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秦
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可謂當今全球范圍內最為耀眼的兩大手機制造商。現今社會中,人們手中所使用的智能手機,絕大部分都是蘋果或者三星的產品。然而,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這兩大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全然匯集在一樁專利訴訟官司中已有5年之久。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這場專利大戰,就如同一部延綿不絕的懸疑劇,各項起訴與反訴在北美洲、大洋洲、歐洲、亞洲范圍內此起彼伏。該專利之戰從2011年4月在美國打響之際,對于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而言,都是一場輸得起但不愿意輸的“決斗”。如今,這一官司已正式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并會由其作出最終的裁決。
蘋果與三星專利大戰的回顧
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這場耗時5年之久,目前仍處于激烈“戰斗”狀態中的專利大戰,最初始于2011年4月。彼時,蘋果公司正式在美國起訴三星電子,稱三星產品侵犯了蘋果產品的多項專利權,指責三星產品“剽竊”了iPad和iPad2的部分設計成果,因而向三星電子索賠25億美元,并要求其停止銷售該公司的平板產品。至此,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這場專利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兩大手機制造巨頭在此后,經歷了多次上訴、反訴、再上訴的階段。期間雖有過和解,但最終仍以失敗告終。
美國當地時間2012年7月31日,美國加州圣何塞法院開庭審理了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這場專利訴訟。蘋果公司一方在開庭陳述中指責三星電子剽竊其靈感,而不是在進行創新,并將其稱為美學上的“盜竊者”。在此之前,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已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四大洲范圍內展開了各項專利訴訟。
2012年8月,美國加州圣何塞法院就蘋果訴三星專利侵權一案作出了判決。9人組成的陪審圖在對該案進行審議后裁定,三星電子侵犯了蘋果公司的多項實用性專利以及多項設計專利,包括黑屏16色圓圈設計、矩形圓角設計等,要求三星電子向蘋果公司賠償10.51億美元。蘋果公司則未侵犯三星電子任何專利,無需做任何賠償。
隨后,該案主審法官高蘭惠(Lucy Koh)又下令對案件進行重審。其稱因陪審團計算錯誤,應從中刨除一部分的賠償金額。最終,三星電子被裁定向蘋果公司賠償9.3億美元。隨后,三星電子提起上訴。三星電子一方的律師稱,陪審團的裁決結果僅僅是根據產品外觀所得出的結論,而非基于產品的功能所考慮。對于智能手機而言,其價值并非完全來自于設計,其實用專利同樣有一定價值。法院判定三星所獲得的全部利潤是通過設計侵權而獲得的,這一裁決結果并不符合美國1886年所制定的設計專利法。

由于對裁決結果不滿,三星電子提起了上訴。2015年5月,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裁定,原審法院確定的9.3億美元賠償金需要重新予以評估。隨后,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作出裁決,要求三星電子向蘋果公司賠償5.482億美元。2015年12月,三星電子向蘋果公司支付了這筆巨額的賠償金,以履行先前的判決。不過,三星電子對于前述裁判仍不滿意,最終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了上訴。三星電子在提交給美國最高法院的上訴材料中稱,此前已賠償的款項中,至少有3.99億美元是不合理的。三星電子辯稱,絕大部分的用戶基本都是奔著功能效用而非外觀來購買手機的,因此其對蘋果公司造成的損失根本沒有5億多美元那么大。不過,蘋果公司對于三星電子的前述爭辯也進行了反駁,蘋果公司指出,iPhone產品的標志性設計,才是這一產品得以暢銷的核心。
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的專利大戰
面對這一場已經持續了5年之久的訴訟拉鋸戰,隨著三星電子的再次上訴,最終需要由美國最高法院來“一錘定音”。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1日星期二,美國最高法院正式對該起案件進行了聽證。對于美國最高法院而言,該案也是其在120多年以來首例涉及設計專利的案件。一個多世紀之前,美國最高法院遇到的這一類型案件,涉及的產品則是地毯。
在10月11日的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設計專利侵權訴訟聽證會上,美國最高法院聽取了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兩方的口頭辯論。聽證會的內容主要與賠償問題有關。在長達一個小時的口頭辯論中,雙方律師列舉了各項實例。根據美國1886年時所制定的設計專利法,其所針對的是地毯、墻紙等諸如此類物品的設計專利持有人。三星電子的律師對此認為,如果美國最高法院認定智能手機的設計同樣適用于產品整體,將會導致人們紛紛前往法院提起訴訟,以獲得豐碩獎勵。蘋果公司的律師則表示,設計專利適用于“設計應用的物品”。在該案中則應當是整個手機,其設計并非只是某個零件而已。
不過,從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們的觀點而言,多數大法官似乎更為贊同三星電子的理由,即在先前的裁判中,低級別法院不恰當地允許對美國設計專利法作出擴大化解讀,進而令專利的價值過于提升。正如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所言,蘋果iPhone產品標志性的設計只是針對手機的外觀,并不包含內在的芯片與線路布設。
在剛結束的這次聽證會上,美國最高法院的觀點似乎更傾向于三星電子。即三星電子生產的智能手機雖然侵犯了蘋果公司的設計專利,但沒收其全部利潤并不恰當。侵權行為只是影響到產品的外觀,并不涉及產品的功能。
蘋果與三星專利大戰的未來影響
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這場專利大戰,不僅將由美國最高法院來確定最終賠償金額,更會對未來產生諸多重要影響。換言之,這場專利大戰的最終結果,會重新對設計的價值予以界定,從而改變已經存在了130年之久的美國設計專利法,對于未來的科技產業也將直接帶來影響。由此而言該案已不僅僅只牽扯蘋果、三星兩家企業的利益,其他正在與蘋果智能手機競爭的科技企業也對該案予以了密切關注。目前,谷歌、臉書、惠普、戴爾等企業已明確表態支持三星,蘋果則獲得了來自耐克、阿迪達斯、卡爾文等企業的百余名設計者的支持。
自2011年蘋果公司正式起訴三星電子起,這場曠日持久的專利大戰已持續了5年。但從本源上來說,雙方持續膠著的核心之處,不外乎金錢與理念這兩者。首先從金錢的角度而言,三星電子在2015年12月已向蘋果支付了5.482億美元巨額賠償金。其近期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的上訴理由,則是認為賠償金數額過高。正如美國維拉諾瓦大學法學院教授邁克爾·瑞奇所分析的那樣,經過5年之久的持續對抗,三星電子侵犯專利的行為已然被證實。當前對于訴訟而言,其更多涉及的是金錢問題,需要最終來確定賠償金額。從蘋果與三星各自所持的理念角度而言,蘋果公司始終堅持,三星侵犯其專利的行為已持續甚久,更是公開的秘密。蘋果公司意圖通過發起這場訴訟,并獲得最終的勝利來使社會與公眾明白專利創新應當受到保護。三星則表示,如果最終蘋果公司獲勝,則會對創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自始至終,三星從未直接承認過對蘋果公司專利的侵權,但也從未全盤否認過。長期以來,三星電子所堅持的觀點,即是智能手機的價值并不完全在于其外觀設計,其效用與功能同樣屬于關鍵價值。
可以說,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這場專利大戰,被科技行業高度關注并不具有偶然性。從目前智能手機發展的方向而言,產品與產品之間的趨同性越來越強。因而,諸如蘋果與三星的專利案件也會隨之增多。這一案件的最終裁判結果,不僅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科技行業的未來發展,更會為今后同類案件起到標志性的參照作用。
對于蘋果與三星這兩家智能手機領域內的巨頭而言,兩者長期處于競爭關系之中。這一專利案件的最終裁判結果,也將直接影響到兩者在未來繼續競爭、交鋒時的底氣。即使是先前法院所判決的巨額賠償金,對于兩家巨頭企業而言都可以承受,也能夠接受敗訴的結果。但對于兩者企業未來的發展,甚至是整個科技行業未來的走向而言,蘋果與三星都不想面對失敗的結局。
目前,美國最高法院已正式受理了該案,并已對該案進行過一次聽證。但一般而言,在進行完聽證會后,法院通常會需要三四個月之后才會最終裁定。因而這起曠日持久的專利大戰有可能將在2017年6月之前,由美國最高法院作出最終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