇等方面的情況。幫助同學們時刻把握個人與行業發展的聯系,適時的根據行業的發展調整自身學習內容和能力培養的方向以及未來就業的目標。
2.專職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建立貫穿式的就業指導模式
根據各個專業以及專職教師自身的特點將就業指導的教學貫穿于大學各個學期。例如:一年級的學生以全面專業介紹和興趣愛好培養為主,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思想;二年級的學生以專業素質、技能培訓和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認證作為主要的就業指導方向,完成就業前的基本能力的培養和積累;三年級的學生可以將專業崗位實踐能力的訓練作為主要內容,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四年級的學生以就業信息的收集、甄別以及求職、擇業、就業技巧為主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一方面解決就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另一方面積累專業從業人員的經驗,使學生對于各自的職業發展有一個清晰具體的了解和認識。
3.有效建立專職教師做學生就業工作機制,用專業技能培訓驅動課堂教學
民辦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時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很難,企業在招聘時對于民辦大學的畢業生在能力等方面的信任度有限,這是現實的問題。并且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很多行業都廣泛面臨著被迫轉型的時期,這樣的現實將會變得尤其突出,行業發展需要有一定崗位經驗和具備崗位專業技能的人才,這個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民辦高校的足夠重視。在校的大學生對于就業崗位是陌生的,缺乏專業方面的創造力。民辦高校的教育以理論為主,實訓和實習擺樣子、走過場落不到實處。學生自身對于專業的實際情況不了解。這都導致了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就業質量有限的結果。所以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積極引導學生走向專業深度,時刻以行業發展引導學習重點,并將此落到實處,開展多途徑人才培養。另外,定期組織專職教師到企業去,了解企業真實的用人需求和崗位特點,有針對性的了解企業和崗位需求的情況,找出癥結、拉近差距。而且教師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爭取橫向課題,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也可以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定的力量。另一方面,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瓶頸帶回到課堂上來指導和引導學校的教學。以實際案例配合教學實踐。
4.專職教師利用自身專業積累和從業經歷鼓勵、指導大學生創業。
民辦高校要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培訓建立獨立、專業的培訓體系,普及一般創業知識、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專業教師可以帶領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進行模擬的創業實踐,并爭取能夠將在校大學生的模擬創業實踐轉化為事實的創業行為。另外,要盡可能的開放實驗室并鼓勵同學們走進實驗室,專職教師可以將校企合作的項目帶到實驗室,與學生共同完成。也可以通過沙盤或者是模擬實驗室的實踐操作來鼓勵學生進行生產技術或是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創新。
在2016年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志在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著力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民辦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要落實好就業促進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應該成為各個民辦高校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盡管近年來各民辦高校已經將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教育提升到一個重要的高度上,但是對于專職教師參與就業指導的意識的重視程度還是有所欠缺的。通過轉變以往的就業觀念以及鼓勵和挖掘專職教師自身的從業經歷以及專業特長,并將此與個人的教學相結合,創造出更高的社會價值。尤其是有行業工作經驗的專職教師與大學生共同分享就業的歷程和心得將會為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注入更多的思路和更加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簡介:遲 速,男,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項目:“成功教育”理念下民辦民辦高校專職教師做學生工作機制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