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方法,選取A公司2006年至2014年之間的相關數據,分析其資本結構及演變情況。
關鍵詞:資本結構;案例;股權
一、資本結構理論概述
1.概念
資本結構,通常被定義為“公司常用資本工具的組合模式及構成”。而關于資本工具的分類和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大體來說分為三類。一是指股權資本與債權資本之間的結構關系,二是指公司的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之間的關系,三是指對股權資本與債權資本進一步細分,研究其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因為本文的研究需要與公司宏觀層面的經營績效結合起來,所以采取第一種更為宏觀的資本結構定義,即股權資本與債權資本比例之間的關系。
2.理論發展
資本結構的理論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分別是舊資本結構理論階段和新資本結構理論階段。在舊資本結構理論階段,學者從1952年開始展開對資本結構的研究,并產生了凈收益、凈經營收益兩大理論和傳統資本結構理論。該理論發展到70年代,逐步產生了以MM理論為主的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其中,該階段的稅差學派主要研究稅收差異與資本結構之間的相關性關系,財務困境成本理論學派則側重于研究破產成本與資本結構之間的相關性關系。
理論發展到70年代后期,新資本結構理論誕生。該理論的基礎是信息不對稱,包括代理理論、優序融資理論、信號傳遞理論等。該階段的理論主要認為,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的運營及經營績效存在著深遠的影響。需要把代理和信息不對稱的相關研究成果,納入到資本結構研究當中。
二、案例分析--以A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1.A公司基本概況
A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同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產品開發,產品生產銷售,大型室內外項目建設等。公司體量龐大,資本結構復雜,具有研究的代表性。近十年來,A公司的主要資產投入到產品的開發研究、市場開拓和營銷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A公司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當中,所面臨的風險及潛在的不可控因素較多,造成公司的經營戰略進行了兩次較大的調整,造成公司的投資結構、融資結構等相應地發生變化,經營效益起伏較為明顯,對于分析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2.A公司資本結構分析
本文選取A公司2006年至2014年之間的相關數據,分析其資本結構及演變情況。因為從2006年以來,A公司的業務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發展階段,使用該階段的最新數據,分析其近十年來的資本結構及盈利的變化情況,具有典型意義。
(1)投資結構分析
通過A公司2006年至2014年的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抽取其中與投資有關的數據,得出表1:
由2006年-2014年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可知,A公司2006年-2014年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量,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遞增階段,從2006年至2009年持續增加,2010年年迅速回落;2010年至2012年持續增加,到2013年迅速回落;2013年至2014年又迅速增加。從中可以看出,A公司2006年以來的投資戰略經歷了三次大的調整,分別用于適用不同階段的經濟形式和市場環境。在各個調整時段內,投資額度增加較快。但不同投資時段內,投資額度大起大落,容易造成公司投資和資產存量的不穩定。近十年來,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控制在3億-18億之間,極差達到15億,數值龐大,而且多是在兩三年內就實現了一次從極小值向極大值的增加,變化速度快。可知A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極不穩定。
由2006年-2014年長期股權投資可知,從2007年至2009年,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穩定在2億左右。2010年,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迅速上升到接近8億,成為2009提的4倍。其后四年,A的長期股權投資緩緩上升,逐步穩定在95億左右的水平。可知,在2010年,A經歷了一輪大規模的股權投資熱潮,投資數額訊速增加。而在2007年至2009年,以及2010年至2013年這兩個時間段內,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結構具有穩定性。
由2006年-2014年投資收益可知,A公司2006年的投資收益為-197萬元,是最近十年當中唯一一個負值。從2007年到2012年,A公司的投資收益基本穩定在0.2億左右,除了2008年高達3.8億。2008年A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達到峰值,而長期股權投資數值小且處于穩定期,可見2008年的高投資回報率,與A公司加大了投資的現金流出有著密切關系。從2012年至2014年,A公司的投資收益開始以每年新增9千萬的速度,迅速增加,到2014年達到一個2億的新峰值。可知,A公司的投資收益相對穩定,并于近年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2)融資結構分析
通過A公司2006年至2014年的現金流量表,抽取公司的融資活動現金流入表,并結合A公司披露的信息,分析現金流入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關聯人士借款和信托借款所占的比重,如表2:
表2 A公司2006年至2014年融資現金流入及比例
由A公司2006年至2014年融資現金流入可知,2006年至2014年,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呈現出先減后增再減的趨勢。從2006年到2009年,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從14億降到了11億左右。2009年至2011年,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從12億逐步增加到17億。2012年與2011年基本平穩。其后兩年,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迅速下降,至2014年達到近十年的最低值5億。可知,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起伏較大,融資狀況不夠穩定,而且近三年來A公司的融資現金流入迅速減少,融資效益減弱,資金流轉的壓力加大。
由近十年的現金流入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關聯人士借款和信托借款所占的比重可知,從2006年至2014年,A公司現金流入結構中,銀行及其他存款的比例逐年上升,從2006年的31%上升到74%,占據融資結構的主要成份;關聯人士借款的比例基本穩定,且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信托借款所占的比例波動較大,呈現出先減后增再減的趨勢,總體穩定在24%左右。
計算2006年至2014年A公司三類主要融資模式的比例均值,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占比52%,關聯人士借款占比5%,信托借款占比24%,其他類型融資額度占比19%。由此可見,A公司近十年的融資結構基本合理。
(3)股權集中度分析
根據A公司披露的流通股東情況顯示,A公司超過64%的股權集中在其控股股東手中,另有17%的股權集中于一家股東,其他各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均較少。這表明A公司的股權結構非常集中。
(4)股權流通性低
A公司2011年-2014年流通股及非流通股的比例如表3:
由數據可知,2011年至2013年,A公司的非流通股的比例,始終高于流通股的比例,而且兩者的差距正在不斷擴大,從2011年的相差13個百分點,擴大到了2013年的相差近20個百分點。
(5)流動負債比例較高
A公司2006年-2014年流動負債情況如表4:
由數據可知,從2006年到2014年,A公司的流動負債的數值,在總體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2006年到2008年遞減,2009年至2012年遞增,2012年至2014年先減后增。至2014年,A公司的流動負債達到了167140萬元,是2006年流動負債數額的3倍多。總體來看,A公司的流動負債數額較大,而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公司的流動負債在資產結構當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公司資本結構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
三、結論
本文通過數據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運用A公司2006年-2014年的資本結構的指標數據,對資本結構的相關理論進行了實際的應用和分析。目前,A公司的資本結構依然存在較大的問題。對此,A公司需要適度提高負債比率,完善大股東股份比例,提高公司的財務管理水平,實施資本結構的動態優化。
參考文獻:
[1]張世龍,金玉梅,范作冰.浙江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2]潘玥,臧敦剛,吉陽.基于PLS回歸的農業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5,9.
[3]趙昕,潘艷艷.我國涉海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J].中國漁業經濟,2014,3.
作者簡介:陳雯(1990.05- ),女,漢族,貴州貴定人,貴州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就職于貴州金沙古酒酒業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審計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