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祥龍,單金鳳
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山東棗莊 277100
精神分裂癥患者社區康復治療觀察
姬祥龍,單金鳳
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山東棗莊 277100
目的 探析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社區康復治療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該社區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為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社區服務,研究組采取社區康復治療,比較治療效果、復發率等。結果 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SDSS及MRSS評分為(4.3±2.2)分、(41.4±6.7)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復發率6.67%、再就業率46.67%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社區康復治療,降低復發幾率,提高再次就業率。
精神分裂癥;社區康復;治療效果
精神分裂癥是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特征是基本個性、思維、行為、情感等發生改變的分裂精神活動[1]。該疾病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2]。該疾病分為急性發作期和康復期,康復期一般在社區內完成,因此社區康復干預對患者康復十分重要,為探析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社區康復治療的效果,該文將社區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社區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該研究通過患者的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為45例,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齡22~68歲,平均(44.3±6.3)歲;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31例,年齡23-67歲,平均(44.5±6.2)歲;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的社區服務,對患者每個月進行1次家訪,觀察病情情況及指導用藥。每3個月進行1次精神疾病知識講座,發放教育手冊。
1.2.2 研究組 采取社區康復治療。①藥物治療康復:每周一次家訪,每個月進行一次健康健康,并講解藥物的不良反應,癥狀自我監控,讓其知道怎么識別先兆癥狀,預防復發,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可提供送藥上門服務,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可免費提供基礎藥物治療等,保證患者在研究期間堅持維持治療。②社交訓練:集體心理指導結合個體化心理干預方式進行訓練,其課程主要是社交的基本技能、人際交流、自我表達、交友訓練及求職面談等項目,每個項目2周,每周進行訓練2次,每次訓練時間為1 h。③家庭干預:前期干預對象主要是患者的照料者或者監護人,主要是以授課的形式進行,內容是改善家庭氛圍,改善交流的方式,指導解決家庭矛盾的方法等,提高家庭人員干預能力。每月進行訓練一次。重點干預對象為患者,主要是集中患者進行支持療法及認知療法,幫助患者認識疾病,提高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社會參與興趣。每月進行訓練一次。維持干預為每1個月進行入戶1次,主要是解答咨詢,期間每3個月進行1次多家庭聚會,討論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相互之間保持聯系。
1.3 觀察指標
由職業醫生對患者治療前后的MRSS(康復狀態量表)、SDSS(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評分進行統計,并統計兩組復發率及再次就業率[3]。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表示正態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MRSS及SDSS評分比較
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SDSS及MRSS評分為(4.3± 2.2)分、(41.4±6.7)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MRSS及SDS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MRSS及SDSS評分比較[分,()]
?
2.2 兩組復發率及再就業率比較
研究組復發率3(6.67%)、再就業率21(46.67%)與對照組19(42.22%)、6(13.3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683,12.793,P<0.05)。
精神分裂癥患者早期癥狀多數為慢性起病,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力下降、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對家人不知關心照顧,生活懶散,敏感多疑,性格改變等。部分病人可有失眠、頭痛、頭暈、無力、情緒不穩等不適感及神經癥癥狀。部分病例可急劇起病,臨床上多表現為突然興奮、沖動,言語凌亂,行為紊亂,片斷幻覺和妄想。在孫秀珍的研究[4]中也開展了對患者進行社會技能訓練,并指出康復的患者在衛生、家庭活動、理財等能力上具有顯著提高,而外國一些發達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各種長期護理院、過渡期宿舍、集體式家庭等幫助。由于國外的研究成本高,且需要提供社區住宿,因此,就于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并不合適[5]。
在申文武的研究中[6],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社會技能訓練能夠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方文莉的研究中開展社區家庭干預,患者的社會功能提高,復發幾率降低[7]。該研究中,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SDSS及MRSS評分為(4.3±2.2)分、(41.4± 6.7)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社區康復訓練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穩定病情。在復發及再就業方面,研究組復發率6.67%、再就業率46.67%與對照組比較差異P<0.05。說明,社區康復治療降低了患者的復發幾率低,并提高了患者的再次就業率,這與賴小玫的研究中,社區康復治療患者的復發率為5.68%,再就業率45.3%一致[8]。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社區康復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復發幾率,提高再次就業率,值得應用。
[1]宋妍.社區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健康教育材料的編制與應用[D].長沙:中南大學,2014.
[2]徐奇,姚志珍,吳留發,等.社區日間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4(19): 2287-2290.
[3]吳春梅.探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綜合性康復治療的實施方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4):303,306.
[4]孫秀珍,李艷青,房慧.社區康復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1):54-55.
[5]王玉芹,于冠禮.綜合護理對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33):244-245.
[6]申文武,張倬秋,陳娟,等 “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精神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0):1176-1179.
[7]高戰猛.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癥的療效對比 [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A3): 157,160.
[8]賴小玫,秦千子,李愛平,等.社區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3(42):4303-4305.
CBR Schizophrenia Treatment Observation
JI Xiang-long,SHAN Jin-feng
Zaozhuang mental health center,Zaozhuang,Shandong Province,277100 China
Obj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ake effect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select January 2013-August 2015 were treated 9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ommunity services,study groups tak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the recurrence rate.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SDSS and MRSS ratings(4.3±2.2)points,significantly lower(41.4±6.7)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P<0.05; research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6.67%,46.67%and control Zaijiuyeshuai group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given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ce,once again raise the employment rate.
Schizophrenia;CBR;Treatment
R749.3
A
1674-0742(2016)06(b)-0071-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7.071
2016-03-15)
姬祥龍(1976-),男,山東棗莊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社區常見病的診療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