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艷
【摘要】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信息檢索必修課是必要的,并分別從教學手段的對象性和多樣化、教學內容的專業型與普及型和教學策略的可操作和靈活性分析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信息檢索必修課的可行性。
【關鍵詞】高職高專;圖書館;信息檢索課;信息素質教育
在2006年3月舉行的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上,確定每年5月17日為“世界信息社會日”,這標志著信息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正處于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教育主管部門早已將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納入大學教育內容,其教育形式為開設信息檢索課程,主要授課部門為圖書館。然而,信息檢索課程在重點大學和本科院校的開展情況比較理想,但是,其在高職高專類院校中的實施情況卻差強人意,重視信息素養教育的高職高專類院校會將其設置為選修課,不重視的對這門課程“視而不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高職高專類院校對信息檢索課不夠重視,另一方面,高職高專類學生的知識水平影響其信息檢索課內容的消化、吸收。鑒于此,本文從高職高專類院校開設信息檢索必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兩個方面闡述其的重要性和創新性。
一、信息檢索課的產生和發展
自1984年起,我國教委先后發出了3個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課”的有關文件,這些文件的發布提升了文獻檢索課的重要性,也使承擔這一教學任務的圖書館服務職能得以深化、服務內容得以拓寬。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電子文獻激增、網絡的迅速發展和數字圖書館的產生,文獻檢索課授課內容的重點已由紙質工具書變為電子數據庫。2002年1月6日,“全國首屆信息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召開,專家們一致認為:在網絡環境下,原有的文獻課內容偏窄,教學方式僵化,缺乏創意和科技含量,文獻檢索課發展的方向是向信息素質教育轉變。同時,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文獻檢索課”的教育目標即將轉向“信息素質教育”。
2006年4月11—12日,“網絡環境下信息素養教育創新和發展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召開,專家代表們一致認為:信息素養教育作為文獻檢索課程的繼承發展,將是激活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又一途徑和契機,也是文獻檢索課與國際信息教育接軌。此次會議明確了文獻檢索課準確的發展方向。為體現教學內容的變化、跟上網絡時代的發展、接軌于國際信息教育,“信息檢索”一詞開始逐步取代“文獻檢索”。此后,“信息檢索課”逐漸取代“文獻檢索課”。
二、高職高專類院校開設信息檢索課的必要性
1、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需要
教育部于2015年10月19日印發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該計劃中有一項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即包括:探索將學生完成的創新實驗、論文發表、專利獲取、自主創業等成果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該計劃明確指出未來高職高專類教育不應只注重專業技能的應用,還應加強應用技術的研發能力。信息檢索課可提高學生獲取文獻、信息的能力,也是論文寫作前期的基礎工作。根據美國科學基金會凱斯工學院研究基金會調查報告統計,一個社會科學科研人員的耗時比例為:選題7.7%,情報搜索與信息加工52.9%,科學思維和實驗32.1%,學術觀點的形成(論文)7.3%。可見,信息檢索對論文的影響度是非常之高的。既然未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納入培養任務之一,且要求持續推進這項培養任務,那么受政策指導的高職高專類院校應開設“信息檢索”這門課程,而且有必要將其設置為必修課程。
2、高職高專類院校提升競爭力的需要
現階段,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大多數高職高專類畢業生畢業后均進入工作崗位,僅有少數畢業生可獲得一步深造學習的機會。因此,高職高專類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成為衡量一所院校好壞的關鍵性因素,也是影響高職高專類院校生源情況的重要因素。隨著就業環境的變化,現在單純的應用型高職高專類人才已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用人單位開始尋求既有應用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又有理論基礎和創新能力的研發型人才。學術論文是創新能力的重要表達,作為論文寫作、信息獲取的重要工具——信息檢索課理應成為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必修課程。在信息檢索課程內容的引導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論文寫作水平必然高于未開設此類課程的院校。
3、高職高專學生個人完整職業教育體系的需要
我國高等教育學歷分為三個層次:研究生、本科、???。高職高專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類教育類型,當然也應分為研究生、本科、專科這三個層次,事實上一個完備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不僅僅有高職專科,還有高職本科和高職研究生。我國當前的高職教育正處于由??茖哟蜗虮究茖哟蔚倪^渡,國務院于2014年6月3日頒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打通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等改革舉措。此前,教育部也一直在醞釀此輪高校轉型改革,將1200所國家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這種改革方式不但可以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結構型矛盾,更主要的是可以為職業傾向比較清晰的學生提供未來成長的渠道。由低到高一整套完整職業教育體系的構筑,也需要處于低級層次的高職高專院校為學生提供提升學歷的課程設置。而信息檢索課正是以提升學生論文寫作、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最終目標的課程。因此,既然國家已為高職高專類學生的學歷提升提供了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那么各個高職高專類院校也需要“與策俱進”,將信息檢索課提上課程設置的必修課日程。
三、高職高專類院校開設信息檢索必修課的可行性
1、教學手段的對象性和多樣化
信息檢索作為一門隨著信息社會產生和發展而出現的一門重要的方法和基礎技能課,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獲取和利用文獻、信息能力。
一直以來,本科院校才是信息檢索課的主營地,因此,信息檢索課教材的編寫也多是基于本科生這一教學對象來編寫,即使有個別著作注明為高職高專生信息檢索教材,但其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超出了高職高專生所應掌握的范圍。將信息檢索課設置為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必修課,必須選擇真正適合高職高專生這一教學對象學習特點的信息檢索課教材,這才能滿足教學手段對象性這一特點。從廣義角度講,高職高專生的信息檢索教材的編寫應側重于:激發興趣、提升學習動機和準確把握知識深度及廣度。
信息檢索也是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一門網絡應用型課程,因此,信息檢索課的教學手段必須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傳統教學手段——教材+黑板+粉筆完全不能滿足信息檢索課授課的環境要求,只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充分展示信息檢索課的作用與價值,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傳統教學手段(教材、黑板、粉筆)+現代化教學手段(電腦、互聯網、幻燈機、投影),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的教學手段的產生,信息檢索課的教學手段也必然隨之增加和更新。
2、教學內容的專業型與普及型
信息檢索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各種電子信息資源的技能,增強現代信息意識和研究能力、提高獲取文獻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種圖書館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
高職高專同是??平逃膬煞N實現形式,但是高職和高專教學目標的側重點并不相同,高職重技術(如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專重能力(如師范高等??茖W校)。鑒于此,高職高專類院校的信息檢索課必須根據其自身側重的目標和開設的專業考慮信息檢索課的內容安排。另外,信息檢索課中同樣需要設置普及型的教學內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學生魏則西因輕信百度推廣而貽誤治療,雖然百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當代大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欠缺,以及信息檢索課教學內容不應僅限于與授課對象專業一致的專業信息、知識的獲取、檢索,還應當包含一些普及型信息和知識的獲取、檢索。
個人認為,高職高專類院校的信息檢索課的教學內容可從三方面設計:
第一,本校圖書館內可利用資源的詳細介紹。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也是學校內最大的知識寶庫,如何讓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內的資源,發揮圖書館應有的作用,也應成為信息檢索課的教學內容之一。
第二,教學對象專業型信息檢索內容的詳細介紹。
針對教學對象專業的不同為其傳授與其專業相關的信息檢索內容,使其真正做到術業有專攻。但由于高職高專類院校涉及的專業較廣,需要信息檢索課教師針對本校所設專業大類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如師范類高專院校可從教育這個角度設計教學內容,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可從醫藥、衛生、護理這個角度設計教學內容。
第三,非教學對象專業型信息檢索內容的簡單介紹。
現在的網絡信息以“爆炸”的速度增長,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產生給人們搜索網絡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其準確性并不理想。高職高專院校的信息檢索課應給學生提供非其專業所需的信息檢索知識,如哪些網站上的內容可信以及與其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信息檢索內容,特別是就業信息的檢索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學術數據庫。
3、教學策略的可操作和靈活性
高職高專類院校的信息檢索課要從其作為必修課的層次出發,在教學策略的制定上首先要保證其可操作性,這才能使信息檢索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知識素養和專業知識技能,信息檢索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承擔此門課程教學的老師必須掌握系統的信息檢索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表達及組織管理能力。
信息檢索課是一門增強學生現代信息意識和研究能力的課程,授課教師必須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和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方式方面采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線貫穿法;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直接經驗獲得的實踐法、練習法和強化交流、記憶的小組討論法;教學結果評估采取任務目標考核的方法,這種考核方法根據信息檢索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標準,且分三個階段進行考核,這三個階段分別是圖書館信息檢索學習任務、專業知識信息檢索任務、非專業知識信息檢索任務,以此鞏固各部分的知識內容和檢驗各個階段的學習成果。
現今自主學習日漸興起,信息檢索課程的教學策略也應靈活的變通和更新。一些本科院校將信息檢索課開發成在線開放課程的形式,如武漢大學的信息檢索課程已在慕課平臺愛課程網上線,這為廣大學生信息素養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檢索知識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不過,各校的信息檢索課程體系針對本校學生的實際而設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因此,各高職高專類院校應自建適合本校實際的信息檢索課在線開放課程教學平臺,為高職高專生實現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國新, 主編. 中國圖書館學會, 編. 中國圖書館年鑒2003[M].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4:244.
[2] 鄭章飛. 相聚杭州尋求跨越——網絡環境下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和發展研討會側記[J].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06,3:16-18,51.
[3] 饒宗政. 現代文獻檢索與利用[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 2012:269.
[4] 陸和建, 姜豐偉. 新信息環境下高校信息檢索課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J].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5,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