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

企業轉型后的再度輝煌,正是企業家向未來進化所要達到的目標。
為什么他們要選擇進化?
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是一種企業導向和價值觀的變遷?;ヂ摼W轉型是楊元慶對聯想戰略進化的理解,“用互聯網思維來審視我們的業務、流程與管理。無論是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制造,還是營銷、銷售、服務,都要通過大力創新和堅定不移的轉型,來應對互聯網所帶來的沖擊與挑戰”。
經過十一年的改革,現在的海爾,沒有層級,只有平臺主、小微主、創客。平臺主從管控者變為服務者,員工從聽從上級指揮到為用戶創造價值,成為創業者、創客,這些創客組成小微創業企業,與外部資源共同構建面對不同市場的生態圈。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看來:“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IBM作為一家有105年歷史的企業,在進化思想引領下不斷轉型是行動準繩。羅睿蘭日前訪華表示:“IBM曾經歷過多次轉型,但這一次難度更大?!惫灸壳暗挠布I務占比已降低到10%左右,余下的是30%的軟件業務與60%的服務業務。IBM在過去幾年間,出售了價值約80億美元的業務,將營收的60%投入到新的產品組合。
“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達爾文的進化論試圖闡釋人類及人類社會在歷史中不斷演變的根本原因。商業社會也是如此,一些企業選擇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而另一些企業選擇不斷進化,在這些選擇進化的企業中,每位企業家都對商業進化有著自己的理解,并在實踐將進化與再進化落地,讓巨人企業的榮光得以尊貴延續。
從實際環境來看,這三家企業都受到互聯網浪潮的沖擊。在這樣的情勢下,企業在全球的經營環境、技術變革中越來越顯示出VUCA的大變局特征,也就是volatil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變化中,企業需要前向和后向雙向思維同時作用,從而提高對VUCA的的預見性和洞察力,進而提高組織和個人在這種環境下的適應力。
對于企業家而言,這是一種選擇平衡經驗的局限與創新的風險。在全球環境迅速變化的大變局中,將前向思維(創新)與后向思維(經驗)交互作用,才能驅動著企業的自我進化與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