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艷
【摘要】高校師范生是將來教師的后備力量,在信息化的時代,作為教師,有效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設備,輔助自己的教學更是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大學階段,如何培養(yǎng)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能力就成為一個值得我們是探索的問題。本文主要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探討如何培養(yǎng)英語、學前教育、音樂學等專業(yè)的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
【關鍵詞】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設計能力培養(yǎng)
一、引言
當今社會,計算機已經(jīng)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說已經(jīng)滲透到各行各業(yè)。而在教育領域也廣泛應用,利用其優(yōu)勢,完善并支撐著當代教師的教學。眾所周知,計算機在教學上應用最多的就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tǒng)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
說起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學習,對于很多人,或者說很多大學生,會覺得不屑,認為自己早已熟悉了計算機的各種操作,在小學或初中階段已經(jīng)在學校開設的信息課上都學習過了。可以真正的情況也許并非如此,以筆者所在的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院為例,雖然近年來,大一新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確實比之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很大一部分可能僅僅只是會打字、上網(wǎng)、玩兒游戲,真正涉及到一些文章排版、表格計算、多媒體演示文稿制作技巧的時候,很多同學并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會。而我校的師范類專業(yè)主要有英語、學前教育、音樂學這幾個學科,這部分同學偏文,更突顯這一方面的弱勢。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加強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尤其是與之日后教學息息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多媒體課件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信息化的時代,作為教師,有效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設備,輔助自己的教學是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組成之一。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同學,他們將來面對的學生主要是幼兒教學,因此,在教授這些孩子一些知識的時候,只憑嘴巴說,或是黑板寫畫很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可有效將豐富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元素整合在一起,達到最直觀的視覺效果,用好了,對小朋友的教學是相當有效的。而對于英語教學,同樣,不管是哪個階段的英語學習,多媒體課件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將教師從反復的讀寫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和學生的互動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其次,多媒體課件效率更高。它將傳統(tǒng)在黑板上書寫板書的時間節(jié)省出來,讓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尤其對于一些年齡層較大的學生,他們有足夠的理解力和學習能力,多媒體課件能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接受更多的知識。
再次,多媒體課件本身可利用相關技術,彌補一些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上的不足。尤其是在交互性、網(wǎng)絡性上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一些仿真型、游戲型的課件,更是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前,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一個有效的學習工具,而多媒體課件,不僅僅是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更方便在網(wǎng)絡上的傳輸、顯示。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后線上學習有效結合,多媒體課件便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所以,對于一個高校師范生,具備較強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可以說是必須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師范類專業(yè)主要有英語、學前教育、數(shù)學、音樂學幾個專業(yè),目前這幾個專業(yè)都有開設課件制作課程,可以說各個系科的負責人最這方面是有一定重視的,不過,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目前,我校主要有學前教育、音樂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數(shù)學等幾個專業(yè)為師范生專業(yè)。其中,學前教育、音樂學、漢語言文學、英語幾個專業(yè)都是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開設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數(shù)學專業(yè)是在大四第一學期開設。從開設的時間來看,可以說是各有利弊的。大一第二學期開設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在第一學期剛好結束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對計算機的操作和部分軟件的學習讓其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術,這個時候學習有基礎在,尤其對于一些本身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的同學,優(yōu)勢會比較明顯。但是比較顯著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時候學生剛剛進入大學,很多同學對這門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起來,曾經(jīng)遇到一個大三的同學,他就表示很后悔大一的時候沒有好好學,后來發(fā)現(xiàn)這門課其實非常有用。此外,大一開設后,如果后面沒有經(jīng)常操作,技術性的東西也容易被遺忘。
我校的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是大四第一學期開設,學完后一些同學馬上進入實習,甚至是開始教學工作,這個時候往往能解燃眉之急,將課堂上學到的馬上應用到實踐中。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學生在大三假期已經(jīng)開始了實習工作,這樣一來,大四才開設的課件制作課程就顯得有些晚了,曾經(jīng)我教的班級就有同學提到說,要是能早點知道一些課件制作的理論或技術,自己實習階段的課件一定會增色不少。
2、教學時間遠遠不夠。據(jù)我了解,我校英語專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件制作課程每周只有一節(jié)課,一學期上課周數(shù)17周,也就是說總課時量僅僅只有17個。而數(shù)學專業(yè)每周兩節(jié),但是考慮學生的一些實習情況只上10周,總課時也僅僅20個。由此可見,教學時間真的是遠遠不夠的。課件制作課程要講解一部分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制作流程、教學設計這些最最基本的,同時涵蓋多個軟件的學習,如圖片處理的Photoshop,動畫制作的flash,做集成的Power Point、dream weaver等等,及時只是講解最基礎實用的部分,十幾個學時還是遠遠不夠的。
3、考試方式有待改進。目前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有些學院將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設置為考察課,因此期末考試不需要理論考試,只需提交作品。而部分學院將該門課程設置為考試,因此按照教學大綱就必須進行理論試卷考試。這樣一來,要么只強調(diào)了實作,要么又只注重了理論考察,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都不能充分體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建議和措施
針對我校目前的一些情況,作為一個一線教師的我有一些建議。目前我校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對開設時間和課時數(shù)的考量。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部分同學反映的問題,我覺得可以采用低年級開課+畢業(yè)實習前講座的模式來進行。
首先,根據(jù)各個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開設多媒體制作課程,課時數(shù)如果能爭取到2×17,也就是總課時34個,那是最理想的,如果有些學院因為專業(yè)課繁重而不得不壓縮,那現(xiàn)有的20個學時就要求教師更加合理地去安排教學內(nèi)容,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掌握最進本的知識和技能。而畢業(yè)實習前的講座也可以彌補一部分現(xiàn)有課時的不足。在學生要進入畢業(yè)實現(xiàn)之前,利用幾次講座,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流程,相關基本技術做一個梳理,我覺得一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
此外,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果課時允許,期末以作品+理論試卷的形式來考核是比較全面的。但是如果時間本身緊張,那么,以提交作品的方式來進行考核應該是比較好的一種選擇。當然,不能只是提交作品,最好還能有學生的演示和陳述。對于需要走上講臺的學生來說,這也是很好的一次鍛煉。
最后,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是每一個擔任這門課程的老師必須去認真探索的。講解與引導并進,任務驅動的方式、課件制作比賽的開展,都會讓看似枯燥的課程變得有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四、總結
高校為我們的社會輸送著最新鮮的血液,高校師范生更是未來教師的中堅力量,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教學能力,永遠是我們需要去積極思考的。多媒體課件在信息化的時代,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高校師范生課件制作的能力,值得我們繼續(xù)去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