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南京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南京 211167)
水電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對技術效率影響的實證
陳潔
(南京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南京 211167)
固定資產投資同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水電產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支撐產業,其固定資產投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文章剖析技術效率的內涵,運用隨機前沿分析方法研究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的影響,選用2005—2014年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板數據,實證分析了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研究表明:技術效率受到水電產業固定投資正影響顯著,西部地區的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略高于東部及中部地區,但西部地區的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貢獻卻遠低于東部及中部地區,導致西部技術效率水平最低,并且區域間差距具有繼續拉大趨勢。
水電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效率;隨機前沿分析;對數生產函數
近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穩步增長。2015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55159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6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55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8%;第二產業投資224090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投資311939億元,增長10.6%。在第二產業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26621億元,增長16.6%,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從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228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7%;中部地區投資139904億元,增長15.7%;西部地區投資137353億元,增長9%;東北地區投資40033億元,下降11.2%。未來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水利建設、節能環保等仍將保持持續增長。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水利、電力產業的發展是農業和工業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2014年,水利管理業固定資產投資6290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中央水利投資1627.2億元,同比增長15.6%。2014年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已分解落實水利建設項目15152個。在對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中,學術界已經證明固定資產投資同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1-6],即固定資產投資率越高,經濟增長速度越快。
本文基于隨機前沿分析模型,選用2005—2014年我國31個省、直轄市水電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總投資、從業人數等面板數據,對各省、直轄市歷年技術效率及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程度進行測度,聚類分析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區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的影響。
學術界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C-D)或者對數函數測度技術效率。由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計算簡單,在實際中運用較為廣泛,但在該函數中各生產要素產出彈性固定以及技術中性條件對其運用有較大限制,因此,若運用C-D函數衡量水電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對我國各省、直轄市技術效率的影響將產生較大誤差。對數生產函數有效避免了傳統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不足,因此,本文采用對數生產函數測度水電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對我國各地區的技術效率的影響程度。
本文的隨機前沿對數生產函數模型[7]為:

其中,Kit為第t個時期第i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固定資本投入;Lit為第t個時期第i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勞動投入;uit表示第t個時期第i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技術效率水平,服從非負斷尾正態分布,uit~N (mit,)(mit與分別為uit的均值與方差),即uit≥0;其中:

zit為p×1階技術效率的影響因素向量,δ為1×p階待估參數向量。vit為隨機誤差項,反映非可控因素對產出的影響,服從對稱的正態分布,即vit~N(0,)(為vit的方差)。
生產的技術效率TEit可表示為:

其中,Xit=(Kit,Lit),為投入向量。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文選取2005—2014年跨度10年的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板數據,共1271個數據。所有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鑒(2006—2015年)》。模型(1)中選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總值(GDP)表示產出指標,固定資本總額表示資本,就業人數表示勞動力投入。
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對水電投資的研究選用2005—2014年度31個省、直轄市水電產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表示。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城鎮登記注冊的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及個體戶進行的計劃總投資50萬元及5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投資。由于我國各省、直轄市經濟規模不同,為使各地區間水電產業投資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水電產業投資對我國技術效率的影響指標采用各年該地區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各年該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表示,分別為模型(2)中的z1t、z2t。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表示水電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在所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中的相對地位;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表示一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該地區GDP的貢獻。

表1 2005—2014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水電投資的比較
本文假設我國各地區技術水平相同,這是因為同時期各地區間存在技術外溢。選用2005—2014年度我國31個省、直轄市面板數據對隨機前沿分析模型進行估測,以反映我國水電投資動態特點。
2.2 技術效率測度及水電投資對其影響的評估
按照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對我國2005—2014年水電投資進行聚類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z1t為第t年該地區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z2t為第t年該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
依據隨機前沿分析模型(1)至模型(3),運用FRONTIER 4.1軟件,對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及影響因素回歸模型相關參數進行估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技術效率測度模型相關參數估計
據表2,資本的產出彈性為0.772,勞動的產出彈性為0.277;即年均固定資本存量增長1%,可促進GDP上升0.772個百分點,年均從業人員增加1%,可促進GDP上升0.277個百分點。通過比較可知,資本投入在我國經濟總量增長中仍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這一結論與目前的主流看法是一致的[8]。由此可以看出,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
參數δ1=-2.576,δ2=-0.013的符號均為負,與預期相同,說明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以及該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都反映了水電產業投資指標對我國技術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從δ1、δ2的絕對值來看,δ1的絕對值大于δ2的絕對值,說明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指標對提高我國技術效率的作用更大,因此,增加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在固定資產總投資中的比例將快速提高我國各地區技術效率。
由表2可知,我國各省、直轄市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分析模型及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影響的回歸模型為:

計算分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GDP、固定資本、勞動、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運用FRONTIER 4.1軟件分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技術效率面板數據,計算得到2005—2014年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技術效率,如表3所示。

表3 2005—2014年我國各省、直轄市技術效率
對我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技術效率結果按照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聚類分析,計算各地區用電技術效率平均值,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2005—2014年我國各區域技術效率平均值
2.3 結果分析
根據表1至表4的統計結果,得到結論:
(1)從我國水電投資的比較情況看,2005—2013年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逐年減少,2014年大幅度提高。三大地區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序為西部、中部、東部地區;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總體增長,三大地區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東部、中部、西部地區。
對于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總體逐年減少,說明盡管我國電力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加,但增加規模和速度略低于其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水平,因此,對于水利、電力關系到國計民生基礎的支撐產業,應繼續加大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盡管西部地區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較東部、中部地區少,但由于西部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額較小,因此,西部地區的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與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最高。
對于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總體逐年增長,說明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地區GDP的貢獻越來越大,加大水電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有利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地區GDP貢獻的排序與三大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從高到低分別為東部、中部、西部地區。
(2)從2005—2014年我國技術效率平均值來看,東部高于中部地區,中部高于西部地區,且隨著時間推移,地區間技術效率差距拉大。因此,中部和西部地區應大力促進技術效率提高,以縮小與東部地區差距,促進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我國各省、直轄市2005—2014年技術效率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市從前到后依次為上海、北京、山東、江蘇、海南、河北、遼寧、浙江、天津;排名后10位的省、市從前到后依次為新疆、內蒙古、陜西、廣西、重慶、四川、山西、西藏、寧夏、青海。對于排名后10位的技術效率較低地區,政府的投資與扶持應以提高技術效率為目標,避免以粗放低效率的方式盲目增加投入;對于技術效率高的地區,因為產業的產出接近于最大可能性生產邊界,提升效率的空間有限,因此,政府應側重于扶持促進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的技術創新項目。
(3)從水電投資與我國技術效率的關系來看,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以及該地區GDP與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都反映了水電產業投資指標對我國技術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水電產業固定投資對技術效率的正影響顯著,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指標對提高我國技術效率的作用更大。
我國西部地區的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略高于東部和中部地區,但西部地區的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貢獻卻遠低于東部和中部地區,因此,西部地區的技術效率水平最低。西部地區應完善水電產業結構,充分配置區域資源,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西部地區技術效率。
我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盡管技術效率水平較高,但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較低,特別是東部地區為我國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最低的區域。東部和中部地區水電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落后于區域其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平均水平,而對于水利、電力等基礎產業應優先加快發展。因此,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技術效率有提高空間和途徑,應較大幅度增加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以促進區域經濟迅猛發展。
本文基于對技術效率的內涵分析、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影響的隨機前沿分析,實證分析了2005—2014年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電投資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研究認為,水電產業固定投資對技術效率的正影響顯著,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指標對提高我國技術效率的作用更大。我國西部地區的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該地區固定資產總投資比略高于東部和中部地區,但西部地區的單位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貢獻卻遠低于東部和中部地區,所以,西部地區的技術效率水平最低。因此,西部地區應完善水電產業結構,充分配置區域資源,以提高區域技術效率;東部和中部地區應較大幅度增加水電產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以促進區域經濟迅猛發展。
[1]王成勇,柯蓉.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周期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5,(8).
[2]陳永娟.莆田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1).
[3]邢亞彬,許長新.文化產業投資對江蘇區域經濟的溢出效應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3,(12).
[4]符靜.基于DEA的中國服務業效率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碩士論文,2007.
[5]潘嗥.經濟增長的技術效率差異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6]詹平原,陳潔.我國海外水電投資的灰色預測分析[J].求索,2012,(9).
[7]孫文杰.中國勞動報酬份額的演變趨勢及其原因——基于最終需求和技術效率的視角[J].經濟研究,2012,(5).
[8]陳宗富.基于隨機生產前沿方法的農業技術效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15,(20).
(責任編輯/劉柳青)
F206
A
1002-6487(2016)23-0133-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9058);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3EYD024);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3SJD790009);南京工程學院創新基金資助項目(CKJB201211)
陳 潔(1977—),女,山東濟寧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能源技術經濟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