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勝
(柳州市柳南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柳州 545007)
鱷龜池塘仿生態養殖技術與效益分析
羅勇勝
(柳州市柳南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柳州 545007)

鱷龜(Chelydra Serpentina)原產于北美洲,我國從1996年開始引進,因上頜似鉤狀,背甲棕黃色或黑褐色,有3條縱行棱脊,尾棘似鱷魚而得名。現廣東、廣西、湖南、山東、四川等地均有分布。鱷龜味道鮮美,無異味,脂肪含量比普通龜少得多,純出肉率為58.8%,故又稱肉龜。鱷龜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必須要進行仿生態養殖才更有前途[1-2]。
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柳州市鑫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運用仿生態技術進行鱷龜養殖,并獲得成功,現將養殖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介紹如下。
1.1 池塘建設
選址環境要安靜、背風向陽、地下水水源充足,水質清新良好無污染。鱷龜池為磚砌水泥結構,池內面用水泥漿抹平,以防鱷龜的皮膚被擦傷。池塘為東西向的長方形,約400 m2,深度2 m。池底軟泥厚度10~20 cm,池底硬泥層鋪設排污管,于食臺附近低洼處設置排水口,便于排污。龜池建成后用150 mg/L生石灰帶水消毒,浸泡7 d。
投料臺采用80 cm×80 cm大規格瓷磚拼接而成,與水面呈30°傾斜,寬1.6 m,長5 m。投料臺兼作曬背臺。
1.2 苗種放養
龜苗放養前6 d,施放腐熟的有機肥100 kg培肥水質。在龜苗養殖池中投放的鳳眼蓮,經高錳酸鉀10 mg/L消毒30 min后用清水沖洗,再放入池,投放面積約占水面的1/3,供龜苗隱蔽。2012年7月,投放50 g/只規格均勻、體色一致、無病無傷、體質健壯、活動爬行有力的龜苗1 000只。放養密度為2.5只/m2。放養前用1%鹽水浸浴消毒10 min。
2.1 日常管理
保持池塘周邊環境安靜,早晚巡池,觀察水質狀況,掌握鱷龜的活動、攝食、生長情況。定期檢查防逃設施,做好防逃和防鼠、蛇等工作。定時清除污物、殘餌,及時處理病龜。測量水溫,做好日常記錄,建立養殖檔案。
2.2 飼養管理
飼料種類可分為動物性飼料:福壽螺、雜魚、蝦、蚌、蚯蚓、冰鮮魚、動物肝臟等;植物性飼料:新鮮南瓜、西瓜皮、青菜、胡蘿卜等;配合飼料,必須由正規廠家生產。投喂應以動物性飼料(尤其是魚肉)為主,植物性飼料、配合飼料為輔。投喂的餌料要求新鮮,經過消毒、切塊,后用清水漂洗。試驗采用動物性飼料去殼去骨后的純肉與植物性飼料按6∶4的比例一起攪碎制成肉糜,再經高溫蒸煮冷卻后,呈長條形擺放在投料臺上的方式投喂,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為龜體質量的3%~5%,7:00投喂1次,18:00投喂1次,投喂2 h后將剩余餌料清除。
2.3 水質管理
保持水位穩定,用水博士試劑盒進行水質監測。調節水體透明度為20 cm、pH值7.5左右。根據水質變化情況適時加換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狀態。讓水中的綠藻、硅藻等適度繁殖,既可以補充水體溶解氧,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促進有機物分解,又能有效降低池水透明度,使鱷龜處于隱蔽狀態,有利于防止鱷龜互相撕咬,降低繼發性感染病菌的可能,提高養殖成活率。培植30%水面面積的鳳眼蓮、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或施放生物制劑光合細菌調節水質和底質。高溫季節,每15 d用生石灰消毒池水,沉淀有害物質,每次用量25~50 mg/L。
2.4 越冬管理
在11月當水溫降至12℃時,鱷龜即潛入池底泥沙中,不吃不動,進入冬眠狀態。如果鱷龜冬眠前體質差,冬眠期間就會死亡,勉強越冬的不久也會染病而死。越冬前的1個月飼料組成調整為:龜鱉全價配合飼料、動物性飼料與植物性飼料的比例1∶6∶3,同時在飼料中添加2%~3%的復合維生素,促使其體內積蓄一定量的脂肪,滿足越冬期間的能量需求。越冬期間的水位應保持在1.5 m左右,溫度偶爾上升的時候,用0.2 mg/L的二氧化氯潑灑消毒。保持鱷龜池周圍的環境安靜,以免鱷龜受到驚嚇而消耗能量。
2.5 病害防治
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通過養殖條件的優化來預防病害,其中包括:①水溫的穩定。鱷龜是變溫動物,避免水溫急劇升降,避免鱷龜產生應激反應,以減少病害發生。②良好的水質。酸堿度、溶解氧、氨氮、亞硝態氮等水質因子均會影響鱷龜攝食和消化吸收,進而影響其抵抗力,保持良好且相對穩定的水質條件是防病的關鍵。③適當增強營養。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維生素、骨粉或VE,保證營養均衡,可增強鱷龜體質,預防疾病。
3.1 收獲與上市
2014年8月,經750 d的仿生態養殖,待成龜養殖池中大部分個體達商品規格后收獲上市。收獲時,排干池水,入池捕捉,逐個清洗后分隔裝入布袋中,防止相互撕咬。
3.2 效益分析
共收獲商品級鱷龜810只,成活率81.0%,最大個體體質量3.6 kg,最小個體體質量1.8 kg,產量共2 081 kg,平均重2.57 kg/只,平均產量5.2 kg/ m2。養成的商品龜色澤好、活力強、肉質結實、賣相好,銷售收入達166 480元,平均銷售價格達到80元/kg。其中苗種7萬、飼料16 387元、水電4 000元、人工5 000元和漁藥1 000元等成本費用約為96 387元,扣除成本后所得利潤70 093元,投入產出比約為1∶1.73,投資回報率高,經濟效益顯著。
[1]葉泰榮,李應森,李家樂.鱷龜(Chelydra serpentina)引進我國養殖現狀與前景[J].現代漁業信息,2008,23(9):21-23.
[2]陳羽翀,林錦根.鱷龜生存路在于仿生態養殖[J].海洋與漁業·水產前沿,2013,(3):106.
10.3969/j.issn.1004-2091.2016.12.014
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