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孟憲軍,王月華,顏廷才,張 琦,汪艷群,孫希云,馮 穎
(沈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遼寧沈陽 110161)
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李 斌,*孟憲軍,王月華,顏廷才,張 琦,汪艷群,孫希云,馮 穎
(沈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遼寧沈陽 110161)
通過比較基于問題學習法(PBL)和傳統教學法在“果酒釀造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經過調查問卷和考試成績的統計與分析,結果表明PBL教學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同時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果酒釀造學”課程教學質量,因此PBL教學法適用于“果酒釀造學”本科教學。
PBL教學模式;果酒釀造學;評價
隨著學科知識來源的多樣化和學習方式的多元化,學生和家長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爭議越來越強烈。面對浮華的信息時代,外界誘惑日異增多,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尤其重要。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Barrows為提高教學質量,于1969年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學醫學院所進行的一種代替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1]。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由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圍繞教師設定的題目,自己創造問題、分析問題,通過搜集、學習相關資料,進而一步一步解決問題。PBL教學模式注重思維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思想。目前,PBL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的學科領域,如工程、建筑、商業、教育及社會工作領域。近年來,PBL教學模式在功能性食品、食品營養、醫學、法律和計算機等專業高等教育領域已有報道,但在果酒釀造學專業的實踐應用尚未見報道[2-5]。
“果酒釀造學”是釀造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競爭力的增大和消費者對果酒產品要求的提高,社會對果酒釀造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多。而做好果酒釀造科學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學好“果酒釀造學”這門課程對培養果酒釀造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利用絕大多數的課時給學生灌輸專業知識,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6-7]。而PBL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快、更輕松、更牢固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專業知識,在學習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8-9]。
1.1 實施對象
為探索PBL教學模式是否能提高“果酒釀造學”的教學效果,實驗選取本科2013級3班和4班2個班級,分別以PBL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
1.2 實施方法
1.2.1 課前準備
(1)PBL教學模式。根據“果酒釀造學”的教學任務,教師布置或提出問題,如設計一種果酒釀造工藝。學生自由分組,每組5人,每組由組內成員推薦1名負責人,負責小組分工,分工包括查閱并分析資料,翻譯并校對資料,課件制作和代表發言(推薦輪流交換角色,讓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負責人要動員組內成員,使小組每個成員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并配合工作,使每個小組都充滿凝聚力,為相互交流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經過交流、商榷,確定自己小組的主題(問題)。主題確定后,指定的成員首先通過圖書館或互聯網收集相關書籍、檢索和查閱相關文獻、搜索網站上的相關知識,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校對,再經過進一步的交流、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詳細方案。方案確定后,負責課件制作的成員利用PPT等辦公軟件將詳細方案做成課件。各小組準備好課件后,提前2~3 d將課件交給教師檢查。教師根據各小組主題內容的完整性、科學性、創新性和可靠性,引導小組成員開拓思維,并對課件進行改進。最后,確定時間,各組以最佳狀態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要求組內每名同學深入理解本小組主題內容)。
(2)傳統教學模式。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備課,學生根據教材課前預習下節課教師的授課內容。
1.2.2 課堂實施
(1)PBL教學模式。每組以PPT等方式向全班學生展示成果,時間限時25~30 min。成果展示完畢后,大家相互討論、學習,時間為15~20 min。討論期間,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問題或質疑,本組成員可解答,并由教師引導學生聽取正確的信息。每組展示結束后,其他各小組成員根據內容的完整性、可行性、創新性及PPT制作等情況,為該小組打分,滿分50分,包括內容的完整性10分、方案的可行性10分、工藝的創新性10分、PPT制作10分和主講人的講述情況10分。該成績占課程成績的30%。這一環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作為配角,為大家提供一個輕松、愉快、密切的學習和交流平臺,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探討中集思廣益,從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重要的是學得扎實、牢固。同時,這一教學方式為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進而增進學生、師生之間的情感。
(2)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作為課堂上的主角,采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傳授、灌輸專業知識;學生課堂上聽講、課后復習、考試。
1.3 教學效果評估
參考田金徽等人[10]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以問卷調查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主觀指標,以考試成績(卷面成績)作為客觀指標。
1.3.1 問卷調查
課程結束后對全體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不計入考試成績),通過問卷調查(100份),了解同學們對PBL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的看法、意見、接受情況以及對教學模式的希望。教師可通過總結調查問卷的結果,得出PBL教學法在“果酒釀造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PBL教學法進行改進。
PBL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調查問卷結果見表1。

表1 PBL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調查問卷結果 /%
1.3.2 考試成績
PBL教學組和傳統模式教學組均采用閉卷的考試方式,試題相同。教師根據“果酒釀造學”教學大綱命題,試卷滿分100分,題型包括名詞解釋(20分)、填空題(20分)、簡答題(30分)和論述題(30分)。
1.4 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問卷調查
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大部分同學認為PBL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圍繞教師布置的任務,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主題方向有針對性地學習,從而能更扎實地學習知識、更好地完成任務;大部分同學認為PBL教學模式能夠提供更活躍的課堂氣氛,每個人可以自由暢談自己的觀點,沒有傳統教學模式單純聽課帶來的沉悶氣氛;67%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可以在信息搜索的過程中,通過查閱相關書籍和網絡搜索,學習到比書本上更多、更廣的知識;92%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更能幫助他們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更能提高實踐能力;大部分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能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絕大多數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此外,81%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中的實施,然而19%的學生表示并不完全接受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課程中的應用,原因是PBL教學模式花費學生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部分學生建議在“果酒釀造學”的教學中可以將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
2.2 考試成績
PBL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期末考試各部分平均成績見表2。

表2 PBL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期末考試各部分平均成績
在名詞解釋部分,PBL教學組平均成績比傳統教學組高1.8分,但2組并無顯著差異(p>0.05)。然而,在填空題、簡答題和論述題部分,PBL教學組的平均成績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p<0.05)。此外,PBL教學組學生的總成績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學生的總成績(p<0.05)。試驗結果說明,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專業知識的綜合論述能力。
通過總結調查問卷結果可知,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助意識。大部分學生表示可接受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教學中的應用;少部分學生建議將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應用到“果酒釀造學”教學中。通過對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發現PBL教學模式在“果酒釀造學”中的應用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雖然PBL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較好的評價,但是PBL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去查閱資料;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成績會有所下降。因此,在“果酒釀造學”課程教學中,可以嘗試將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即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選擇重點章節穿插應用PBL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交流,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吸收重點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陳曉丹.PBL教學模式對非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36(4):68-72.
[2]王莉,李斌,王韌,等.PBL教學模式在“功能性食品”課程的應用 [J].農產品加工(上),2016(2):86-88.
[3]劉崑.PBL教學方法在功能性食品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4):103,162.
[4]郭紅輝,何麗君,鐘瑞敏,等.PBL教學法在食品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 [J].廣西輕工業,2011(3):122-123.
[5]劉春城.PBL教學模式在工程訓練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4):158-161.
[6]趙海濤,劉繼和.“基于問題的學習”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 [J].外國教育研究,2007,34(12):53-57.
[7]張韻姣.慕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 [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8]黃亞玲,鄭孝清,金潤銘,等.PBL教學模式探索 [J].醫學與社會,2005,18(6):56-57.
[9]周忠信,陳慶,林藝雄,等.PBL教學模式的研究進展和現實意義 [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72-74.
[10]田金徽,劉愛萍,申希平,等.PBL教學法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1):39-43.
Evaluation on Effectiveness of PBL Application in 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 Teaching
LI Bin,*MENG Xianjun,WANG Yuehua,YAN Tingcai,ZHANG Qi,WANG Yanqun,SUN Xiyun,FENG Ying
(College of Food,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61,China)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of 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 is compared in this study,aiming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PBL mode in 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 teaching.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and examination suggest that PBL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 and team consciousness effectively,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scores.PBL teaching make benefi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Therefore,PBL teach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
PBL teaching mode;Fruit Wine Brewing Science;evaluation
TS201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11.024
1671-9646(2016)11a-0077-03
2016-09-26
李 斌(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漿果深加工及功能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