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九
【摘要】有效開展課堂管理能夠實現中職課堂有效教學,課堂管理是一種課堂行為,通過鼓勵、誘導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遵守課堂紀律,提高學習成績。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實現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的效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現階段,我國中職課堂管理相對欠缺,影響了學生進步與發(fā)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職院校課堂管理。
【關鍵詞】中職課堂管理;學習成績;學生發(fā)展
提高中職課堂管理能力是保證中職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現階段,中職學校普遍存在課堂秩序差的情況,這一現象會影響教師教學成果,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因此,應該加強對中職課堂管理的重視,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入手,找出中職課堂紀律差的根本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實現中職課堂的有效管理。
一、正確定位中職課堂,提高學生對課堂認識
正確定位中職課堂是提高中職院校課堂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中職課堂的正確定位,也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基本認識。中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中職學校學生培養(yǎng)成理論大家、科學巨人或是學術名流,而是應該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掌握技能,能夠正確做事、具備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功德,成為一名合格的勞動者,中職院校教育并不是進行精英的選拔與培訓,因此,應正確、客觀進行中職課堂的定位,根據中職院校教育目的及對中職課堂的定位,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中職課堂教學管理。通過合理的課堂管理,學生能夠提高自身對課堂的認識,明確只有自身積極配合,才能實現課堂管理,并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保證自身及班級同學的全面發(fā)展。
二、互相協調,產生課堂規(guī)則
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協調,確定符合班級的課堂規(guī)則。一般采用討論法制定課堂規(guī)則,實施健康的課堂紀律。采用討論法制定課堂規(guī)則主要有以下幾步:一、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在教室中有什么想要的,和什么不想要的,可以采用舉手發(fā)言的方式,教師進行相關記錄,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寫在紙上,最后進行綜合整理,同樣,還可以采取分小組討論的方式,小組內部先進行整理,隨后教師對班級所有小組提出的要求進行整合。二、教師公布整合出的清單,請學生認真仔細的進行選擇,過濾出不是真正需要的條例,經過整個班級的商討,大致制定出課堂規(guī)則。三、教師和學生對上述制定出的大致課堂規(guī)則施行一段時間,考察每一條規(guī)則的可行性,根據施行時間的課堂表現,最終確定出課堂規(guī)則。在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規(guī)則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課堂規(guī)則的重要性,由于該項課堂規(guī)則有學生參與制定,更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執(zhí)行例力,使學生嚴格按照課堂規(guī)則進行課堂學習,實現對中職課堂的管理。
三、加強師生之間交流,協調好師生關系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管理中,更多需要依靠學生,不論是課堂規(guī)則制定、執(zhí)行課堂規(guī)章還是實現課堂目標,都需要學生參與,因此,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就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教師應該相信:班級每一位學生都有優(yōu)點,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遵守課堂紀律、學習成績優(yōu)異、與同學相處融洽的優(yōu)秀學生,教師應該真正做到愛每一位學生,使中職院校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二、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通過理解學生、賞識學生以及尊重學生等方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不僅成為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的益友,這樣能夠使學生積極維護教師課堂管理工作。
四、課堂管理要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師生共同管理
課堂管理與學生是分不開的,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進行中職院校課堂管理時,不僅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地位,更應該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充分發(fā)揮出學生自身主人翁的特點,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配合教師課堂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師生的共同管理。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需要將學生自控與他控相結合,主要實現學生自我控制,但是,在學生自我控制前,應該先實現教師引導,通過教師指導,讓學生更清楚課堂規(guī)則,明確哪些行為能夠出現在課堂中,哪些行為不能出現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自我控制時就有了相關參照,使學生由被管理過渡到管理,保證課堂管理效果。
五、堅持中職課堂管理與教學相互服務原則及激勵管理原則
在中職院校課堂管理中,要堅持課堂管理與教學相互服務原則,同時還要堅持激勵管理原則。遵循中職課堂管理與教學相互服務的原則,能夠有效實現課堂管理與教學的促進作用,只有良好的課堂管理才能夠保證學生學習到知識,保證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實行激勵管理機制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贊美中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在中職院校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吝嗇對學生的獎勵與贊美,強化學生自身優(yōu)勢與榮譽感。每一位學生都有優(yōu)點,特別是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發(fā)現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并贊美,能夠幫助這些學生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使學生實現揚長避短的發(fā)展。
六、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不良行為,實現學生自我改進
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因此,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不良行為是實現中職院校課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管理人性化的重要體現,只有強化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實現學生自我改進,才能保證課堂紀律,提高課堂管理效果。要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不良行為,就要采取以下方法:一、使學生明確自身發(fā)展目標,明確的發(fā)展目標能讓學生具備自我管理意識,幫助學生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并進行自我監(jiān)督。二、引導學生自我控制,通過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準確做出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找出自身影響自身發(fā)展的不足之處,達到學生自我監(jiān)督的目的,進而提高中職院校課堂管理水平。
七、采用適當的課堂管理力度
適當的課堂管理力度有助于課堂管理工作執(zhí)行,存在部分中職院校教師課堂管理相對松散,造成學生不聽教師管理,課堂管理效果很差;同樣也存在教師管理力度過大,學生長期處于壓力之下,產生了逆反心理,同樣影響班級課堂管理效果,甚至出現頂撞老師的現象。因此,要實現中職院校有效的課堂管理,就要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管理力度,同樣,在同一個班級內,實行的管理力度也不盡相同,每一位學生都有自身特點,對于比較叛逆的學生應該嚴加管理,同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分析造成學生性格特點的原因,采取適合該名學生發(fā)展的管理力度,在課堂管理中,切不可對所有學生采取同樣的管理力度。
八、總結
中職課堂環(huán)境不僅需要教師的管理,而且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希望通過本文以上研究,能夠根據中職學校課堂紀律差的根本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適合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從而提高中職院校課堂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德智兼?zhèn)涞娜瞬拧?/p>
【參考文獻】
[1] 高 ?偉. 中職院校班級管理有效策略探析[J]. 品牌, 2015(02).
[2] 劉春梅. 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 海峽科學, 2012(07).
[3] 吳吉麗. 中職學校大課課堂教學管理方法嘗試[J]. 現代閱讀: 教育版, 2012(14).