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周曉馥
【摘 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師范生職業道德素質、學科知識素質、教學能力素質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并根據生物師范生應具備的教師素質和在職教師的建議,提出構建職前期生物教師素質結構的合理化意見。包括設置與中學生物密切相關的課程,加強教育實踐活動,重視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推廣等方面,為高師院校培養高素質生物師范生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職前期生物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學科知識素質;教學能力素質
教師促進教育平等與公平的重要保證,是一切重大教育變革的核心力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提升。研究職前期生物教師的素質結構促進生物教師專業發展,是基礎教育發展中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在吉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研究對象為生物科學本科生,分別針對不同年級生物師范生進行問卷調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基礎教育教學的現狀,為進一步推進職前生物教師教育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職業道德素質
1.1生物教師職業認同感
生物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生物教師或師范生個體,發自內心的認可自己所學習的專業,并從中找到自我價值。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是教師職業情感最基礎的源動力,為將來的教師職業發展做好心理準備。
1.2生物教師道德理念
教師道德簡稱“師德”,教師工作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性,教師擔負著協調與學生、家長和同事關系的重要作用。對于師范生來說,教師的道德理念培養應著重培養師范生尊重和愛護學生的人道精神,遵守教師職業規范和法規,培養師范生具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緊跟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1.3學科知識素質
生物課程應遵循“全體面向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共同理念,這要求職前期生物教師做到學會尊重每位學生,公平分配學習資源,注重因材施教;理解探究性學習的內容,明確教師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學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形成辯證的科學思維,善于將科學、技術和社會相關聯。
1.4教學能力素質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其主要內容是教學的內容、過程、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教師專業化的必備條件,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培養和發展生物師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高等師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調查與訪談
每份問卷的前6題為師范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所在年級等;7至30題分別調查師范生職業道德素質、學科知識素質、教學能力素質相關情況。其中,女生142名、男生19名;大一學生的有效問卷29份,大二48份,大三58份,大四26份。
3.結果分析
3.1職業道德素質調查分析
師范生認可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重要性,普遍認為職業道德對教師教學生涯具有重要的意義。隨入學年限的增長、理論實踐課程的學習,師范生對生物專業的認同度、教師職業的認同度逐漸增強,但最終效果并不理想。
3.2學科知識素質分析
師范生對學科專業課的掌握程度較好,一多半同學能取得良好以上的學習成績師范生對于學科知識安排的滿意程度較高,但是生物實驗操作能力不足。在生物相關教育學知識方面,大一年級掌握的教育學相關知識量最少,隨入學年限逐漸增多,知識量儲備情況仍不夠理想。
3.3教學能力素質分析
在教學技能方面,師范生粉筆字技能、普通話技能和多媒體運用技能掌握程度普遍較好,但是設計教學的技能掌握欠佳,女生的教學技能普遍強于男生;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隨年級增長,生物師范生教育科研能力逐漸增強,但表現仍不夠理想;在實驗能力方面,只有少部分師范生能獨立進行生物實驗教學。
4.結論與討論
生物教師對職業的認同和專業意識與教師行為的發展密切相關,這就要求師范生必須具備對生物學科很強的熱愛以及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加強師范生的師德教育。首先,學校應適當開設與教師職業道德相關的的必修課,并豐富師德內容的宣傳方式,提升師范生對師德知識的興趣。其次,校方應增加生物知識講座的數量,并鼓勵學生成立生物社團,增強生物師范生對生物專業的認同。此外,還要使教師職業道德成為教師的內在信念和自覺行為,引導師范生積極的教師職業價值觀,鼓勵師范生參加多樣的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Z].2010
[2]袁金秀,吳鑫德,易婷.角色領悟與中學教師職業倦怠[J].教育論壇,2010,25(2):122-125
[3]蹇世瓊.生命歷程理論視域下教師認同發展軌跡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博士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13
[4]Sanne F. Akkerman, Paulien C.Meijer. A dialogical approach to conceptualizing teacher identit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1(27):308-319
[5]李英,劉向利,宋曉平.21世紀美國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其特點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1(06):174-175
[6]劉延申.美國高等師范教育改革簡述[J].教育研究,2001(10):74-77
[7]王曉輝.新課改下的教師道德建設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0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