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姣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語言習慣,網絡語言作為一種語言變體,反映了語言和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本文從語言語音、詞匯、語法來探索網絡語言變體的特點。
關鍵詞:網絡語言;語言變體;特點
網絡語言是“人們在計算機領域中所使用的自然語言。廣義的網絡語言就是與網絡有關的一切語言形式,包括專業術語、常用詞語、新詞新語和表情視覺符號。它一般有兩個層次,即基礎網絡語言和交際網絡語言。狹義的網絡語言僅指后者。基礎網絡語言主要是指計算機和網絡的專業術語。”[1]本文所討論的就是狹義的網絡語言,指人們在網上進行交際的時候所使用的語言。
網絡語言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產生的一種語言變異現象。語言有語音、詞匯及語法三大要素,網絡語言在這三要素中各有其特色。
一、語音特征
(一)諧音
在網絡語言中,諧音被廣泛應用,可分為三類:一是數字諧音,“數字諧音詞是指在網上用一個或一組阿拉伯數字表達一定概:念或意義的語言單位。它借助數字原有的語音形式,按照音同、音近原則諧化漢語等其他語言一些音,表達某種語言中被諧音所代表的意義。”[2]有的用阿拉伯數字的英語諧音來表達特定含義。二是漢語諧音,“漢字諧音就是利用漢字音同或音近的條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從而產生辭趣。”[3]三是英語諧音,利用英語單詞的音譯來組成新詞語。
(二)擬聲
擬聲,即模擬聲音。廣泛運用于網絡語言中,尤其是在字母、阿拉伯數字、漢字上,會話中常代替名詞、動詞等,借以摹擬詞語的語音,比如:he he(笑聲“呵呵”)、咣當(人暈倒時的聲音)等。
終上所述,網絡語言的語音特性主要是以諧音和擬聲為主。
二、詞匯特征
(一)縮略詞
將常用的詞語變為縮略語可以節約時間。漢語詞縮略主要是漢語拼音的縮略。如“變態”縮略為BT,美眉(妹妹)縮略為MM,“漂漂”縮略為PP。英語詞縮略常常與漢語詞縮略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涵義改變,或無意義變成有意義。如BTW 是by the way( 順便說一下) 的縮略。②尺寸改變。英語中大多縮略多音節詞,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節或詞素。
(二)外來詞借用
外來詞的借用分為兩種:直接借用和音譯借用。前者有 mp3,cool,E-mail 等,后者有博客(blog)、威亞(wire)、PK(player killing)等。
(三)符號圖形
網絡交流因不能面對面進行聲音交流,而單純的文字無法傳遞豐富的表情,網絡符號正好彌補了空缺。如:)表示高興;:(表示不高興;^@^表示小豬;:-o 表示驚訝等。
(四)新創詞語
網絡語言中的新詞不斷豐富也不斷地被淘汰,進而不斷發展。如:發帖、回帖統稱為“灌水”。近些年,新潮網友翻出古漢字,再賦新意,如“囧”,最早出現于甲骨文,意為光明,而網絡語言中表示無奈、悲傷、尷尬之意。
三、語法特征
(一)詞法特征
1.名詞用作動詞。現代漢語中,名詞作謂語的現象很常見,但作謂語并帶賓語情況是不存在的。但上述兩種現象在網絡語言中卻是常見,如:我班去了=我上班去了;你雅虎了嗎=你上網了嗎?
2.形容詞用作動詞。漢語中形容詞一般不帶賓語,也不能用在被動結構中。但在網絡語言或各大媒體卻是常見。別短我=不要詆毀我;有事短我=有事給我發短信。
3.名詞用作形容詞。在網絡語言中名詞用作形容詞的現象也很普遍。如:太墓了=水平太低了;很男人=很有男人味。
4.狀語副詞異用。網絡語言中,狀語副詞的使用很獨特。如:斃了、呆了、巨、超等的粘著語素皆作自由語素充當句子的,例如:偶 GF 超靚(酷斃了、傻呆了巨美、巨強)等的自由語素均轉狀語換其詞性,作副詞狀語使用,如:狂贊、嚴重鄙視、嚴重同意。
5.英語詞綴漢用,漢語助詞英用。為了交流方便及新奇好玩,在網絡語言中會出現漢、英混用。主要有英語詞綴漢用、漢語助詞英用兩種。前者主要表現于時態后綴-ing、-ed 置于漢語動詞末表時態,如休息 ing、洗澡 ed 等例子;后者主要把“啦、的、的啦、呢、了”等漢語拼音加于英語之后,如sleepingla(睡覺啦)、missyoule (想你了)。
(二)句法特征
網絡語言語法,通常出現一些與日常語言句式不同,這些句式源于網民好玩或從眾心理,有的源于方言或港臺電影。其中最常見的是“……先”,“……的說”,“……都”。如:“我吃飯先”、“說理由先”等,皆是狀語“先”后置,其說法是源自粵語方言,目前在網絡中廣泛使用此句式,從而模糊其地域性。
參考文獻:
[1]王未.語言學新思潮[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2]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1877.
[3]百度百科漢字諧音.http://baike.baidu.com/view/ 574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