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卓琛 張辰堯 張紹雨
1.蘇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江蘇 蘇州 215000;2.揚州市公安局廣陵分局刑事警察大隊,江蘇 揚州 225000;3.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
靜電吸附技術在刑事犯罪現場勘查中的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
匡卓琛1張辰堯2張紹雨3
1.蘇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江蘇 蘇州 215000;2.揚州市公安局廣陵分局刑事警察大隊,江蘇 揚州 225000;3.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靜電吸附技術是吸附分離技術的一個分支,它是傳統吸附分離技術下,通過額外供電,加快分離。當一個帶有靜電的物體靠近另一個不帶靜電的物體時,由于靜電感應,沒有靜電的物體內部靠近帶靜電物體的一邊會集聚與帶電物體所攜帶電荷相反極性的電荷(另一側產生相同數量的同極性電荷),由于異性電荷互相吸引,就會表現出“靜電吸附”現象。利用靜電吸附技術而制造的靜電吸附器可以幫助公安機關在刑事犯罪現場勘查中提取很多不同客體上的灰塵痕跡,其中以足跡、灰塵手印、輪胎痕跡等為主。
靜電吸附器的核心是靜電發生器,它產生高壓靜電,將正、負電荷聚積在兩個電極上,兩個電極對峙形成電容,電容兩極上的電荷量Q、兩極間電壓U、電容C和電容有效面積S間的關系為:Q=CU=KUS,K是常數,電壓U是確定的,S是電容的有效面積由兩個電極的面積共同決定。

圖1 常用靜電吸附器
目前公安機關一般使用如下幾類靜電吸附器:ZAJD-I多功能靜電吸附器、ZAJD-Ⅵ型電壓可調靜電吸附器、ZAD-Ⅳ型電壓可調式靜電吸附器等設備。
與靜電吸附器相配套的提取載體就是靜電吸附膜,即是在黑色塑料布的一面電鍍一層金屬膜。將其金屬膜面朝上覆蓋在地面上,在其金屬膜面沖電(一般為正電荷),由于塑料是絕緣體,電荷不能穿過塑料膜流入大地而滯留在塑料表面,這些電荷將產生電場,由于電荷分布在一個平面,電場的方向指向地面,電場穿過對塑料布對下面的灰塵產生作用。即灰塵顆粒上部的負電荷受到向上的吸引力,下部的正電荷受到向下的排斥力,當灰塵顆粒上部的電場強度大于下部電場強度時,灰塵顆粒受到的合力是向上的,這個力量克服灰塵重力就向上運動,灰塵被吸附到塑料膜表面。

圖2 靜電吸附膜
(一)案例:2015年6月16日凌晨0時,揚州市廣陵區解放北路某超市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受害人身上多處傷痕,嫌疑人蒙面穿戴手套口罩。該案發生后,揚州市局刑警支隊高度重視,并選調專人進行勘察,但該現場在提前足跡過程中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該超市來往人員較多,當天地面濕滑,地面又為白色磨砂瓷磚,使用一般側光提取足跡或粉末法提取較難。我們就選擇使用靜電吸附法提取足跡。

圖3 靜電吸附法與一般側光法提取足跡比較

圖4 提取足跡與嫌疑人足跡認定同一
(二)經驗總結:該案在提取足跡后順利比中嫌疑人張某并成功告破離不開提取痕跡的準確性,同時這起案件也說明靜電吸附提取方法的重要性。簡單來說,有如下幾點:
1.在使用靜電吸附法之前要仔細觀察留有足跡的客體,如果可以直接拍照,應當先拍照后吸附;如果不能直接拍照,應當盡量使靜電吸附鍍膜沿著成趟足跡的方向展開,并注意靜電吸附鍍膜運動方向前有無障礙物,如有障礙物應當先清除。
2.靜電吸附時,靜電吸附器在每次按下開關的瞬間對靜電吸附鍍膜進行充電,才對灰塵起吸附作用,因此不要按住開關不放手,而是要連續3至5次短時間內按壓開關。靜電吸附鍍膜在吸附完并放電后,要輕輕拿起,動作輕緩,如果速度過快,將在靜電吸附鍍膜上產生二次靜電,影響足跡。
3.現場痕跡所在的位置,在還原犯罪動作時比痕跡自身的價值還重要。現場勘查中如需要大面積靜電吸附足跡時,應當在靜電吸附鍍膜的背面標示位置和朝向,并在紙上繪出標有靜電吸附鍍膜具體位置、朝向以及遺留足跡的平面圖,以利于后期現場分析工作。如在一起盜竊保險柜案件中,筆者在采用上述方法后發現,嫌疑人在財務室內來回多次走動徘徊,反映出作案分子的矛盾心里,對接下來準確判斷嫌疑人是否有盜竊保險柜的作案動機起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4.靜電吸附后,對靜電吸附鍍膜上的足跡要及時拍照。拍照時選擇暗房避免反光,確需在現場拍照時應關閉門窗,拉上窗簾,盡量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拍照足跡時,可采用低側光,在足跡的另一頭反襯一張白紙,使光分布均勻,提高拍攝質量。
5.拍照靜電吸附鍍上的足跡時,相機與足跡要垂直,否則造成足跡及比例尺變形,影響特征觀察及測量數值,造成足跡檢驗困難;要想獲得反差適中的負片,拍照足跡時可將比例尺用堿性品紅染成紅色,使比例尺紅字、紅線,再按照正常數值曝光,即可得到理想的負片;比例尺應當比足跡更長,否則容易造成測量的誤差,影響分析、檢驗、鑒定結論的準確性。
目前靜電吸附技術在國內公安刑偵技術中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技術不是很成熟,存在問題有1、靜電吸附設備較重,不易攜帶,2、高端設備價格昂貴,并不普及,3、低端設備提取痕跡較差,4、設備技術落后,常年不更新等問題。下一步應當就發展輕便易攜帶,價格適中,技術先進的設備,為刑偵破案發揮更大的作用。
[1]歐煥章,張均衡.犯罪現場勘查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
[2]劉文,解云,張書杰,蘭紹江,張春良.痕跡檢驗[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3]鄭衛平.足跡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
[4]韓均良.足跡檢驗技術[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