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菲菲
摘 要:相對于傳統的教學來說,生成性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更受學生的歡迎。生成性教學的教學過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中的生成資源自主的構建教學活動。如何做好教學準備,如何把握生成資源,在生成性教學的開展中需要注意哪些環節,這些問題都是上好一節課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實踐方面對信息技術生成性教學過程的一些思考和總結。
關鍵詞:生成教學;預設教學;氛圍生成;資源;教師素質
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施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有的教師仍沿襲著舊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課堂教學中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課堂教學的過程主要為了實現課前預設,教學的過程沒有教學生成,對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提出的預設之外的問題不予理會或者不知所措等問題。如何改變這些現狀,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的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生成性教學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那么信息技術生成性教學開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來簡單的談談本人對于高中信息技術生成性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生成性教學應該在預設的前提下開展
課堂教學是一個有計劃,有目標的活動。生成性的教學注重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傳統的教學注重教學過程按照課前預設實施。生成性教學是不是可以完全脫離開課前預設?答案是否定的。課堂教學的預設和生成都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屬性,屬于兩個不同的方面。信息技術是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的課程,所以在生成性教學中一般以任務驅動為基礎,通過學生主動探究以及學生之間的協作,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但是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解決的方法。尤其是學生的課堂操作,根本沒有辦法去課前預設,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使用不同于教師講授的方法,得出和教師講解不同的結論,這讓課堂教學過程伴隨著許多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認真準備,精心預設。
二、生成性教學需要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一個過程。教學的生成可能往往在于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質疑或者是教師的一個失誤。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平等的與學生相處,課堂教學中沒有一個民主的氛圍,學生就不敢或者不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那么生成性教學則無從談起。只有在一個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才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觀點,才敢于質疑老師的講授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尊重,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的教學氛圍下,精彩的課堂教學資源才能生成,生成性教學才能開展。那么怎么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呢?這要求教師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學生的思考,在平等的對話中完成教學。教師對待學生能夠一視同仁,教師會“蹲下身子傾聽”,讓學生敢于同教師對話,樂于同教師對話。這樣才能為生成性的教學的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三、生成性教學需要大多數學生的參與
課堂教學應該是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需要全體學生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課堂生成的時候應該面向大多數學生。我們要讓大部分學生甚至是全體學生都要參與進來,不能把絕大部分的學生變成課堂教學的聽眾。要想讓大部分學生都成參與進課堂生成,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進行充分的教學準備,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認真的摸底,對于學生的基礎和感興趣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精心準備素材,教學情境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入手將學生引入教學內容中。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生成資源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產生,大部分學生才有積極參與動力。
四、生成性教學需要緊緊的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雖然生成性教學的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的,但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由于生成性教學中的生成資源的類型非常豐富,在運用生成性教學的過程中,在選擇生成資源時,教師如果不加選擇任由學生自己發揮的話,那么可能會出現課堂的氛圍非常熱鬧,師生互動也很頻繁,但是教學結束之后,學生會發現這節課什么都沒學會,什么都沒學到這樣的狀況。這樣的教學生成只是為了生成而生成,完全偏離了生成性教學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課堂,要牢牢記住教學目標,對于和本節課教學目標無關的生成資源要學會放棄。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偏離教學目標的討論和互動,教師需要采取措施,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引導課堂重心重新回到教學目標上來。
五、生成性教學需要教師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能在教學過程中妥善利用生成資源,把握生成時機,有效促進教學生成。這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善于發現并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能夠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處理生成資源,并且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取舍,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這樣的專業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教師在長時間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它需要教師不斷的去努力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更要時刻去關注去學習最新的知識,將自己變成一個與時俱進的擁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的教師。
教學過程中生成資源非常豐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效利用各種生成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提升教學質量。當然生成性教學是一個新的教學藝術,在實踐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這樣一個教學理念,關注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姚雪華.淺談初中信息技術的生成性教學[J].新課程學習:學數教育,2012(10).
[2]木熱提江·莫明.生成性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02).
[3]張敏.生成性教學的有效性實踐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