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水++黃少華++陳金花++晏峻
摘要 在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下,海南熱帶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也勢必催生出熱帶花卉文化的研究。基于熱帶花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索出熱帶花卉文化研究的有效途徑,為熱帶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 熱帶花卉文化;產業發展;必要性;可能性;研究途徑;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119-01
美麗中國是十八大以來億萬中國人的共識,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藍圖,海南省提出了從保護環境到發展生態經濟,從綠色崛起到打造美麗海南的發展戰略。在建設美麗海南的大背景下,將熱帶花卉種質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花卉產業必將成為海南的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1]。隨著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花卉文化也逐漸被重視。目前,海南省對花文化的研究還未見系統的研究和報告,其宣傳力度也比較薄弱。因此,為了適應海南熱帶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熱帶花卉產業鏈的可持續性,加強熱帶花卉文化的研究和建設已勢在必行。
1 熱帶花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從微觀層面來看,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有助于熱帶花卉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的增長;從宏觀層面看,熱帶花卉文化研究可以為國際旅游島開發和美麗海南的建設提供文化支撐,因此當下開展此項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1 為熱帶花卉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海南作為全國唯一的一個“天然大溫室”,具有發展熱帶花卉產業的獨特優勢,熱帶花卉作為海南重要的生態經濟型產業,必將得到快速發展。但由于海南花卉產業起步較晚,處于產業鏈條中的下游產業發展緩慢,花文化研究更是落后于國內外。用文化的力量來推動產業發展已是行業的共識。然而,海南挖掘熱帶花卉文化始終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狀態。因此,通過熱帶花卉文化的研究可以完善熱帶花卉產業鏈,促進產業高度融合;推進產業創新轉型,驅動花卉旅游產業的新興;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可以說,熱帶花卉文化的研究,必將為熱帶花卉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2-3]。
1.2 為國際旅游島持續發展提供新支撐
海南擁有極其豐富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如椰風、海浪、陽光、沙灘、溫泉、雨林等。然而,海南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因此在國際旅游島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要秉承“生態、綠色”的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海南省許多地方的旅游開發主要停留在觀光層次,要走向國際市場,旅游的功能結構還不盡合理,不能滿足多元旅游需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還需深入開發旅游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特別是熱帶花卉文化,既可以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又可以發展旅游經濟、提升旅游品質和層次。
1.3 為建設美麗海南提供新途徑
作為“美麗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美麗海南”在海南省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出。海南之美,在于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翠綠的叢林、遼闊的大海、銀色的沙灘,風景美不勝收。然而,海南之美更在于它的文化之美。從總的方面來說,文化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巨大軟實力。伴隨海南熱帶花卉產業的發展而展現出來的熱帶花卉文化更是海南文化應有之義,這種美的文化將直接引導著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從內在層面引領海南生態文明的建設,為美麗海南增光添彩。
2 熱帶花卉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屬于社會意識領域的文化,產生于一定的社會存在。熱帶花卉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具體形式,同樣也是需要特定的物質基礎。因此,開展熱帶花卉文化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基本條件,才使得該研究成為可能。
2.1 海南豐富的熱帶花卉資源為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質前提
依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的現有資料,可以看出海南島植物資源豐富,特有種才197 種,總數為4 500種左右,可被稱為“熱帶植物寶庫”。到目前為止,已經建立我國排名前列的熱帶花卉種質資源圃,收集保存資源2 500多種(品種),含85個科390屬。豐富的熱帶花卉品種資源,一方面為海南熱帶花卉產業的引種和開發提供重要的種質資源,另一方面也為熱帶花卉文化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熱帶花卉資源,這是花卉文化研究的物質前提[4]。
2.2 海南熱帶花卉產業和觀光農業發展為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提供了實踐平臺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不斷推進,熱帶花卉產業和觀賞農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海南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到8 133.33 hm2,花卉企業640家,已形成優勢明顯的主導產品和健全的發展體系。而熱帶觀光農業是以田園景觀和自然資源為依托,結合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拓展農業功能的新產業,全省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比較成熟的熱帶觀光農業也達到數百家。花卉文化既包含花卉的精神財富也包含物質財富,而花卉產業和觀光農業直接地創造了花卉中的物質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說,熱帶花卉產業和熱帶觀光農業成為熱帶花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也為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提供可靠的實踐平臺[5]。
(下轉第122頁)
(上接第119頁)
2.3 政府出臺推動產業發展各項措施為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
海南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海南省生態省建設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基本思路,出臺了《關于加快熱帶花卉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為《意見》),提出將全省劃分為4個花卉產業區,加強產業政策扶持,加速熱帶花卉產業建設。熱帶花卉政策的推出,就是要大力推動海南熱帶花卉產業的發展,熱帶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客觀上也促進了熱帶花卉文化的發展。因此,《意見》的出臺也就是意味著為開展熱帶花卉文化研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3 熱帶花卉文化研究的有效途徑
目前,花卉文化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總論性的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較為系統的花卉文化研究體系,而花卉文化的分論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傳統名花的研究,對熱帶花卉涉及很少。但是如何開展熱帶花卉文化研究,去滿足人們對熱帶花卉的需求,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3.1 熱帶花卉文化的形態
3.1.1 熱帶花卉文化的物質形態。熱帶花卉文化的物質形態是指以熱帶花卉為載體,并以實物形式呈現出來,反映一定文化現象和體現特定文化信息的形態。一是由熱帶花卉生物學特性決定的文化形態,包括花卉食(飲)品、花卉(香)醫療、花卉沐浴。二是由熱帶花卉物理性特性決定的文化形態,以熱帶花卉為主要材料,制作出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的花卉藝術品,包括花卉園林、花卉盆景、花卉展覽、插花、押花、花籃、花束、花圈、配花等。
3.1.2 熱帶花卉文化的精神形態。熱帶花卉文化的精神形態是指以觀念形式表現出來,以熱帶花卉為主要要素,體現特定文化信息的形態,是一種非物質文化形態。一是以花卉為審美對象而形成特定的理想、道德、價值取向等觀念性文化,可包括情愛婚育文化、福祿長壽文化、抒情明志文化、思鄉念土文化等。二是從文化符號來看,當審美對象與人類主體建立了固定的聯系時,熱帶花卉就構成了符號的形式,而相應的觀念就構成了符號的意義,可包括花卉文學、花卉藝術、花卉習俗等[6]。
3.2 熱帶花卉文化的特征
熱帶花卉文化是中國花卉文化的應有內容,除了具有中國花卉文化的一般性特征以外,還具有自身的特性。
3.2.1 審美性特征。中國花卉文化,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東方式的閑情文化。中國人把養花叫“玩花”,這一個“玩”字,表明“蒔花弄草”是一種閑暇活動。熱帶花卉在普通人群中最主要的是裝飾或點綴,美化居家環境。在蒔花弄草之余,更多的是欣賞花卉之美,以及花卉給予家居環境所帶來的美化、綠化功效,使得買花、種花成為一部分人的閑暇樂趣和審美追求[7]。
3.2.2 象征性特征。熱帶花卉資源豐富,用途廣泛,以致于人們現實生活經常都能看到花的存在,最為典型的就是看中其象征意義。無論是節慶時期還是平常日子,人們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渴望富裕、幸福、吉祥、長壽、子孫滿堂,而花卉就成為其化身,如金桔、金錢樹、發財樹、萬年青、富貴竹、平安樹等。
3.2.3 擬人化特征。泛人文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現實人生聯系起來。人們由于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在他們的潛意識深處,從來不把花木當作外在的自然物,而總是把它們當成與自己一樣有生命的活物看待。熱帶花文化也具有這一明顯的特征。就連花木命名也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如含羞草、仙人掌、旅人蕉等,僅從這擬人化的名稱,賦予了花卉人格化的內涵,就可見人與花木親密相間的程度。
消費是生產的原動力。江澤慧會長曾指出,花卉業提供的產品既是物質消費品,也是精神消費品和文化消費品,在大力發展花卉生產,提供物質消費品的同時,要大力宣傳、弘揚花文化,引導花卉消費,繁榮花卉市場,促進花卉生產。海南省熱帶花卉產業的新發展要增加花卉文化的新動力,還需要加強對熱帶花卉文化的挖掘和宣傳,讓熱帶花卉文化引導熱帶花卉消費、繁榮花卉市場、促進花卉生產、完善花卉產業結構,為海南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4 參考文獻
[1] 海南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5[M].海南:海南生態省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2005.
[2] 蔡興旺.海南花卉業的現狀及產業化發展新思路[J].熱帶林業,2005(12):13-15.
[3] 王祝年,王奇志.國內外及海南島花卉產業發展狀況與趨勢[J].熱帶林業,2002(3):29-31.
[4] 周其良.海南花卉產業化道路探討[J].瓊州大學學報,2004(5):82-83.
[5] 張毓雄,湯躍躍.廣東農村民間花文化特點與啟示[J].農業科學研究,2011(3):63-66.
[6] 周武忠.中國花文化研究綜述[J].中國園林,2008(6):79-84.
[7] 張啟祥.中國花文化起源與形成研究(一)[J].中國園林,200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