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月賢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把潛能生轉化工作視為班級日常管理的重點,樹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念,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發展提高的能力,切實關注潛能生的愛好、興趣、特長、表現等,積極地對待他們,把他們看作是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品原材料,在對他們的轉化中堅持精雕細琢,因材施教,挖掘潛能生頭腦中的智慧火花,定目標、找出路、求發展,培養他們認真負責、勇于擔當、實事求是的奮斗精神,讓潛能生在“分層教學”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真心換真情——溫暖與感動同行
潛能生在班級常常遭到冷落和遺忘,致使他們喪失進取的勇氣,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在生活細節上給予他們溫暖與感動,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班級存在的價值,激發進取的內動力,讓他們自覺釋放積極要求進步的真心,這個環節正是班主任老師為潛能生創造健康向上的美好氛圍的關鍵環節,是打開潛能生心門的金鑰匙。
其實,任何一個學生的內心都希望進步,特別是潛能生,他們的內心比較脆弱,班主任要成為情感豐富的“育人者”,養成與不同層面學生交流的習慣,從而走進孩子活動的大千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建立“命運共同體”,促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最后達到“煉出整爐好鋼”的目的,這就需要班主任有意識地摸索轉化潛能生的方式和方法。班主任實踐經驗告訴我:溫暖與感動能讓潛能生在心中開花,在夢中微笑,在行動中向好,在自信中面對學習和生活。他們開始對前途持有樂觀向上的態度,心理承受力不斷強化,這時的潛能生進取的“真心”才從真正意義上得到了還原,這是良好的媒介和手段,值得我們去揣摩。
小叢是我班的一名潛能生,其父母離異后無人看管,只好寄宿在姑姑家,由于姑姑忙于生意,疏于對他的管教,使小叢放蕩無羈,染上了很多惡習,上學遲到、早退,上操懶懶洋洋,上課頂撞老師……在班級和學校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許多人建議我把他“勸退”,可他還是個孩子,剛升初中時又有很高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轉化空間,如果把他推向了社會,他會更加無拘無束,甚至破罐子破摔。于是,我特別為他設計了一套轉化方案,在了解他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從互相認知開始,與他建立起真摯的師生感情,讓他”親其師信其道“,讓他能夠有機會把苦衷和現實需求表達出來,為今后的“互動”鋪陳。
由于種種原因,潛能生往往多疑、任性、嫉妒、偏執、敏感,因此在與他交談時,我十分注意把握分寸,努力從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在一些問題上與他達成共識……這種設身處地式的交流方式,讓小叢很快從內心接納了我,并認真考慮我所提出的建議,慢慢地,小叢在行為上有了很大變化,不僅變得越來越懂事,而且也在班級交到了好朋友。我還經常在工作之余約他到我家里玩兒,給他做喜歡吃的飯菜。在他過生日時,我還用心為他制作了五顏六色的小卡片,上面寫滿了祝福和希望的話,我的“苦心”終于感動了他,他與惡習漸行漸遠,走上了正軌,學習成績也大幅度提高。所有這些,都與教師用真心來對待學生分不開,雖然他們是孩子,但他們也能很敏銳地覺察出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要想真正地轉變學生,教師就要拿出十分的誠意。
●熱心促成長——信任與尊重兼容
一般說來,潛能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后于其他同學,所以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常常在師生面前抬不起頭,一度消極沉悶,甚至有時故意違反學校或班級紀律,以此掩蓋內心的壓抑、煩躁、恐慌,表面上顯得堅強無比,其實心里防線十分“脆弱”。這時特別需要班主任老師的信任和尊重。一次委托,一個眼神,一抹微笑,往往就能撫慰他們的心靈,改變他們對班主任的看法,從而喚起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表現出他們進取向上的極大熱心。例如,讓經常遲到的潛能生負責點名,讓不愛勞動的潛能生當勞動委員,讓偷竊過東西的潛能生管理班級財物……
笛卡爾說:“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這說明尊重是相互的,作為班級管理的設計師——班主任,如果能設身處地的為潛能生的發展著想,同樣會換來這些“潛能生”對班主任的尊重,班主任則會用新視角、新觀點、新舉措看待、分析、解決問題。長此以往,班主任也一定會受到潛能生的信賴,他們平時的抵觸情緒會慢慢消失,進取的熱心將會不斷升級。
班主任老師還要全心全意呵護每一個潛能生,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進取心、責任心、自信心。并用和平、愉快、友好的方式支持他們。在情感上要多投入;在學習上要多輔導;在生活上要多關心。讓他們時刻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愉悅的心情油然而生。
班主任要及時為他們設立期待目標,并對每一個潛能生進行“發展預測”。通過對他們情感的滲透和催化,最后把教育的要求轉化成潛能生自己的內部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潛能生的“潛能”會逐漸顯露出來,他們會改變以往的消極態度,自覺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習慣。
●決心須堅定——展示與激勵并舉
班主任是潛能生靈魂的工程師。要學會運用各種激勵手段調動潛能生進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平時要多深入,多體驗,多溝通。堅持有意向地觀察他們行為的每一個細節,堅定他們轉變的信心與決心。
小錢同學文化課成績比較差,但他愛好美術,我就把他的優秀作品展示給班級學生,通過這種宣傳方式增加他的“知名度”,不斷放大 他的“閃光點”。這樣做會讓他的表現行為更積極,并在內心產生新的向往,進取的決心就更加堅定了。再如,小越同學是我班潛能生中的特殊“人物”,在平時的學習中很“低調”,我就讓他在“班活”中自我展示,擴大“向外”的影響力,有意喚起他人的注意,堅定潛能生進取的決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為都是以追求需要的滿足為目的,需要是人行為積極性的源泉,沒有需要就沒有人的行為。由此看來,心理疏導對于潛能生來說,如同久旱逢甘霖。由于潛能生在學習方面還具有很大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還需要班主任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采取“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把總的目標分化為若干個經過努力就能實現的小目標,讓激勵的作用更突出、更奏效、更明顯。
潛能生需要嚴師,更需要慈祥、寬容的班主任,因為這樣的班主任懂得“用蹲下來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工作起來就容易與他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大家都知道,潛能生多是問題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定型,對一些問題有不到位的看法或行為上有不恰當的表現,也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并采取先進、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讓他們不斷走向進步。
反之,如果教育方法不當,就會把他們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因此,班主任要以潛能生的進步為著眼點,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水平,做到“嚴而有愛、嚴而有信、嚴而有度”。在師生互相信任中,反復抓,抓反復,用師愛的力量堅定潛能生進取的決心,最后達到轉化的目的。
其實,在人生奮進的過程中難免遭受挫折,潛能生也不例外,那么,怎樣才能把潛能生的“挫折”化作追求夢想的動力,是擺在“新課改”環境下班主任工作的難點,作為潛能生的責任幫扶者,光懷有“恨鐵不成鋼”的急迫心情還不行,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把“鐵”煉成鋼,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努力造就適合潛能生的生長情境,從而引導他們走上光明、輝煌、有意義的人生之路。這是每一個班主任老師的愿望,也飽含著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潛能生春風般的潤澤,以及由博愛而生發的教育技巧。
教育離不開“愛”,多幾把積極評價的尺子,就多幾個潛能生被轉化,這些獲得“新生”的潛能生一定不負眾望,發揮自身“潛能”,展示蘊藏的力量,從容自信地大步沖向成功的彼岸。當他們驀然回首時,依然牢記一個信條——挫折與夢想守望,這是潛能生不可改變的銘心,將永遠激勵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總之,轉化潛能生是一項與時俱進的教育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挑戰性、復雜性。需要班主任潛心研究,大膽探索,因材施教,不棄不舍,這對提高班級管理水平,鞏固有效課堂教學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需要班主任堅信潛能生的“潛能”,用“愛”挖掘他們的智慧,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潛能生的道德認識水平,并把道德行為上升為一種習慣養成,從而,凈化潛能生的思想,培養潛能生的能力,增長潛能生的才干,讓他們的學習更進步,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讓他們的世界更美麗,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斷拼搏!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十二五”期間教育科研規劃一般課題(XHY112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