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耀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226007)
基于SNS視角下的網絡課程建設與實施*
倪紅耀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226007)
高職院校開始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探索并嘗試小眾化的SPOC網絡教學。針對網絡教學平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從典型網絡學習平臺設計、教學載體有效性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教學模式的轉變等方面提出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建議。
網絡課程 教學模式 SPOC SNS
自2011年始,美國開始提供免費開放在線課程(MOOC)。短短兩三年,建設網絡課程(MOOC、SPOC)的浪潮已經波及國內。目前在全國各級院校中,網絡教學(SPOC)已經成為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最為時髦的方式之一。在獲得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受到更多的質疑。比如①課程輟學率很高,完成率較低,通常在10%左右等;②學習方式單一,主要采取學生觀看教師視頻講解,同步完成作業的模式;③學習考核評價方式單一,不能精準化、差異化評價學生。但另一方面,基于SNS服務的網絡游戲和網絡社交化軟件等卻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大學生樂此不疲。以上現象與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提出網絡教育從以教師為主向學生為主向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理論相沖突。
因此,網絡課堂實施過程中平臺的功能性、易用性、趣味性、評價制度的科學性等尤為重要。基于SNS網絡教學平臺設計,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習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筆者提出四點建議與思考:
網絡教學平臺通常的功能模塊有三部分功能:一是課程基本信息:通常包含課程學習介紹、教學標準(教學大綱)、授課進程安排、教師主頁、課程公告;二是課程教學資源(動畫、視頻、課件);三是課程互動(討論項目設置、隨堂測試、單元作業、終結性考核、學習筆記、其他基于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等。而基于SNS技術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在基于主流教學平臺基礎上,引入互聯網+教育的互聯網思維,充分踐行學生為主體,網絡教學平臺界面友好易用、操作更加便捷、管理更加精準。
基于SNS網絡課程典型模塊的功能如下:
1、用戶中心
站內私信、相互評價(同學和教師評價)、學習進階(學習記錄含作業日志、測試日志)、成績查看、個人信息管理等;
2、通知公告
課程進階、教學日歷、測試答題公告、學習方法、作業提醒、相關講座、知識拓展等;
3、教學日歷管理
定期發布教學內容、作業提醒;
4、課程資源管理
包括課程資源(學材、PPT、視頻、動畫、游戲、互動)的修改、添加、刪除;
5、作業管理
作業發布、作業批改、作業編輯、作業查詢等模塊;
6、考試管理
包括試題管理、試卷庫管理、單元測驗管理、試題是否共享、成績管理與預警管理模塊等功能。試題可按章節分布,并且設置難易系數。在試題設計過程中,考慮章節分布,所有對應題目都匹配到對應章節,后續出題時從題庫隨機抽取,可以規避同一作業可多次作答打來的弊端;
7、討論社區
是師生互動重要的溝通渠道,便于師生、生生之間的頭腦風暴,統一融合在整個學習系統中的開放式交流空間;
8、痕跡管理
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等統計信息,便于教師分析匯總(通常痕跡數據有學習日期、學習進度、在線時長、作業記錄、考試痕跡、社區參與度等),教師通過此環節可以給出學生平時學習成績。
探尋基于SNS的網絡課程呈現的新型網絡載體,歸納出“社交化網絡”的主要激勵措施(虛擬社區、角色扮演、挑戰性任務、交互和動態性),增加用戶粘性,并將它們映射于網絡課程中,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網絡課程存在的弊端,激發或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課程項目載體設計具有階段性和進階性,階段性易于互聯網思維下的碎片化學習,而進階性有利用提高用戶的粘性。
1、網絡課程以優質的網絡視頻資源為基礎
以SPOC為基礎的翻轉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通常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資源,能否讓學生持續的根據進度看完視頻,是衡量視頻的基本要求,優質的視頻資源需要教師突破傳統思維,考慮到學生以往學情,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同時可聯系學校現教中心專業人員進行視頻錄制和剪輯,教學方式應該更加生活活動,確保學生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優質視頻資源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教學內容的適度性:拍攝的視頻需要謹慎的選取教學標準,實施內容應該從學生常見話題入手,譬如大學生心理健康、形式政策與人生等課程,教學內容應簡單、易懂,不易過多理論,最好能讓學生學習過后適度適度提高;二是拍攝視頻長度,一般建議一個小情境為一個教學單元,一般建議視頻時長在10-20分鐘,因為通常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譬如愛課程網還在視頻中間穿插提問環節,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三是拍攝方式。常見的拍攝方法分為課堂場景拍攝、演講式拍攝、手寫板拍攝、屏錄式和合成等幾種形式,相比之下,屏錄式教師易于操作,不受場所限制。為了保證視頻效果,在制作視頻時可以嘗試多種方式合成,譬如分階段進行,如課程話術設計、錄音、錄屏,最后在進行合成剪輯,常用的工具以camstdio8.0為主。四是互動元素的融入。如愛課程網中該求視頻中間插入討論或提問環節,保證學習者認證觀看視頻。
2、強化教學環節的有效互動
在校園實施網絡課堂后,教學方式實現了從以教師為主體轉換成以學生為主體,即翻轉課堂學習模式。翻轉課堂通常包括課前的在線學習和課堂討論互動教學。課前的在線學習是學生根據課程發布進程,自主完成學習內容,面授時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師只需對學生存在重點難點進行引導、啟發,尤其是工科類中的過于復雜的計算公式等。網絡翻轉課堂要實現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保證用戶的參與性,而參與性更是要靠有效的教學互動設計來實現,尤其是在線互動。一方面,借助網絡課程平臺為基礎的互動模塊,比如因此,要達到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用戶有效參與性,必須設計有效互動環節:一是在線互動:如討論組、作業、筆記等形式,同時依托平臺以外的微信群、QQ群、釘釘等即時通訊工具,將學生學習進程何結果發送給學生,督促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二是面對面授課互動。翻轉課堂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傳統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二現在變為啟發是教學,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程,教師更多的充當答疑、解惑、評價反饋,對教師的要求將更高,可以采用課堂討論、分組模擬、角色扮演、游戲體驗等多種形式,使教學效果生動有趣有效。
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持續學習完成,學生學習完成之后可以發放課程考核證書,常見的課程考核評價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網絡在線平時考核
網絡在線考核包括單元測驗和網絡互動。通常建議每周開放1-2次線上課程。每一講后都有單元測試,由授課老師根據項目內容布置。每次測試包括10-20道題,隨機從單元題庫中抽取,規定時間內完成,每次測驗允許嘗試3遍,取最高成績。課程通過單元測驗提醒學生關注課程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通過單元測驗驗證學生對關鍵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單元測驗也是課程重要的學習內容,以測試帶動學習是網絡課程教學設計中的一種重要策略;同時每個單元后面還設計了相關網絡互動話題,而互動話題是發散性思維,和之前的單元測驗重記憶不同,一般注重個性化。網絡互動會連接到討論區的“課堂交流區”,通過痕跡管理和成績管理計入學習成績。
2、實踐作業(40%):即單元作業
筆者所授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有著較強的實踐性,通常需要學生看完視頻后去消化和吸收所學內容,然后在自己店鋪中去實踐,所以我們設計在每個教學單元完成后都會發布一個實踐項目,每次實踐作業通常以錄屏或截圖的方式提交,涉及到班級人數過多的時候,可以設置允許學生互評。常見的生生互評要求每次作業互評最少人數為班級人數的二分之一。
3、終結性期末在線考試
終結性期末在線考試通常以客觀題為主,包括50道題,每題2分,共100分。需要在60分鐘內完成,只允許嘗試1次。終結性期末在線考試是對全課程教學內容的總結。
4、發放課程學習證書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肯定學生學習成效,對于課程通過的學生,在學習結束后發放課程學習證明。
高校采用SPOC模式教學是對學校傳統教學巨大的沖擊,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變革,比如對教學環境的要求,通常要求校園全無線覆蓋,方便學生碎片化學習;網絡課程平臺APP應用,易于學生在校園任何一個地方都課時學習,但最為關鍵的就是教學模式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筆者引入SPOC教學模式,學習者是課堂的主體,帶著問題在課堂中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教師由講授轉為解惑,節省了原先講授基本知識的時間,更加注重綜合運用,重在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學生可以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隨時隨地進入到網絡平臺中進行學習。學生學習到的內容多少不再受到課時和環境的限制,同時強化學生互聯網思維寫學習習慣,對于求知欲望高的學生在后續的課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全網終身學習。
大力推廣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是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但基于SNS視角下設計科學合理網絡課程尤為重要,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弱,需要引起大家重視。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推動著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高校教學的改革,對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改革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1]白鳳翔.SPOC教學模式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6:146-149.
[2]劉蓮花,張蕾.高職院校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策略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7-39.
[3]孫從眾.后MOOC時代高職院校SPOC教學模式探索——以跨境電商模塊課程為例[J].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31-35.
[4]尹合棟.“后MOOC”時期SPOC教學平臺的設計[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8:44-50.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Course Based under SNS Perspective
Ni Hongyao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With the platform of the online cours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gan to explore and try the SPOC network teaching.In order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ome suggetsions are rais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ypical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teching process design,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teaching pattern etc.
Online courseTeaching patternSPOCSNS
G434
A
161101-7407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研課題——基于SNS的開放式網絡課程研究(FYJY/2014/21)
倪紅耀(1979~),男,江蘇海門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12),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