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泠
在張巖看來,網紅并不是淺薄的代名詞,而是一盤生意;其背后的大數據,更是連接了伊美爾的醫美大生意。
伊美爾控股集團總裁助理張巖的十一黃金周過得異常忙碌。
一年一度的“中國網球公開賽”于10月1日晚正式開幕,比賽現場的觀眾會發現,在國家網球中心的看臺上,活躍著一群身穿黃色露臍裝和超短裙的網紅主播,她們每人都有5、6個手機,同時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直播、與粉絲互動,并在比賽間隙插入和球員、公益機構、比賽解說員的互動。作為伊美爾主播天團背后的男人,張巖是這一事件的策劃者和執行者,從網紅們的線下挑選、簽約、策劃、宣傳……到舞美編排,甚至服裝設計都需要他全程參與。
加入伊美爾之前,張巖曾是中糧置地的CIO。在央企做數據分析十分得心應手的他,現在常常要為網紅們跳舞跳得不整齊而苦惱。
而之所以做得這么辛苦,是因為醫美行業的傳統營銷基礎塌了。
消失的“商業漏斗”
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醫療美容連鎖企業,伊美爾過去最主要的營銷手段就是大量購買百度關鍵詞,每年在這上面的投入都過億。
隨著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的日益普及,以及對第三方搜索結果的信任下降,人們不再將搜索結果視為獲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是轉向朋友圈或者熟人介紹作為更為可靠的信息來源。因此,傳統的通過展現、點擊、訪問、咨詢,最終形成訂單的漏斗式商業模式正在逐漸消失,與之對應的點擊率、轉化率、咨詢轉化率、成交率等PC時代關鍵性評價體系也日漸坍塌。目前基于搜索關鍵詞的投入產出比只有1.1~1.3,也就是說費用投入一億元人民幣,實現的利潤只有1000萬,但是企業每年的營業成本卻增長10~20%。”
是不是關鍵詞投放的領域和技術出了問題?張巖發現,伊美爾圍繞搜索關鍵詞興建了一系列系統——基于Hadoop的大數據搜索平臺、熱詞管理平臺、出價管理平臺等,但也無法逆轉大的商業邏輯的變化。“并不是我們的投放能力下降了,而是由于營銷模式和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
“目前所有基于營銷的投放,傳統的投放渠道的效果都很差,包括微信上的投放效果也在下降。”張巖說,關鍵詞搜索效果越來越差,傳統的CPC(Cost Per Click,按點擊收費)、CPM(Cost Per Mille,按千人成本收費)模式正在向CPA(Cost Per Action,按效果收費)模式轉變;營銷方式也在向社群網狀營銷模式轉變。
新型的網狀社群營銷要打通六度空間(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最多通過6個人就能聯系在一起),就必須以“內容”作為傳播手段,再以大數據系統作為“內容”建設的支撐。
目前效果最好的內容營銷方式是視頻營銷,而視頻營銷主要靠明星、網紅以及KOL。“過去醫美行業喜歡請大牌明星做代言人,但明星在與粉絲互動方面的局限是明顯的,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最后我們確定以網紅為中心進行內容營銷。”確認形式后,選擇什么樣的網紅成為首要的問題。
因為在公司主管輿情監測系統,張巖發現這套系統可以很容易地抓取除微博、微信外所有公共媒體上某個網紅的所有事件情況。“我們為此開發了網紅大數據平臺,將這名網紅的所有事件按照輿情體系進行分類,可以判斷出她是屬于傳播型還是事件型?適合什么樣的業態?將網紅的性格劃分得十分的詳盡。判斷出哪個網紅最契合我們的定位,和我們公司的業務最相匹配。”
在網紅主戰場的直播平臺,由于大量數據是視頻數據,并不適合抓取,但通過與直播平臺的合作,伊美爾可以得到某位網紅的粉絲數據與傳播效率數據,再與百度大數據進行交叉對比,勾勒出這名網紅在直播平臺上的主要粉絲畫像。“最后會形成兩套標簽體系——網紅粉絲的標簽體系與網紅標簽體系,兩套標簽體系進行匹配,得出最終結論——這名網紅影響了什么樣的人群?這個人群有什么樣的消費需求?這些消費需求與公司業務的匹配度關系。”
數據的價值
中網現場的60名網紅全部來自于中戲、北影、北服這三所藝術院校,之前已經有過主播或網紅經驗。
“因為是第一次做這種項目,所以沒有給她們進行個性化包裝,而是采取統一調性、每天不同主題的‘網紅天團形式。”5人一組,60名網紅分成12個直播房間,每天為不同的主題進行內部PK。比如今天的主題是“公益愛心眾籌”,每名網紅的衣服上都有一個打賞用的二維碼,看誰今天的掃碼率最高;另一組的今天的主題則可能是“尋找中網最美的面孔”。
移動營銷做得好不好,在于內容選擇是否合適。伊美爾用了很多系統的方式,來確定選題的準確性,再和不同網紅的評價相匹配,從而用適合的內容匹配適合的網紅,保證六度空間的傳播迭代。
在張巖看來,大數據關聯關系分析系統,是一種將技術體系、業務邏輯、移動商業模式相結合的“完美”方式。以Hadoop大數據分析平臺為基礎、建設以“內容”為核心的業務平臺,包括知識營銷系統、客戶標簽系統、客戶畫像系統、網紅管理系統、內容制作、內容產出系統等。
建立客戶屬性+消費行為+群組特征的標簽體系,精準識別傳播對象。大數據經營分析系統是標簽體系的基礎,伊美爾客戶標簽系統按不同維度可以對客戶進行近萬種標簽組合;由標簽體系完成客戶畫像,結合知識營銷體系開展精準營銷。
CMS知識管理平臺把所有業務環節、銷售模式、傳播渠道打通,實現統一的知識營銷管理;利用大數據挖掘,精準的選擇網紅、KOL,創造營銷亮點。根據KOL自身數據,包括粉絲數、日常互動數等,評定出KOL的影響力和粉絲質量;根據KOL與品牌的歷史合作數據,從“傳播擴散能力”、“互動能力”、“鏈接轉化能力”為KOL進行評分;整合其他用戶對KOL的使用評價及建議,從感性層面評定KOL。最終形成科學有效的KOL評分模型。
“我們試圖以最時尚的方式傳播醫美。”張巖說,百萬流量IP“后天美人學院”就是以移動大數據分析網民需求,確立拍攝主題;通過網紅管理系統篩選最匹配網紅;以輿情管理系統確定流行熱詞,設計視頻標題。
“移動互聯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需要不同的技術架構支撐。我是CIO出身,現在主管運營,不是只會花錢打品牌的CMO,所以當內容成為移動策略的核心,技術則是解決內容精準、高效傳播的手段,不再是僅僅解決效率問題。”張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