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一+趙亞南+葉夢姝+屈芳+蔣磊+羅林明
摘 要:2015年中組部關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的學習輔導中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具體指出機構評估內涵。根據氣象教育培訓體系的格局,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以干教條例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思路為指導,結合氣象部門教育培訓機構建設實際情況,開展氣象部門分院建設階段評估工作。并制定分院階段評估指標、評估指標說明以及評估方案。氣象部門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階段評估的研究及指標設計方法可以作為相關黨校、行政學院、部門、行業系統的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借鑒,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氣象;評估;思路;借鑒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干部教育培訓評估可以分為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評估、對干部教育培訓項目的評估、對干部教育培訓課程的評估以及對干部教育管理部門的評估等四個方面。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是承擔和實施干部教育培訓項目的單位,其教學、管理、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培訓質量和效果。因此,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在整個干部教育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中組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及具體內容提出了要求。依據中組部的精神,以氣象部門為例,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進行探索研究。
一、氣象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指標編制依據
培訓機構評估指的是干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根據一定的培訓目標和質量標準,通過系統搜集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有關信息,準確了解其真實的情況,并進行科學分析,從而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培訓質量等作出評價。《2001年-2005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提出,“加強對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的監督和辦學質量的檢查,逐步形成對學校辦學行為和教學質量的監督機制及評價體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推進干部教育培訓運行機制改革,激發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活力的競爭擇優機制。《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指出:“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辦學質量評估辦法和指標體系。”《干部教育條例》則提出建立健全包括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項目及課程評估在內的干部教育培訓評估制度,具體的評估內容包括7個方面:辦學方針、培訓質量、師資隊伍、組織管理、學風建設、基礎設施以及經費管理等。
為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氣象部門在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方面進行了探索。氣象教育培訓體系由氣象部門培訓機構、相關高校業務單位及科研院所等機構共同構成(如圖1)。氣象部門培訓機構是氣象教育培訓的主體,負責組織實施全體氣象從業人員的培訓;氣象及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是專業型和復合型氣象人才的培養基地,在氣象培訓中具有輔助作用;氣象部門相關業務單位為人員培訓提供了實踐基地,科研院所則可推動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而相關社會培訓機構則是氣象培訓體系的有益補充。作為氣象教育培訓體系的主體,氣象部門培訓機構由國家級和省級兩級構成。國家級包括干部學院和干部學院分院,各級培訓機構分工各有側重。干部學院主要負責培訓體系的統籌牽頭,對課程體系進行整體設計,承擔示范培訓及骨干人才培訓,并對教育培訓進行統一評價;干部學院分院重點按照統一布局承擔國家級培訓任務,牽頭面向所在區域的培訓任務,并開發設計其特色培訓項目。省級氣象培訓機構則主要面向本省,開展新技術推廣應用培訓,利用氣象遠程培訓管理平臺開展面向本省的遠程培訓,面向社會開展氣象科普培訓等。
目前,國家級氣象部門培訓機構構成1+8的格局。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作為國家級氣象培訓機構,河北、遼寧、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甘肅、新疆8個分院作為國家級氣象培訓機構的重要補充,承擔國家級氣象培訓任務;自主策劃開發面向基層、區域培訓的氣象培訓項目。為宏觀指導、督促檢查分院成立以來的階段性成果,提升分院培訓核心能力,針對8個分院開展自成立以來的階段性評估。評估指標結合氣象部門氣象教育培訓機構特色,設計主要依據3個方面:
一是《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中明確提出各級干部培訓機構要增強辦學實力,提高培訓水平。中組部發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是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重要陣地,作用重大。要求構建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體系。并提出從辦學方針、培訓質量、師資隊伍、組織管理、學風建設、基礎設施、經費管理等七個方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資質與實力,對氣象部門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提出明確要求。
二是根據中國氣象局對氣象培訓體系建設的部署。按照氣象教育培訓發展的統一布局,《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快氣象培訓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強國家級培訓機構能力建設。主要包括著力實施重點培訓,加強課程建設、教材(課件)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培訓環境建設等幾個方面,為氣象部門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指明了方向。
三是根據發展規劃。《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加強氣象教育培訓的統籌規劃,持續推進分院建設。主要包括凸顯區域培訓特色,加強特色課程、教材建設,強化師資培養,提升氣象遠程教育培訓能力等,對分院建設內容進行了統籌。分院所在省(區)氣象局圍繞氣象事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條件和地方特色,制訂了分院發展規劃。規劃對培訓任務、培訓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氣象部門教育培訓機構評估以推進規劃的滾動修訂與落實為目的,圍繞規劃提出的要素制定。
二、氣象教育機構評估指標設計思路
依據《干部教育條例》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內涵,設計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19個,三級指標43個(如表1)。基本涵蓋中組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中培訓機構評估的內涵。重點按照干教條例精神以及凸顯氣象教育培訓的特色。對特色學科、培訓課程、培訓質量、遠程培訓能力建設等進行了強調。

一是辦學方針(A1)。根據中組部提出辦學方針體現政策水平與辦學思路,設計辦學定位與發展理念兩個指標。辦學定位體現分院建設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氣象事業發展的需求以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發展理念體現了遵循教育規律,建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并體現了觀念、制度以及工作上的創新。因此,包括辦學定位與發展理念兩個2級指標。辦學定位中包括定位目標、發展規劃;發展理念中包括思想觀念和政策支持。
二是培訓業務(A2)。二級指標包括特色學科、培訓項目、培訓課程、培訓教材、教學研究5個方面。特色學科著重考察學科建設方案以及依托于學科開設的特色培訓項目;培訓項目主要考察牽頭策劃或開發的面授和遠程培訓項目。培訓課程主要考察課程建設和精品課程兩項指標。課程建設涵蓋課程建設計劃、課程管理、開發課程數量等內容;精品課程考察數量以及具有教案等情況。培訓教材考察教材建設以及遠程課件資源。教材建設考察內容包括計劃、管理、數量;遠程課件資源考察課件資源數量及使用情況,面授課件不在考察范圍之內。教學研究包括教育規律與方法研究、培訓技術研究以及教學案例(個例)研究3個方面。
三是培訓質量(A3)。包括教學質量與培訓效果兩個二級指標。從培訓設計、課程設置、教師授課3個三級指標考察教學質量的優劣程度;培訓效果包括學員收獲和單位評價。學員收獲的涵蓋意義較為廣泛,包括學員培訓后收獲以及學員自評(工作和素質的提高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是師資隊伍(A4)。二級指標包括師資結構、師資建設。師資結構包括編制、結構2個三級指標;師資建設里面包括師資培養、教學團隊建設、授課時數比、教師管理4個三級指標。
五是組織管理(A5)。二級指標包括組織機構、管理規范。組織機構包括領導班子結構(專業、學歷、職稱等情況);管理人員結構(專業、學歷、職稱等情況)、機構設置;管理規范包括制度和檔案兩個方面。
六是學風建設(A6)。文化建設包括厲行節約、勤儉辦學以及體現氣象教育培訓的特色。培訓紀律從學員和教師兩個方面指出建立完善的學員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強化教師隊伍教風及培訓紀律等。
七是基礎設施(A7)。與發展規劃相適應的基本環境、實習實訓基地、遠程培訓環境以及滿足培訓需求的食宿保障與學員活動場所。
八是經費管理(A8)。包括人員經費、專項培訓經費、基本建設經費的投入;以及管理規范和使用的效益情況。
三、氣象教育培訓機構評估實施
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評估,是干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履行宏觀指導、督促檢查等管制職能的具體體現,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按照“下評一級”的方式開展。對部門和行業系統的教育培訓機構評估,原則上由上一級主管部門組織。《干教條例》以此為基礎,提出制定評估標準和評估辦法、評估分工、評估程序等。因此,以此思路為指導,氣象教育培訓機構評估在評估指標建立之后,需要確定評估實施方案,方案中主要包括設計評估方法、明確組織分工、對評估進度進行安排以及設計評分辦法等幾個部分。
(一)設計評估方法
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根據教育培訓機構的現狀組織評估實施。因此結合分院發展實際,干部學院對8個分院開展階段評估工作,采用“分院自評”+“實地考察評估”相結合的方法。
(二)明確組織分工
評估工作包括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檢查評估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評估的實施工作部門。實施部門負責評估工作的總體協調;擬定評估方案;組建評估工作組;核查、分析、匯總上報材料;并編制階段評估報告等。評估的協助完成部門。要求按照評估方案的要求開展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及相關佐證材料,協助完成實地考察評估。
(三)制定評估進度安排
主要包括4個階段:一是評估準備階段;二是自評階段;三是實地考察評估階段;四是評估總結階段。評估準備階段包括成立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審定評估方案和評估報告;成立評估工作組,負責擬定評估實施方案和實施。自評階段。根據評估文件開展自評,并按照初審意見補充完善相關材料。實地考察評估階段。組織專家組開展實地考察評估。通過聽取自評報告、查閱文件資料以及對學員隨機調查等方式,對照評估指標體系及指標說明,逐項打分,提出評估結論。評估總結階段。在自評、實地考察評估的基礎上,核查匯總評估數據,完成評估報告。
(四)評分辦法(如表2)
根據評估指標及指標說明,按照A、B、C、D四檔,確定43個指標自評檔次。專家根據評估指標及指標說明,參考分院自評結果,量化評估分值,在0-100之間取整數打分。
每個專家的最終評分為43個指標的平均值,每個分院的最終得分為所有專家評分的平均值。di是第r個專家的第i項指標的評估得分,r是評估專家的總數。
四、對氣象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思考
(一)評估指標體系凸顯階段性進展
氣象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目前正在實踐中探索,該指標體系基本達到全覆蓋、具有了針對性與科學性。根據2012-2015年分院建設情況設立評估指標說明對43個三級指標內涵進行詳細闡述,需要隨后續氣象部門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情況,做相應調整,呈現動態性特征。
(二)建立完善的評估業務流程和評估反饋機制
氣象教育培訓機構在不同的階段,相應評估指標體系側重不同。因此,需要評估實施機構建立完整的業務工作流程,明確階段評估目標,定期開展評估工作,對評估結果進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反饋,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
(三)評估專家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中,需要根據評估指標編寫對應的評估指標說明,指標說明的目的是進行具體闡述指標內涵,包括定量的和定性的部分。涉及具體數量上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行測算,但關于定性分析描述的完成情況需評估專家把握,因此,評估專家的選擇尤為重要。
五、結語
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是干部教育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以中組部《干部教育條例》中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內涵及精神為指導進行了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實踐,其相關評估指標的設計思路以及具體的評估實施可以作為其他黨校、行政學院以及部委和行業系統的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借鑒,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學習輔導[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5.
[2]新華社.中辦印發《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2010.8.17.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2015-8-23.
[4]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印發《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13-9-28.
[5]楊萍,蔣磊,高學浩,李煥連. 基于網格化課程設計的氣象培訓體系研究,中國氣象局干部學院經驗交流會,2016(4).
[6]中國氣象局.干部學院分院發展規劃匯編.2015.
[7]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分院建設階段評估指標(2016年版).2015.
[8]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分院建設階段評估指標說明(2016年版),2015.
[9]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分院建設階段評估實施方案(2016年版),2015.
[10]黃寧生.即時改變度:教師培訓效果評價的新思路[J].繼續教育,2016(4).
[11]高學浩,楊萍,羅林明.面向終身教育的氣象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研究[J].繼續教育,2015(2).
[12]田燕,黃娜,孫慶,黃秋菊,馬旭玲.行業干部教育培訓院校專職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以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為例[J].繼續教育,2016(3).
[13]劉偉,劉梅紅,丁悅.教師專業化視閾下培訓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基于中國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湖南分院[J].繼續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