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軍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對于小學生而言,信息技術是具有極強趣味性的一門課程,他們期盼著每一天都有信息技術課。然而小學生不易集中注意力,自制力較差。因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信息技術授課教師是很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的,這對于上課效果的取得無疑形成了阻礙。由此,筆者將對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設計進行闡述,以期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持續提高,幫助教師盡快達到教學目標。
一、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必要性
(一)與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發育特征相適應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他們發育得都還不夠成熟,因而難以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但是,微課的出現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對于微課而言,其主要的載體之一是視頻,將教師對于某一個知識點所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部記錄下來,并且微課課程設置的時間較短,往往在5至10分鐘以內,適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提升起來。
(二)有助于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
在新課標的要求之下,教師在采用微課教學方式時,必須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評價課堂教學結果、設計課程結構以及指導學習過程等方面,而對于小學生的要求更多地則是在學習任務的完成方面。運用微課教學,學生具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自由選擇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實時有效地了解自身對于知識點掌握的情況,還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若學生發現自己有哪一方面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夠牢固,就可以借助視頻進行反復學習,直到將知識點全面掌握,。
(三)有助于減輕教師重復性教學的壓力
筆者經過多方走訪和調查發現,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小學里信息技術教師較少,因而他們所承擔的重復性教學壓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微課可以將自身教學的壓力減輕,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微課課程進行設計、對學生學習以及自身教學的過程進行評價和點評,從而循序漸進地取得教學成果。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設計和應用
(一)設計微課的原則
1.較短的時間,精準的內容。
前文中已經提到,小學生無論是在心理,還是在生理方面都不夠成熟,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將精力集中。因而對于有經驗的教師而言,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難易度有意識地對微課時間進行控制。通常情況下,微課時間應當被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如:若是只對鼠標鍵盤等內容進行講解,由于該內容較為簡單,只需將微課程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的范圍以內;對于一些畫圖、打字等課程教學,由于內容比較復雜,需要將微課程的時間延長到10分鐘左右;還存在一些特別復雜的知識點,此時需要對它們進行知識點結構的劃分,以各個小知識點為內容,一個個將它們錄制成微課,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
2.主題式切入,直接引入重點內容。
由于微課自身的特征是時間較短,要求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必須遵循主題式切入的原則,直接將教學重點插入微課之中,以便于能夠在第一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向進行引導。
3.豐富多樣的授課形式。
為了能夠快速、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形式時必須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或方式。由于微課的內容均是在課前就錄制完成的,因而教師不會受到來自于時間和教室環境的限制。這樣有助于更加豐富多彩地展現授課內容。教師不但能夠口述授課,還可以以視頻、演示以及動畫等方式向學生講解,有助于學生更清晰地了解。
(二)設計與制作微課的流程
1.設計微課。
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難易程度分解知識點,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能夠清晰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其次,設計合適的導入方式,如:教師可以通過懸念的設置、疑問的提出等方式作為微課的開篇,以此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再次,對課堂教學的流程和方式進行設計,如:教師可以對互聯網以及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行介紹,介紹的方式可以是多媒體的運用,也可以是口述,如需要對軟件正確的使用方式進行介紹,就需要在相關軟件的實際演示下進行;最后,教師在微課程教學后,需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對學生提出一些課堂要求、課后練習以及提問等。
2.制作微課的流程。
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的,微課有著多種多樣的制作方式。如:教師在微課教學中主要是以口述為主,那么便可以將教學的內容錄下來,隨后制作成視頻,再進行后期的制作,可以根據授課內容的需要,將一些動畫、圖片等素材加入到視頻中;若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演示,需要以幻燈片的形式將課件內容播放出來,則可以使用錄屏軟件,該軟件能夠有效、全面地將教師整個幻燈片播放的過程或者演示操作的過程記錄下來,也能將教師在課堂上解說的內容通過麥克風記錄下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畫圖工具或者手寫板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性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微課程的課件均是在上課開始以前就已經制作完成的,由于實際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會有很多的變動,如:學生突然提出問題等,此時教師需要及時地對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教學內容進行改正和調整,使課堂教學能夠與微課內容的設計相符合,以便于學生能獲得更多的知識點。
(三)應用在小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之中的微課
微課作為現代化的教學資源,是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已經制作完成的,因而教師必須根據實際課堂教學活動的情況,對微課件進行靈活應用,使微課不但能作為獨立的一種授課方式,還能對常規的授課方式進行補充,并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在開展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提出問題等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便能有效將本次課堂微課教學的內容引出來,隨后在利用微課傳授知識點。筆者認為微課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能夠作為常規教學模式的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它多變靈活的教學形式非常適宜于小學生思維、心理的發展,能夠將小學生對計算機技術學習的興趣高效地提升起來。此外,微課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獨立自學能力,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掌握到或者沒有掌握完全的知識點,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重復性的學習。
綜上所述,筆者對現代化的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之中的實踐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發現微課有以下特點:較強的趣味性、有針對性的知識點教學以及形式多樣的表現形式等,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相關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理解,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從而不斷增強學生計算機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微課的演示教學能夠有效對學生的模仿能力進行鍛煉,通過這樣反復模仿的練習能夠將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激發出來。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當代的小學生而言,是重要的一種學習手段。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新街第三小學)
■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